摘要:一张泛黄的《燕山侠隐》电影海报、一抔来自湖州的故乡泥土、一块取自金沙乌江的石头,串联起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从出生到永生的生命轨迹。作为钱壮飞烈士牺牲地的金沙县,特派志愿讲解员参与活动,从史学专家的考证、烈士后人的追忆中,汲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
9月24日,在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隐蔽战线光荣印记——‘双城联动 时空对话’纪念钱壮飞烈士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在烈士故里浙江湖州温情启幕。
一张泛黄的《燕山侠隐》电影海报、一抔来自湖州的故乡泥土、一块取自金沙乌江的石头,串联起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从出生到永生的生命轨迹。作为钱壮飞烈士牺牲地的金沙县,特派志愿讲解员参与活动,从史学专家的考证、烈士后人的追忆中,汲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的力量。
敖雪:从“游客”到“传讲人”,在细节里读懂更立体的英雄
“这是我第二次来湖州——前年刚接触金沙钱壮飞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工作时,我是以游客身份来追寻烈士足迹;这次以讲解员身份再来,对他的形象有了更立体、更具象的认知。”活动前夕,金沙县志愿讲解员敖雪刚一来到湖州,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夜游钱壮飞纪念馆的行程。“再一次站在湖州钱壮飞纪念馆的展柜前,还是有不一样的体会。”敖雪的语气满是触动。
作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湖州钱壮飞纪念馆馆藏千余件实物文献,系统展现了钱壮飞从湖州青年到隐蔽战线英雄的传奇人生。而最让敖雪震撼的,是在活动当天,浙江省相关部门讲述了对百年前钱壮飞烈士亲手设计绘制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电影海报《燕山侠隐》海报的搜集与考证细节,过程之复杂,耗时之长久,让人感叹。
敖雪坦言,通过此次活动,从党史专家的解读、钱泠泠女士对祖父的回忆中,她挖掘到了许多此前未知道的细节:“比如钱壮飞用电影人身份掩护工作的具体场景、他在隐蔽战线斗争时的随机应变,这些都让烈士形象从‘史料符号’变得更加立体饱满。”
作为金沙县的新闻工作者兼钱壮飞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员,她深感责任重大:“讲解和传播只是工作,传承才是使命。今后我不仅要在更大平台讲好钱壮飞烈士的故事,更要把金沙的红色记忆挖深讲透,让更多人知道这片土地上的英雄足迹。”
潘渭民:三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史料考证致敬“改变进程的人”
“钱壮飞在隐蔽战线上的功绩,如果缺失这一段,虽不会改变革命胜利的最终结果,但很可能会影响胜利到来的进程。”在座谈会上,湖州市史学专家潘渭民的这句话,道出了这位红色特工在历史天平上的特殊分量。借助钱壮飞烈士仅存的三张老照片,潘渭民为现场观众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隐蔽战线英雄。
退休前曾任湖州市党史办主任的潘渭民,数十年来一直追寻着钱壮飞的生命轨迹。他向大家介绍,钱壮飞最著名的形象就是戴着圆框眼镜,系着领带,西装笔挺的模样,展现出了那个时代革命者的独特气质。“钱壮飞烈士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日记或笔记,目前能找到的照片也只有三张,这使得每一张影像都显得格外珍贵。”
潘渭民特别讲述了钱壮飞在长征途中的工作情况。当时,钱壮飞所在的总参谋部二局被编入军委纵队,随军转战湖南、贵州等地。“红军始终处于运动战中,无线电通讯侦察成为生命线。钱壮飞和战友们不仅要保持各级通信联络畅通,更要及时准确地向总部提供敌军动向的情报,这项工作关系到整个红军的生死存亡。”
随着讲述的深入,潘渭民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1931年那个改变历史的夜晚。他详细还原了顾顺章叛变后,钱壮飞如何截获“绝密”密电,又如何冒着巨大风险连夜传递消息,最终使党中央得以从敌人的“天罗地网”中安全转移。“很多人觉得隐蔽战线的工作‘看不见’,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坚守,一次又一次护住了革命的火种,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谈及自己的研究历程,潘渭民坦言并非一帆风顺:“史料零散、线索中断是家常便饭。加上我年纪渐长,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但每当遇到困难时,想到钱壮飞当年在危难中坚守初心的勇气,就觉得自己的这些困难实在不算什么。”他深有感触地说,“历史研究和革命工作其实有相通之处——都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只有这样,才能把英雄的故事讲准、讲实,让后人真正理解那段峥嵘岁月。”
钱泠泠:家风传承里的“未归人”——从爷爷的鞠躬尽瘁到三代人的坚守
“爷爷是帅的、博学的、多才多艺的、不轻言委屈的、尽力做自己能做的——他不光精通无线电和密码破译,还会书画、演电影话剧,甚至懂建筑设计。”座谈会上,钱壮飞烈士的孙女钱泠泠以平缓语调,将“龙潭三杰”的传奇故事与爷爷的生活细节娓娓道来,让在场的金沙代表倍感亲切。
作为知名导演、剪辑师,钱泠泠坦言自己的职业选择与爷爷有着奇妙的联结:“爷爷当年用电影人身份做掩护,而我如今从事影视创作,某种程度上是沿着他的足迹,用镜头讲好时代故事。”她记得父亲从小讲给她听的话语——“做事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国家”,而这正是爷爷钱壮飞用一生践行的准则。
1931年,金陵之夜,“伪装者”迎来了最高光的时刻。
此刻,最牵挂的除了组织,还有家人。情报顺利传递后,钱壮飞权衡再三,决定独自离开,并留言徐恩曾,警告对方以确保家人安全。
4月27日清晨的南京,小雨淅淅沥沥。安排好一切的钱壮飞拉着正要上学的长子钱江问:“儿子,你会做饭吗?”“会,还会下面条呢。”不明所以的孩子就这样与父亲永别了。
没有硝烟的暗战险象环生。安危可以置之度外,家人却割舍不下。钱壮飞是英雄,也是丈夫、父亲。亲情是人之常情,而先“大家”后“小家”则是革命者的觉悟。
在采访过程中,钱泠泠特别提出一点,“我奶奶、爸爸到去世都觉得,爷爷没有牺牲,他只是在另外的地方为革命工作奋斗。我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换个角度想,或许也是因为世间有太多像钱壮飞一样坚守信念的人,才会让这些英雄后代感觉到生活温暖熟悉。“我后来做导演也一直在拍革命历史题材,我觉得传承历史这件事我们要去做,如果我们这一代不好好做,下一代就更不知道了。革命先烈的故事真的值得一直传颂下去,除了我爷爷以外,其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去牺牲,去战斗的人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传承。”
站在钱壮飞烈士诞辰130周年的时间节点回望,湖州与金沙的“双城联动”,不仅是对一位隐蔽战线英雄的追忆,更是对无数革命先辈的集体致敬。
我们铭记钱壮飞,铭记他在龙潭虎穴中传递的每一份情报、在多重身份下坚守的每一份信仰;我们更要铭记,像他一样为祖国奋斗奉献的革命先辈——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前线战士,是隐姓埋名守护信仰的无名英雄,是默默为革命事业奔走的普通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铸就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辉煌成就。
铭记不是停留在追忆,传承更要落在行动。今天我们讲钱壮飞的故事、讲所有革命先辈的故事,正是要从他们的初心与坚守中汲取力量——像敖雪那样扎根红色土地、讲好每一段历史;像潘渭民那样耐住寂寞、考证每一个细节;像钱家三代那样践行家训、守住每一份担当。
唯有把对先辈的缅怀,化作开创未来的动力;把红色精神的传承,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不负历史、不负先辈,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篇章。
来源:金沙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