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老飞机夺命!北大教授俞孔坚巴西拍片遇空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0:53 1

摘要: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雨季刚至,一架承载着生态使命的塞斯纳175飞机却永远坠落在了这片湿地深处。北京时间9月23日,中国“海绵城市”理论奠基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始院长俞孔坚教授,在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途中遭遇空难,机上四名乘员无一生还。这架制造于19

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雨季刚至,一架承载着生态使命的塞斯纳175飞机却永远坠落在了这片湿地深处。北京时间9月23日,中国“海绵城市”理论奠基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始院长俞孔坚教授,在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途中遭遇空难,机上四名乘员无一生还。这架制造于1958年的“高龄”飞机,最终以最残酷的方式终结了其67年的飞行生涯。

失事飞机为单引擎Cessna 175型,登记在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名下,长期作为“空中出租车”运营。巴西警方披露,飞机在试图中止降落时突然失去高度,撞击地面后发生剧烈爆炸。尽管巴西国家民航局记录显示该机适航状态正常,但67年的机龄仍引发专业质疑——热带潮湿环境对金属结构的腐蚀、老旧航电系统的可靠性、维护记录的完整性,都成为事故调查的关键焦点。

俞孔坚此行承载着特殊的生态使命。作为“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者,他正与巴西团队共同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旨在通过潘塔纳尔湿地的生态实践,向全球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位曾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等国际荣誉的学者,用生命践行了其“生存的艺术”理念。

这起悲剧再次敲响航空安全的警钟。当67年机龄的飞机仍在执行载客飞行时,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现实:在航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老旧机型的维护标准与适航监管仍存在巨大挑战。

来源:苇荡中泛舟赏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