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六点,沙市大赛巷美食街“圆豆泡糯米”店里,第一锅骨汤咕嘟冒泡,鲜香气顺着刚改造的马路漫开;正午时分,荆州吾悦广场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热闹人影,“胖改”后的永辉超市内,烘焙香与海鲜腥气交织成烟火交响;傍晚,沙市码头文创园,游人在晚风中舒展身心;深夜,五一路烧烤摊
江汉风报道:清晨六点,沙市大赛巷美食街“圆豆泡糯米”店里,第一锅骨汤咕嘟冒泡,鲜香气顺着刚改造的马路漫开;正午时分,荆州吾悦广场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热闹人影,“胖改”后的永辉超市内,烘焙香与海鲜腥气交织成烟火交响;傍晚,沙市码头文创园,游人在晚风中舒展身心;深夜,五一路烧烤摊,油脂滴落炭火的“滋滋”声中,师傅为烤串撒上孜然……漫步沙市街头,从晨光熹微到夜色阑珊,一场场消费焕新的“接力赛”,让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愈发滚烫。
连日来,沙市区大赛巷美食街人流如织。(记者 张梦瑶 摄)
在沙市,特色宝藏小店如珍珠般散落街巷,与北京路商圈的霓虹、宝塔市集的暖光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江景美、夜色浓、消费旺”的鲜活画卷。作为荆州商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沙市区聚力“场景焕新+业态创新+服务升级”,以老城焕新为基、新场景打造为翼,为江汉平原消费中心提速升级递上一份满是烟火气的“沙市答卷”。
宝塔市集。(图源:荆头条)
场景焕新 消费场所更“好逛”
“老板,多加一勺葱花,搞一碗打包!”上午7点,沙市大赛巷美食街“圆豆泡糯米”店内,碗勺碰撞声与吆喝声此起彼伏。市民王劲赞道:“老街焕新了,老味道没变!吃完逛逛,感觉特舒服。”
圆豆泡糯米。(图源:荆州文旅)
作为荆州美食地标,大赛巷美食街已有近700年历史,全长400米,汇聚了近150家餐饮门店。这里曾5次获央视频道取景推介,是游客必打卡地。今年7月,大赛巷启动“颜值与功能双升级”改造:雨污分流管道埋入地下,隔油池杜绝油污横流,斑驳墙面换上“新衣”,红灯笼与剪纸装饰在风中摇曳……如今的大赛巷,日均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外地游客举着手机拍个不停,镜头里既有矮子馅饼的金黄,也有复古街道的韵味。
吾悦广场“胖改”后的永辉超市里,现烤面包、冰鲜三文鱼等货品更贴心,商品优化后新增5000种精品,鲜食品类占比从7%大幅增至20%,精准契合本地消费升级需求。“以前逛超市像‘走迷宫’,现在既敞亮又方便。”市民李莉说。
胖东来模式调改后的永辉超市。(记者 潘路 摄)
今年来,沙市区将水环境治理与消费场景打造深度融合,推进城乡雨污分流、老旧小区改造,黄家塘、文化坊等完整社区建设等项目获资金加速推进。该区组织专班开展“地毯式”排查,38天拆除77处围挡,释放28.83万平方米空间;同步打造7个口袋公园,14处便民停车场,引入社区音乐会、潮汐摊位、喵象农场等新业态,实现城市品质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
从沙市区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限上餐饮业销售额增长16.6%,“体验式消费”“品质化消费”“夜间消费”三大需求增速明显。这也是消费场所升级后,市民消费意愿与品质需求“双提升”的生动佐证。
曾经的沙市码头,如今已成为文旅新地标。(记者 张梦瑶 摄)
业态多元 消费选择更多样
“要让消费场景既有‘烟火气’,又有‘新味道’,让各地游客沉浸式感受沙市的时尚品味、休闲趣味、丰盛美味、烟火人情味。”沙市区商务局主要负责人点出消费升级密码。
特色小店的“微创新”最能打动人。“喆喆米酿”主理人柳星,对传统米酿进行创新改造,让小店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好去处,也为沙市的夜间消费增添了独特韵味;“春巴嬷嬷”主理人邓淑娴,用她的金丝与彩砂,为体验者带来了掐丝珐琅画非遗体验;境餐餐饮酒廊主理人胡凯军,用一杯特调鸡尾酒,打造“情绪价值枢纽”,赋予饮品浓厚的荆楚韵味。
商圈“迭代升级”撑起场景骨架。老城区中,北京路商圈从中山路接过商业接力棒,人信汇、美佳华等综合体成为市民购物首选;新城区里,吾悦广场引领潮流,正在谋划的荆州新城综合体更让人期待。
市集“破圈”延伸消费边界。长江边的璀璨奥特莱斯,将文化旅游与名品购物完美融合;楚天都市社区商业街,精准提升社区商业的质感与温度;“出圈”的宝塔市集,打破传统农贸市场印象,用文化赋能吸引关注。“融入文化元素后,不少游客专程来打卡。”市集主理人樊甘说。
服务优化 消费体验更舒心
四川游客刘洋刚下动车,便拉着行李箱直奔大赛巷,鼻尖早已被街巷里的美食香气勾住。矮子馅饼、小胡鸭、现烤猪蹄……琳琅满目的小吃让她放慢脚步,一边品尝一边拍照,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旅行体验很快收获不少点赞。“好玩、好吃又出片,这是我来沙市的第一站。”刘洋笑着说。
繁荣的消费场景,是沙市区在打通堵点、精准赋能方面持续发力的结果——
政策“春风”唤醒老字号活力。通过“局长带你看沙市”探店Vlog、消费挑战赛等活动,“有味沙市”城市消费名片持续打响。特色路线串联起老字号与网红店,形成“线上种草、线下消费”闭环。楚菜传承与发展同步推进,8家企业入围全市首批“楚菜特色餐厅”,“天喜”“老天宝”获评“线上人气餐厅”。老字号“育苗工程”落地见效,完成首批12家“沙市老字号”评审,“一店一策”改造项目落地22个;1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投用,5个社区完成商业业态更新,让“下楼享服务”成为市民日常。
多元平台激活新消费动能。“荆州好物”线下门店、“京东·沙市特产馆”线上专区同步发力,小胡鸭等本土品牌实现“双线开花”。直播带货让荆沙鱼糕、糯米藕等美食走出荆州,“路边音乐节”“沙市美食文化地图”则以“美食+文旅”模式聚拢人气。“城市主理人赋能计划”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9位特色店铺主理人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激发本土商业创新活力。
创新链条培育新业态成长。沙市区电商协会开展电商培训超3000人次,“荆州好物”直播基地创新推出稻田、车间等实景直播模式,助力农产品“养加销”全链条升级。“有味沙市”直播矩阵吸纳村支书、企业家等加入,通过“村社互联”模式培育新农人主播。此前一场农企对接大V直播中,带动小胡鸭、鱼糕、甲鱼等产品交易额近7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区电商销售额突破31亿元,同比增长25.3%。
沙市将以“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为航向,以更多特色小店、热闹市集、贴心服务,延续老味道、焕新新场景,让商业与生活交融,烟火气与幸福感共生。
(记者:周蓉、陈丹 通讯员:闻艺/编辑:张倩/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来源:荆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