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优师”培养计划暨“碑林好课堂”展示活动 在五味什字小学顺利举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4:43 1

摘要:2025年9月23日下午,碑林区“优师”培养计划暨“碑林好课堂”展示活动——“西工大附小·文艺路小学教育集团”专场在五味什字小学录播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为主题,聚焦数学学科教学实践,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等形式,展现了碑林青年教师

2025年9月23日下午,碑林区“优师”培养计划暨“碑林好课堂”展示活动——“西工大附小·文艺路小学教育集团”专场在五味什字小学录播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为主题,聚焦数学学科教学实践,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等形式,展现了碑林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活力。

南门小学陈琳老师执教《分数混合运算(一)》

南门小学陈琳老师执教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一)》这节课。她秉持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借助画图的方法辅助理解并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引入画图策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降低了理解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通过展示分步与综合算式两种解题方法,拓宽解题思路,让其体会到数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整体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掌握数学知识,又提升其综合素养。

五味什字小学于江玲老师执教《一共有多少》

五味什字小学于江泠老师执教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一课。这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版块的一堂重要的起始课,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于老师这节课紧密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从“有几支铅笔”、“合起来有几只熊猫”等熟悉的情境出发,生动形象地引出“合并”的基本模型,逐渐建立学生的模型意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环节设计丰富而富有层次:通过“看一看”情境图、“摆一摆”学具、“数一数”数量、“说一说”过程等流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亲身经历将两个部分数量合并成一个总数的过程,一步一步体会解悟“加法”的含义。课堂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专家启航,明确方向

王菲菲老师点评《分数混合运算(一)》:

王老师充分肯定了陈琳老师清晰的教学逻辑和扎实的训练。她指出,本节课算理透彻,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效帮助学生构建了分数运算的知识体系。同时,她建议在课堂中可增加更多开放性问题和生生互动的机会,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任愫老师点评《一共有多少》:

任老师高度赞扬了于江泠老师为一年级学生创设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她认为,课堂充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理解了加法的意义。任老师还就如何优化课堂节奏、关注个体差异等方面分享了具体策略。

碑林区教师进修学校汝敏老师作总评与指导:

汝敏老师对本次“碑林好课堂”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强调,两节课共同体现了新课标背景下数学课堂的转型方向——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汝老师指出,青年教师展现出的教材解读能力、活动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充分体现了“优师”培养计划的初步成效。她希望全体教师能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课堂、互学共研,将新课标理念真正转化为每一天的教学行为,为碑林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碑林好课堂”展示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真实课例的研磨与专家引领,促进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转化。未来,碑林区将继续以“优师”计划为抓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助力更多青年教师成长为有思想、有风格、有担当的教育中坚力量。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