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赋能“前哨”筑牢金融防非第一线 西安市举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跨部门联动宣传教育活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14:23 1

摘要:“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须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即使取得了营业执照,未经金融许可面向公众吸储,同样可能涉嫌非法集资!”9月24日上午,西安高新区唐城墙遗址公园延平门广场上,一波波围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知识宣讲与互动问答,吸引了现场人群的积

“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须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即使取得了营业执照,未经金融许可面向公众吸储,同样可能涉嫌非法集资!”9月24日上午,西安高新区唐城墙遗址公园延平门广场上,一波波围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知识宣讲与互动问答,吸引了现场人群的积极参与和热烈互动。

精准定位一线

关口前移筑好“前哨”防线

这场由中共西安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西安高新区财政金融局承办的“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跨部门联动宣传教育专场活动,参与人群颇具特色——除了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代表,现场还汇聚了来自基层市场监管所、税务所以及多家楼宇物业的百余名一线工作人员。

通过“精准定位一线‘前哨’人群”来将防范的关口前移,正是此次宣传活动的要义所在——他们是离市场最近、离企业最近、离群众最近的人,是防范金融风险网络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一次敏锐询问、一次细致核查、一次及时报告,就可能阻止一起案件的发生,保护无数家庭的财产安全。活动旨在为他们“赋能”和“筑基”,增强风险意识、提升识别能力、畅通联动机制。

警官“精准拆弹”

详解“四性四留意”要点

此次宣教活动的主线清晰聚焦于金融风险防范知识的扩散与普及。现场,公安高新分局经侦大队王战上警官的专题宣讲紧扣“实用”二字,将专业的金融风险知识转化为一线人员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要领。

王警官首先剖析了非法集资的“四性”特征——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他结合案例强调:“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任何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都具有‘非法性’。”即使同时拥有营业执照和金融许可,若超范围经营或进行虚假宣传,依然可能涉嫌非法集资,澄清了“有执照即合规”的常见误解。

对于一线工作人员如何发现非法金融活动苗头,王警官给出了“四留意”的使用指南:一是留意客户群体,特别警惕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频繁出入听课领取礼品的公司;二是留意宣传资料,重点查看是否含有“保本付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诱人字眼;三是留意经营模式,关注是否经常举办推介会、沙龙,并以赠送礼品方式吸引人流;四是留意场所异常,如短期租赁、装修豪华但与业务规模不符,或出现客户讨要钱款等纠纷。

有奖问答活化知识

律师“以案说法”强化法治观念

为了让防非知识真正“入脑入心”,活动设置了轻松活泼的有奖问答环节。“既取得了营业执照,又取得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就不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这句话是对是错?”主持人话音刚落,现场观众纷纷抢答。“这是错误的!”一位物业管理人员给出了准确回答:“警官刚才的宣讲中的知识点已经说清了,如果有超范围经营或者欺诈行为,它依然是非法的。”

随后的问题层层深入,涵盖了非法集资的特征、形式、法律后果等核心内容,现场抢答踊跃,在互动中,非法集资的“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等关键特征和“损失自负”的法律原则得到了有效传播。

陕西海瑞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现场带来了“以案说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参与非法集资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了一线工作者的法治观念。

多元联动汇聚合力

让防非知识要点入脑入心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防范金融风险宣传教育片,小品《温柔的陷阱》则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再现了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多家金融机构和职能部门在现场设置的咨询台,为参与的一线工作者提供了面对面的专业解答。

“这样的宣传活动,对我们来说实用性很强,现场学到的知识要素都能有效融入大家日常的工作中。”一位参会的市场监管干部对记者表示。记者在现场切身感受到,当天的讲座、问答和案例解读将专业的金融风险防范知识转化为实用、易操作的识别技巧,不仅能切实提升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风险敏锐度,更通过构建跨部门联防联控的共识,为筑牢区域金融安全屏障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的活动主旨。



来源:看见高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