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刷到视频的时候正坐在沙县小吃门口等拌面,全红婵站在台子上,低着头,手轻轻搓着指尖,像极了我们村里那些第一次进城的小姑娘,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主持人问她感想 她只点点头 教练接过话筒替她说了两句。。那一刻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不是不会说 是不知道该怎么在这
那天签完品牌活动出来 广州的太阳还悬在半空 晒得人头皮发烫。。
我刷到视频的时候正坐在沙县小吃门口等拌面,全红婵站在台子上,低着头,手轻轻搓着指尖,像极了我们村里那些第一次进城的小姑娘,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主持人问她感想 她只点点头 教练接过话筒替她说了两句。。那一刻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不是不会说 是不知道该怎么在这个热闹场子里开口。。
视频转得飞快,没过几个小时 “全红婵一句话没说”就上了热搜。微博上有人说她“社恐天花板”,也有人酸溜溜地讲:“拿了金牌就得学会面对镜头啊。”我在老家的表妹给我发微信,说她班里同学都在讨论 “婵宝是不是不喜欢大家?”这话听着心酸。她才十七岁 刚从十米跳台下来,脚还没站稳 就被推到闪光灯底下,谁不懵?就像我们镇上那个考上清华的丫头 第一年回家连亲戚问她北京冷不冷都不敢抬头答。
更揪心的是 有体育论坛里传出消息,说队里开会商量要不要给她请个媒体培训老师。“怕包装过了失真”,这话是某个熟人嚼给我的 说是广东跳水队那边传出来的。我听了直摇头——可不就是这份笨拙才让人喜欢吗?要是哪天她突然字正腔圆、笑容标准地念稿子,那还是咱们认识的那个啃甘蔗、笑出酒窝的全红婵吗?
第三天早上 我蹲在公交站等车时刷到那段 leaked 的采访视频。央视《奥运故事汇》的幕后花絮 记者问她压力大不大 她顿了两秒 带着浓浓的粤北口音说:“压力有啊,但我跳的时候,就觉得……**还行**。”声音不大 像夏夜风吹过稻田,可就这么一句 全网炸了。抖音上全是“我觉得还行”的鬼畜剪辑 配上电音循环播放,听得我一边笑一边眼眶发热。
有人说她“说话不利索” 连句子都拼不完整。可在我们那儿,话少从来不代表脑子慢。我外婆一辈子没念过书 每次家里吵架,她就坐在门槛上抽旱烟,最后来一句“**日子嘛,还行**”,比谁都稳当。全红婵那句“还行” 不是敷衍,是扛过无数次训练、伤病、打分争议后的轻描淡写。她不说苦 不代表没吃过苦。
有人拿谷爱凌比,说人家中英文切换自如,落差太大。可咱能拿腊肉炒饭去比法式鹅肝吗?一个生在美国 一个长在湛江农村 家庭、教育、成长路径天差地别。要求每个冠军都变成全能偶像 跟逼着农民跳芭蕾有啥两样?知乎上有个帖子写得好:她的沉默不是缺陷 是我们太急着让她“表演坚强”。
最逗的是 #我说还行你接招# 居然成了抖音热梗。我侄子录了个视频,考砸了 对着镜头说“我觉得还行”,他爸气得追着他打。可笑完之后 我发现这词儿真有种魔力——它不逞强,也不卖惨 就那么淡淡一句,把生活的重都接住了。广州老城区茶楼里 阿婆们喝早茶常说:“楼价涨到天上去咯 不过嘛 **日子还行**。”这种语言里的韧性 外人未必懂。
到了第七天,风向悄悄变了。周继红指导接受采访,说了一句让我拍大腿的话:“她不需要变成另一个人来取悦大众。”这话像是给所有盯着她嘴巴的人一记耳光。紧接着 有小道消息说总局开了会 强调“别把孩子弄成提线木偶”。虽然没官宣,但好几个体育博主都提了一嘴,估计八九不离十。
粉丝也动起来了。#还行是很强大的词# 下面堆了几万条留言:癌症病人说化疗完“还行”,失业的年轻人说面试失败“还行”,单亲妈妈说孩子考上重点“还行”。原来这俩字,早就不只是回应,而是一种活着的姿态。有个语文老师发帖说,在汉语里,“还行”是最克制的勇敢——不说好 也不说坏 但意思是你挺过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饮料品牌非但没撤广告,反而重新拍了一支。听说导演没写剧本,就让她坐在村口大树下喝水 有人问她味道咋样 她舔了舔嘴唇说:“这个,好喝。”就这么一句 广告公司内部放完 全场鼓掌。他们说,这才是真正的“国民感”——不炫技 不煽情 但扎心。
这几天我想了很多。我们总希望英雄光芒万丈 说话掷地有声,笑容灿烂如阳。可全红婵偏偏不是这样。她紧张时低头 高兴时咧嘴一笑,被问多了就回一句“还行”。这些细碎的真实,像极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生活里挣扎的样子。她不需要学谁,也不必迎合谁。**她只要站在那儿 就已经赢了**。
现在再回头看这场风波,其实根本不是她在“怎么做才对” 而是我们在“怎么看才对”。她没变 变的是我们一会儿嫌她闷 一会儿嫌她说不好,像一群围着新同学指指点点的小学生。可她明明只是个想安静跳水的女孩,却被塞进各种期待的框框里。
前几天我路过体校,看见一群小女孩在跳台下排队训练。其中一个瘦瘦的,动作干净利落,下来后教练问她怎么样 她抹了把脸上的水 笑着说:“**我觉得还行**。”我站在铁丝网外,忽然笑了。你看,有些东西 从来就不需要多解释。
来源:概念集中营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