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价格比创新!9月车企扎堆上新,神仙打架|提振消费看京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3:31 1

摘要:9月的车市格外热闹,除了车企月初交出的销量答卷外,频繁的新车发布和新的品牌创立也成为行业一大热点。从公开的消息看,新车发布从月初持续到月底。车企为何在9月密集推新?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内卷”?这对企业和行业来说是利还是弊?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位受访专家处了解到,车

9月的车市格外热闹,除了车企月初交出的销量答卷外,频繁的新车发布和新的品牌创立也成为行业一大热点。从公开的消息看,新车发布从月初持续到月底。车企为何在9月密集推新?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内卷”?这对企业和行业来说是利还是弊?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位受访专家处了解到,车企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创新性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说明除了价格因素外,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技术含量和服务体验成为竞争的关键点。这既是产业升级的必然,市场也将通过“优胜劣汰”实现高质量发展。

尚界H5

新车扎堆发布

9月23日晚,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举行,尚界H5与全新问界M7两款全新车型发布,两款新车均搭载华为最新技术。其中,尚界H5是华为、上汽联合打造的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品牌的首款车型,也是鸿蒙智行系列首款20万元以内的车型。

至此,华为的造车版图集齐了“五界”品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分别由华为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合作打造,车型涵盖SUV、轿车、旅行车、MPV等,价位从十几万到上百万不等。这些品牌代表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不同合作模式和产品系列。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9月份各大车企发布新车的动作不断。公开信息显示,9月以来,极狐T1、享界S9T、奥迪E5 Sportback、一汽奔腾旗下的奔腾小马、比亚迪唐DM-i智驾版、方程豹钛7、吉利银河M9、奇瑞X3L、全新一代蔚来ES8等新车陆续发布。9月20日晚,比亚迪纯电动超级跑车——仰望U9 Xtreme车型正式发布,面向全球限量发售30辆。9月22日上市的东风本田新CR-V推出五款燃油版和六款混动版,其中燃油版的价格区间为14.59万元至19.19万元,混动版价格区间为15.99万元至20.99万元。

领克汽车旗下新款领克08 EM-P将于9月24日正式上市,领克07 EM-P也将于9月25日上市。

9月26日,理想汽车即将发布理想i6,这款五座SUV定位为面向25万至30万元价格区间打造。理想汽车CEO李想发文表示,理想i6没有小订,9月底开始交车,争取在开完发布会的第二天就交车,让首批车主在国庆假期玩得更开心。

9月29日,极氪品牌全新插电混动大型SUV——极氪9X也将正式推向市场,预售价格区间为47.99万元至56.99万元。

零跑汽车已于9月19日公布了新车定名为零跑D19,定位全尺寸SUV,售价或在25万元-30万元区间。新车将在10月16日进行全球首秀。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新车是零跑首款冲击30万价位的旗舰产品,将搭载零跑乃至整个行业最领先的技术。

理想i6

新品牌正在创立

除了新的车型持续发布,新的汽车品牌也在创立。9月19日,广汽集团发布消息称,由广汽集团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式发布,定名为“启境”。

主要生产轻型商用车的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在近日发布新能源乘用汽车品牌“埃尚汽车”,品牌定位为年轻时尚新能源车。目前,埃尚汽车官方账号已经开通,标识由五菱的英文“W”配合菱形演变而来。埃尚汽车计划未来三年推出轿车、SUV、MPV等车型。其中,埃尚汽车首款车型为A100C,定位为纯电动微型车,将于9月26日品牌发布时上市。

以扫地机器人为主营业务的追觅科技也放出消息,将进军汽车领域,推出对标布加迪、宾利和库里南的车型。追觅科技已将汽车业务划分为两个品牌运营——追觅汽车和星空汽车。追觅汽车将推出电动和增程式两个版本。星空汽车是追觅投资孵化的子公司,主要对标库里南和宾利的车型。9月10日,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发布首款产品的三张渲染图,并宣布首款车型样车将在2025 CES上展出。据了解,首款车型定位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目前,追觅汽车已完成首轮融资。

前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选择独立造车,他在澳大利亚创立Greentech公司,计划推出本土汽车品牌,并依托中国制造优势,开启汽车产业出海新模式。公司同时担任进口商和分销商角色,将把中国制造的汽车引入澳大利亚市场,还计划拓展成为多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开展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运营,以及进行储能设备生产,构建完整的新能源生态体系。

比亚迪唐DM-i

新技术大比拼

每当有智能类新品发布,价格和技术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宣发内容,这也是性价比甚至质价比最直观的展示方式。

2025年3月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智能化电子产品、新能源电动汽车领跑商品类消费热度榜,这两类商品的消费热度已经分别达到29.7%和26.6%,这体现了消费者对于生活便利性与科技创新应用的关注。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车企不仅在价格上设置惊喜,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超长续航、AI赋能、激光雷达等都成为新车重要卖点。不少新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也从选配升级为标配。

比如,在尚界H5发布会现场,正式售价降至15.98万元,较预售价低了1万元,这款车被称为“最便宜的鸿蒙智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尚界H5,远超同级,一步到位,是真正的经济之王。开尚界H5过好日子。”技术方面,尚界H5搭载了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配备192线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全系标配全向防碰撞系统。

“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电动化已普及,下半场智能化竞争核心在于高阶辅助驾驶。”9月24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宣布理想i6将标配AD Max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并永久免除使用费用。李想直言:"高阶辅助驾驶一定要有,而且不应该收取使用费用。"这一决定打破了行业通行的智能驾驶付费模式。他认为现在不少高阶辅助驾驶需要消费者另行支付使用费用,且价格不菲,导致许多消费者没有充分感受到最新的智能化带来的用车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AI技术正在从多维度重塑汽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汽车等企业已在AI方面早早布局,并取得一定成果。

在理想汽车2025年Q2的财报会议上,李想表示2025年AI的研发投入占到60亿。9月10日,理想汽车OTA8.0版本车机系统正式开启推送,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迎来重磅升级。理想汽车自研的新一代辅助驾驶技术架构——VLA司机大模型向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AD Max车型全量推送。小鹏汽车则开启小鹏史上最大规模的AI人才校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未来汽车公司的年研发投入将达500 亿元,其中300亿元将用于AI 领域。

“AI赋能汽车绝非简单更换驱动形式或叠加智能配置,而是贯穿从产品研发、工程制造到用户交付体验的全价值链。”在吉利银河M9上市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已经进入AI造车时代。AI必须真正融入每一个汽车域——座舱、辅助驾驶、动力、底盘,只有系统性重构,才能做出面向未来的产品。如果没有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支持,就谈不上AI赋能新汽车。”

新的内卷开启?

对于密集发布新车的原因,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车企集中推新是行业技术迭代加速与消费需求分化的双重结果。一方面,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突破推动产品快速升级,车企需通过新品抢占技术制高点;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基础代步到高端体验的需求分层,倒逼企业丰富产品矩阵。这一现象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反应,也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周期在变短、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提高,再通过平台化可以很快推出新车。“现在车企需要通过追求规模找到利润空间,每个车企根据规划都会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发布相应的新品。新车搭载新技术,有了更好的配置,也会根据消费者的最新需求做一些匹配,能够实现更好的市场销售,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纪雪洪认为,开发新车毕竟要重新开一些模具,做一些新的开发,投入也是比较大的,所以车企也要注意平衡销量和成本。

“其实2023-2024年也出现过35场发布会连轴转的情况。但当时核心话题是‘官降几万’‘击穿底价’,新车只是价格战的道具;今年9月新车同样多,却罕见地没有出现‘你降三万、我降五万’的情况,这是最大的区别。”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9月这波新车集中在六座/大空间SUV、800V高压平台、高阶智驾等细分领域,流量战、配置战、技术战替代了“直降X万”的价格战。他认为,车企之所以在9月“集体上新”有多方面考虑。传统“金九银十”销售窗口错过就要等年底,现金流和年度销量目标都等不起;电动汽车在续航、智驾、电池成本等方面迎来一波技术节点,车企不断推出新车型也是对自身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

或将推动产业升级

9月12日,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产业规模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车企集中发布新车是否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种新的竞争方式?这一操作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车企纷纷发布新车型表明了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旺盛,也反映出车企之间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表示,在一些重要的销售季节或车展前后,车企往往会集中推出新款车型以吸引消费者注意。不过,今年的规模和密度似乎尤为突出。除了价格因素外,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技术含量和服务体验也成为竞争的关键点。这一现象也意味着每款车型都需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增加了市场推广的难度。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则认为,从市场来看,表面竞争加剧,实则技术普惠与消费理性提升。智能功能从“炫技”变为“标配”,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获得高品质体验,市场结构向“高端化+大众化”两极优化。从销量来看,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并存。新品发布刺激市场需求,但同品牌老款车型也可能面临降价压力。长期看,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将支撑销量增长,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我认为,这类现象对企业与行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王鹏表示,对企业而言,这是检验战略定力与执行力的关键节点;对行业来说,这是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重要契机。这既是产业升级的必然,市场也将通过“优胜劣汰”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表示,不能简单地认为不卷价格了,开始卷车型了。价格竞争和车型竞争在汽车市场中一直是并存的。价格因素始终是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车企不会轻易放弃价格竞争手段。而此次众多新车型的上市,更多的是车企在产品层面的竞争升级,通过推出更具特色、更具竞争力的车型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份额。车型竞争和价格竞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车企需要在推出新车型的过程中,注重市场调研和产品规划,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壹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