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高原放烟花的当地政府到底错在哪儿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3:27 1

摘要:刷到这条短视频时,评论区还在吵“到底违不违法”,可没人提土壤报告里铅镉超标1.5倍的事。

“海拔五千米的烟花,炸完半个月,草就黄了。

刷到这条短视频时,评论区还在吵“到底违不违法”,可没人提土壤报告里铅镉超标1.5倍的事。

高原的草,黄得比热搜掉得还快。

有人把责任推给“审批流程完备”。

文件确实盖了章,可盖章的人没提:那片草甸正卡在藏狐迁徙的窄路口,五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底下睡觉。

等烟花落尽,硫化物渗进去,草根像被开水烫过,一拔就断。

最尴尬的是企业。

始祖鸟甩出200万生态修复,转头又跟中科院说“研发可降解烟花”。

业内听了直翻白眼:高原氧气只有平原六成,火药根本烧不干净,再贵的“环保配方”也得留半口灰。

数字光影公司倒趁机推销——成都团队在四姑娘山用低空投影“放”了一场假烟花,藏羚羊就在光束外五十米吃草,头都没抬。

文旅部9月的新规写得挺狠:3000米以上非核心区,一律不许再点炮。

可老项目复查怎么算?

西藏还有三场“星空烟花秀”在售票网站挂着,客服回一句“等通知”。

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干脆把监测数据做成海报,贴在拉萨机场出口:

“你拍的打卡照,是草甸的临终照。

不少游客当场退票,说“犯不着为十五秒绚烂,背一口生态锅”。

最扎心的其实是牧民。

那片草甸夏季牧场租金一年两万八,村里指望着活动公司补贴。

现在活动停了,草也黄了,牦牛吃不上新鲜嫩草,冬天得额外买饲料。

村长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他们拍裸照,至少草还在。

学界也吵成一锅粥。

清华一位副教授抛出“文化表达权”概念,意思是“不能为了几株草剥夺人类艺术”。

被北师大团队怼回去:藏狐可没投票权,它们只会用脚投票——迁徙路线一改,种群基因交流直接断档。

UNEP干脆把这事写进《2023世界雪豹报告》,标题就一句:

“次声波烟花,让雪豹多跑四十公里避险,相当于人类连夜从上海走到苏州。

普通人能干嘛?

下回去高原,带个激光笔都比带手持烟花强。

真忍不住想听响,把鞭炮留在平原,让高原继续安静。

毕竟,草黄了还能绿,可迁徙路口一旦被吓断,藏狐掉头一走,可能再也不回来。

留言区说说,如果以后景区给你两个选择:

A. 十五秒真烟花,B. 五分钟全息假烟花,票价一样,你选哪个?

我先投B,毕竟,谁也不想朋友圈点赞的代价,是五千米的草甸秃一块。

来源:爱吃的骆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