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普股份,15连板背后的真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2:06 1

摘要:今天是2025年9月24日,又到一天下班后,继续笔者第248篇原创投研文章,本期我们聊聊短短一个月内股价连续收获15个涨停板的汽车零部件概念股——天普股份。

今天是2025年9月24日,又到一天下班后,继续笔者第248篇原创投研文章,本期我们聊聊短短一个月内股价连续收获15个涨停板的汽车零部件概念股——天普股份。

一、三次停牌核查都挡不住的涨停板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们先看看天普股份的股票K线图,从8月22日的29元开始,到9月23日收盘的111.28元每股,短短一个月时间,该股股价一路长虹,接连收获了15个涨停板,一个月时间股价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382%,详见下图。

于是,9月23日,天普股份再次发布了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停牌核查的公告,根据该公告内容,这已经是该股今年第三次被停牌核查,前面两次分别是9月9日停牌核查、9月18日的停牌核查,9月23日这次已经是一个月内第三次被停牌核查。

那么,天普股份这连续15个涨停板的背后推手到底是什么?以至于三次停牌核查都挡不住,接下来笔者为大家揭露真相。

二、天普股份,汽车零部件卖出了养猪的利润

首先,天普股份的完整名称叫作宁波市天普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产品就是汽车发动机附件系统软管及总成、汽车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及车身附件系统软管及总成、汽车燃油系统胶管,简单说就是一家为汽车生产橡胶软管的上市公司。

那这家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如何呢?我们打开东方财富网,先看下天普股份这只股票的基本面。该公司依靠8.08亿净资产,半年创造出1130万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4%,不到行业平均水平2.94%的一半。

接下来我们再看盈利能力,毛利率34.68%,净利率仅仅7.48%,均高于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7.48%的净利率,在笔者看来已经非常之低了,那有多低呢?我们跨行业找个参照物,就拿养猪的天邦食品举例,其净利率也是7.48%;另外,连靠卖面包发家的桃李面包净利率也有7.7%,高于了天普股份的7.4%。

最后,我们看下天普股份在15连涨后的估值水平,市盈率达到了惊人的660倍、市净率也达到了18.46倍,分别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的10倍和3.3倍。那么,赚钱都赚不过养猪的、卖面包的天普股份,到底是靠什么拿到了660倍的估值泡沫呢?答案很简单,都是芯片惹的祸,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天普股份的神秘买家——中昊芯英

其实天普股份15个涨停板的导火索,就是一纸要约收购报告书,在上个月的8月21日,该公司公布了收到来自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894万股的要约收购报告,详见下文。

所以,天普股份的15连板就是因为与“芯片”搭上了关系,于是笔者就着重了解了下来自杭州的中昊芯英这家公司。首先,打开这家公司的官网,映入眼帘的首页,就是一句非常煽情、极具感染力的口号:让算力,成为人类发展的推动力;用算力,让世界绽放美丽。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本来笔者想在该官网上查下中昊芯英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主营业务和产品,以及新闻等,结果人家的官网貌似就放了这么一张静态宣传图片,还没建成;同时,右边一个硕大的公众号图片引导访问者去看该公司公众号。

经过继续查阅中昊芯英的搜狐账号和公众号后,我们看看该公司在获得「2025 年度创业团队奖」后的一段介绍文字:

中昊芯英由前谷歌 TPU 芯片核心研发者杨龚轶凡携一众来自谷歌、微软、三星等国际科技巨头的 AI 软硬件设计专家于 2018 年创立,2020 年在杭州正式注册落地,专注于高性能 TPU 架构 AI 芯片的自主研发。经过近五年的技术攻坚,团队完成了从 TPU 架构设计、模拟器搭建到芯片量产落地的全流程突破,成功推出国内首枚量产的 TPU 架构 AI 专用算力芯片「刹那®」,填补了国产自主可控 AI 算力芯片的技术空白。

这段宣传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昊芯英公司的几个关键信息,创始人是杨龚轶凡,曾就职于谷歌,2018年创立中昊芯英公司,首枚量产TPU架构算力芯片。在创作本文过程中,笔者就用一个典型理工男的思维,去求证了上述几个关键信息。

四、揭开TPU架构芯片的神秘面纱

既然中昊芯英主打产品就是TPU架构算力芯片,那么笔者就去海外网站认真了解了下TPU架构芯片的来龙去脉,结果还真挖到了几个关键信息。

首先,TPU概念是谷歌公司最早提出的,早在2010年开始,谷歌的IT团队就意识到该公司在AI方面的业务能力,已经受到了数据中心底层算力基础设施的制约,于是在为了节约底层算力投资的情况下,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 Dean开始组建团队,并围绕谷歌公司众多应用产品,包括谷歌广告和AlphaGo等产品,启动了研究TPU算力架构的十年铸剑之旅。

这里我们插一句,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杨龚轶凡,也是在2017年离开了就职的甲骨文公司,加入谷歌。接下来,给大家看一张国外互联网公布的谷歌TPU算力架构的十年发展历程图。

首先,2015年谷歌公司推出了TPU版本1,也就是下图最左侧的v1版本,然后是2018年推出了TPU的v2版本。这个时候,我们要打断一下,在时间线上给大家一个提醒:自称谷歌TPU芯片核心研发者的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是在2017年刚刚加入谷歌,然后紧接着第二年,2018年便离开谷歌公司,回国创建了中昊芯英。这意味着2018年之后谷歌公司推出的TPU其他版本产品,已经与杨龚轶凡没有了关系。

但在国内媒体中的宣传报道中,中昊芯英和杨龚轶凡都宣称参与了谷歌TPU算力架构V2、V3、V4版本的研发,这与谷歌自身公布的TPU各版本发展历程时间线不吻合,因为V3版是在杨龚轶凡2018年回国以后得2020年推出,V4版则是在2022年推出。

抛开时间线的疑点之后,我们再看谷歌TPU芯片的本质,TPU的中文名称翻译过来就是张量处理单元,此类芯片本质上不是像CPU、GPU那种通用性芯片,而是面向特定应用开发的专用芯片。TPU本质上是为AI算法基础的矩阵和向量计算优化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s),相关英文介绍详见下文。

The result was the Tensor Processing Unit (TPU), a specialized chip designed from the ground up to accelerate AI computations. Unlike general-purpos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CPUs) or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GPUs), TPUs are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ASICs) optimized for the matrix and vector calculations fundamental to AI algorithms.

看不懂英文的朋友也没关系,大家只要记住TPU芯片与普通的CPU、GPU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TPU是面向具体业务应用场景的专用芯片,这也是谷歌一开始研发TPU的初心,就是围绕谷歌的众多应用产品,包括谷歌广告推介、谷歌地图、谷歌云平台、谷歌阿拉法狗等等。说的再具体一点,谷歌推出的TPU芯片,主要是为它的谷歌云平台定制开发的,该芯片只有应用于谷歌数据中心的神经网络计算过程,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同时,也正因为TPU芯片不是通用的,是面向特定场景的专用芯片,所以TPU的计算速度、效率和能耗都优于英伟达的GPU通用芯片。中昊芯英在国内媒体宣传TPU的计算性能优势时,却选择性的忽略了该芯片需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研发才能最大化发挥效率的特点。

换句话说,真正的谷歌TPU芯片,不是谁随随便便买一颗拿回来就可以即插即用的。

五、点评与总结

中昊芯英,作为一家刚刚成立5年,连自己的网站都还没建起来的初创公司,就宣称自研搞出了填补国内空白的TPU专用芯片,不管中昊芯英给他的TPU芯片起了什么名字,真正能够对标到谷歌公司的哪个版本TPU,大家看完本文,应该对国产TPU芯片有个客观理性的认识,毕竟这玩意连谷歌这种级别公司,都是要拿出10年才能搞出来的。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检索一下中昊芯英,你会发现在2025年AI牛市的浪潮中,今年它家的媒体报道内容特别多,拿奖的,被记者采访的,上央视CCTV节目,甚至入选2024年企业家博鳌论坛……,但在2023年之前,媒体对这家公司的介绍几乎一片空白。一句话,刻意而为的痕迹过于明显。

虽然中昊芯英的网站还没建起来,但是人家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它目前的客户主要包括深圳联通、浙江大学、太极股份等,宣传时强调的也是与多地政府、运营商、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不得不说,这个路子跟国产芯片龙头寒武纪如出一辙。

既然TPU的本质是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搭建的专用芯片算力架构,那么应用场景一定是第一位的!目前,国内能够对标谷歌,手里握着平台级别应用场景和数据中心的巨头有哪几家,我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何时等中昊芯英的TPU芯片,真正打入国内这几家平台级巨头的供应链体系,才是证明中昊芯英价值的时候。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K哥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