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靠梗火,张颂文靠演技,靳东的“稳”才是叔圈隐藏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8:58 3

摘要:前阵子跟我妈、我姨一起看电视,聊起叔圈演员,我姨说“张颂文演得是好,可我还是爱靳东”,我妈立马点头:“人家演的角色,看着就踏实,不像有的,一会儿一个样,让人记不住。”

前阵子跟我妈、我姨一起看电视,聊起叔圈演员,我姨说“张颂文演得是好,可我还是爱靳东”,我妈立马点头:“人家演的角色,看着就踏实,不像有的,一会儿一个样,让人记不住。”

你发现没?现在聊叔圈,要么夸于和伟的梗好笑,要么吹张颂文的演技绝,很少有人提靳东的“厉害”。但仔细想想,这么多叔圈演员里,论“稳”,靳东还真没对手。今天就跟你们唠唠,靳东在叔圈里,那些别人学不来的优势。

最先让我觉得靳东不一样的,是他那“体制内身份”——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这可不是随便挂个名。

去年看建党百年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里面有他的戏份,我妈当时就说:“这种正剧,一般演员可捞不着吧?”后来我才知道,不光是这部,《功勋》这种大制作主旋律剧,他也能拿到角色,这就是体制身份给的底气。不像有些演员,想演正剧得靠“碰机会”,他这边有官方平台托底,资源稳得很。

而且他演的“精英熟男”,比如《伪装者》里的明楼、《我的前半生》里的贺涵,简直像为他量身定做的。我姨就说:“看他演老板,不像装的,就觉得这人真靠谱。”这种角色定位太讨中老年观众喜欢了——我小区里好几个阿姨,手机里还存着他的剧照,说“看他的剧,心里踏实”。你别觉得“妈粉多”不算啥,这可是实打实的国民度,是好多叔圈演员没有的基本盘。

再看看其他叔圈演员,路子就不一样了,各有各的“难”。

于和伟是靠“接着奏乐接着舞”那梗火的,我刷短视频时总刷到,笑得不行,可转头问我妈,她居然没听过这梗。你看,他的火靠观众自发传播,没个“固定盘”,热度一阵一阵的,不像靳东,不管有没有新梗,我妈她们都认他。

张颂文更不用多说,《狂飙》里的高启强让他彻底出圈,演技是真没话说。可我跟做影视的朋友聊,他说“张颂文走红太晚了,快50岁才起来,之前积累的资源跟靳东比,差得远”。你想啊,靳东早早就有代表作,还有体制内资源托底,张颂文现在虽然火,但要想“稳”,还得再熬几年。

王阳呢,最近靠“叔圈拽王”人设圈了不少粉,健身练出的身材也吸睛。可我问我老家的表姐,她居然没听过王阳的名字:“谁啊?没看过他的剧。”这就是问题——他的国民度没覆盖到下沉市场,不像靳东,连我姥姥都知道“演明楼的那个演员”。

最可惜的是李乃文,以前觉得他是实力派,演啥像啥。可最近看他转型,真是替他捏把汗。

前阵子刷到他的直播,故意装“迷糊”,用剪刀还能出错,说话也颠三倒四,评论里有人说“真实”,可更多人吐槽“都50岁了,还装闯祸精,消耗自己”。更尴尬的是,他还学吴秀波留胡子、梳油头,走“雅痞大叔”路线,可吴秀波早年有《北京遇上西雅图》打底,观众认他的都市感,李乃文之前演的都是偏生活化的角色,突然换风格,怎么看怎么别扭。

我跟我爸聊起这事,我爸说:“好好的演技派,非得搞这些虚的,忘了自己本来该干啥了。”你看,李乃文的问题就是“人设跟实力错位”,想靠反差吸粉,结果把老观众都得罪了。

这么对比下来,靳东的“稳”就特别明显了——他有三重“护城河”,别人真抄不来。

第一是体制身份给的资源,正剧、献礼剧优先选;第二是“精英人设”跟角色高度契合,观众不反感,还越看越认;第三是没出过任何塌房新闻,我妈就说“靳东看着就老实,不像有的演员,今天一个瓜明天一个瓜”。

现在行业寒冬,好多演员愁没戏拍,可靳东不用慌——有体制内的活儿兜底,有“妈粉”撑着,就算不追流量、不玩梗,也能稳稳站着。

其实叔圈拼到最后,拼的不是“一时的火”,是“长期的稳”。于和伟的梗会过时,张颂文的热度需要新作品维持,李乃文的转型还在试错,可靳东早把“稳”刻进了骨子里。

如果你家里也有喜欢靳东的长辈,或者你也觉得“稳”才是叔圈王道,不如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跟大家聊聊你眼里的靳东——是更喜欢他的明楼,还是觉得他的“体制内优势”更厉害?评论区咱们接着唠~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