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了一会儿,赵卫东放下望远镜,眉头也皱了起来,他转头对蒋宇伟说:“从望远镜里看,像是个金属物件,形状有点像汽车的车顶,不过看尺寸,比普通的轿车要大不少,说不定是辆货车。”
“这湖底怎么会有辆运钞车?”一位潜水员浮出水面,对着岸边的专家惊呼道。
1985年,一辆满载巨款的运钞车在执行押运任务途中离奇失踪,警方多方搜寻无果,此事渐渐成了悬案。
39年过去,谁也没想到,这辆消失的运钞车竟在某处幽深湖底被意外发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历经近四十年湖水侵蚀,车上的押运箱竟完好无损,仿佛被时间遗忘,静静躺在黑暗的水底,守护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专家团队带着专业设备赶来,决定撬开这神秘的押运箱时,现场气氛瞬间凝固。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那即将被开启的箱门,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毕竟,这箱子里藏着的,可能是解开当年谜团的关键线索,也可能是一段颠覆认知的惊人真相。
箱门缓缓打开,专家只看了一眼,便脸色骤变,喃喃自语道:“真不是人……”
01
2022 年 7 月 25 日这天,太阳把江南市郊区的地面烤得发烫,连吹过的风都带着一股燥热。
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蒋宇伟背着监测设备,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青龙湖岸边的土路上,每走一步,脚下的泥土都会扬起细小的灰尘。
他抬头看了看天,头顶的太阳像个大火球,连一丝云彩都没有,这已经是江南市连续干旱的第二十三天了。
蒋宇伟加快了脚步,他今天要去青龙湖中心区域做水质和水位监测,作为江南市的主要水源地,青龙湖的情况每天都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走到湖边时,蒋宇伟停下了脚步,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和上周来的时候相比,青龙湖的水位又下降了不少,原本被湖水覆盖的地方,现在露出了大片干裂的泥土。
那些泥土裂开的缝隙能塞进一个成年人的手指,远远看去,就像一张巨大的、布满皱纹的脸。
泥土上还散落着不少沉积的垃圾,有破旧的塑料袋、被丢弃的饮料瓶,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废弃物品,在太阳的暴晒下,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异味。
蒋宇伟拿出随身携带的测量仪,开始记录水位数据,等他报出数据的时候,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才多久啊,水位又降了快半米,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青龙湖就得见底了。”
蒋宇伟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把数据仔细记在本子上。
就在他准备收拾东西,去下一个监测点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了湖底远处的地方,好像有个大家伙露在外面,和周围的泥土、垃圾格格不入。
蒋宇伟眯起眼睛,努力往那个方向看,可距离太远了,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根本看不清到底是什么。
他掏出手机,翻出通讯录,找到了江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赵卫东的电话,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通了,听筒里传来赵卫东沉稳的声音:“喂,宇伟,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青龙湖那边有什么情况?”
“卫东,你赶紧来青龙湖一趟,我在湖边发现了个奇怪的东西,距离太远看不清楚,感觉像是个挺大的物件,说不定是啥重要的东西。”
蒋宇伟的语气有些急促,他知道赵卫东他们经常处理各种棘手的案子,说不定能认出那是什么。
“行,我马上过去,你在原地等着,注意安全,别随便往湖底走,那边的泥土说不定不安全,容易陷进去。”
赵卫东说完,又叮嘱了几句,才挂了电话。
不到半个小时,赵卫东就开着警车赶到了,车还没停稳,他就推开车门走了下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望远镜。
“宇伟,东西在哪呢?”
赵卫东走到蒋宇伟身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就在那边,大概两百米远的地方,你用望远镜看看,能不能看清楚是什么。”
蒋宇伟指着湖底远处的那个轮廓说道。
赵卫东举起望远镜,调整了一下焦距,慢慢地将镜头对准了那个方向。
过了一会儿,赵卫东放下望远镜,眉头也皱了起来,他转头对蒋宇伟说:“从望远镜里看,像是个金属物件,形状有点像汽车的车顶,不过看尺寸,比普通的轿车要大不少,说不定是辆货车。”
“货车?这湖底怎么会有货车?”
蒋宇伟愣了一下,满脸疑惑地问道。
“不好说,说不定是以前不小心掉进去的,也有可能是别的情况,咱们过去看看。”
赵卫东说完,弯腰从车里拿出两双防滑鞋,递给蒋宇伟一双,“穿上这个,湖底的泥土滑,小心点。”
两人换上防滑鞋,小心翼翼地往湖底走,脚下的泥土又松又软,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生怕陷进去。
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他们终于靠近了那个物件,这时候,他们才看清楚,那确实是一辆货车。
车身大部分还埋在泥土里,只露出了车顶和一部分车身,车身上覆盖着厚厚的淤泥,颜色已经变得黑乎乎的,看不清楚原本的颜色。
赵卫东蹲下身,用手里的棍子轻轻拨开车身表面的淤泥,随着淤泥一点点被清理掉,车身上隐约露出了几个模糊的字。
他凑过去仔细看,越看眼睛越亮,随后又沉了下来,他转头对蒋宇伟说:“宇伟,你看,这上面好像写着‘运钞车’三个字。”
蒋宇伟赶紧凑过去,顺着赵卫东指的方向看,果然,在车身的侧面,隐约能看到 “运钞车” 的字样,虽然有些模糊,但还是能辨认出来。
赵卫东站起身,双手叉腰,盯着眼前的运钞车,陷入了沉思。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一件在江南市公安局档案里存放了四十多年的案子。
02
“1979 年 9 月 18 日,震惊全国的运钞车失踪案……”
赵卫东嘴里喃喃自语,当年那起案子他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听老同事们说起过无数次。
那时候,一辆从江南市银行出发的运钞车,要把一批现金和贵重物品送到邻市的分行。
车上有三名工作人员,可谁都没想到,运钞车刚驶出江南市没多久,就彻底失去了联系。
警方当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搜查,可找了整整一个多月,都没有找到运钞车和三名工作人员的任何踪迹,那起案子也成了一桩悬案,一直到现在都没破。
难道眼前这辆运钞车,就是当年失踪的那辆?
赵卫东不敢确定,但这个可能性极大,他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局里的电话。
“喂,我是赵卫东,马上调派专业的潜水员和打捞设备到青龙湖来,另外,把 1979 年那起运钞车失踪案的档案也找出来,我要用。”
赵卫东的语气很坚定,他知道,这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挂了电话,赵卫东又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运钞车的周围,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线索,可除了淤泥和垃圾,什么都没有。
“卫东,你说这会不会就是当年失踪的那辆运钞车啊?”
蒋宇伟在一旁问道,他也听说过当年的案子,只是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听到相关的消息。
“很有可能,等潜水员和打捞设备来了,咱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赵卫东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回了运钞车上。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赵卫东和蒋宇伟一直在湖边等着,期间赵卫东又给局里打了几个电话,询问设备和人员的情况。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几辆载着潜水设备和打捞工具的卡车开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一辆警车,江南市公安局局长孙志强从警车上走了下来。
“卫东,情况怎么样了?”
孙志强快步走到赵卫东身边,问道。
“局长,初步判断,湖底的这辆车很可能就是 1979 年失踪的那辆运钞车,现在车身大部分埋在淤泥里,需要潜水员先下去探查具体情况。”
赵卫东赶紧汇报。
孙志强点了点头,看向跟过来的潜水员:“张磊,你先下去看看,注意安全,仔细检查一下车辆的情况,尤其是车门和车窗,还有车厢里面的情况。”
潜水员张磊点了点头,立刻开始穿戴潜水装备,几分钟后,他背着氧气瓶,慢慢走进了湖里,朝着运钞车的方向游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湖面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紧张,想知道水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大概二十分钟后,张磊从水里探出头来,朝着岸边比了个手势。
赵卫东和孙志强赶紧走过去,张磊摘下氧气面罩,说道:“局长,赵队,水下确实是一辆运钞车,我检查了一下,车门是锁着的,车窗也都关着,玻璃没有破损,从外面看,车厢里好像有押运箱,保存得还挺完好的。”
“确定是运钞车?有没有找到什么能证明身份的标记?”
孙志强问道。
“车身侧面有‘运钞车’的字样,虽然被淤泥覆盖了一部分,但能看清楚,另外,我在车身上看到了一个编号,和当年档案里记录的那辆运钞车的编号一致。”
张磊肯定地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孙志强和赵卫东都松了一口气,同时又有些兴奋,悬了四十多年的案子,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太好了,张磊,你辛苦了,先上来休息,接下来咱们制定一下打捞方案,明天一早就开始打捞。”
孙志强拍了拍张磊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一丝激动。
当天晚上,赵卫东和局里的同事们一直在研究打捞方案,考虑到运钞车的特殊性,他们不敢有丝毫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讨论,确保打捞过程中不会对车辆和里面的物品造成损坏。
03
第二天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几辆大型起重机和更多的打捞设备就运到了青龙湖边。
工作人员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湖边搭建临时的作业平台,有的在检查起重机的设备,还有的在清理运钞车周围的淤泥,为打捞工作做准备。
赵卫东早早地就到了现场,他站在湖边,看着忙碌的工作人员,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赵队,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打捞了。”
负责打捞工作的李师傅走过来,对赵卫东说道。
赵卫东点了点头:“开始吧,一定要小心,尽量保持车辆的完整,还有,注意保护现场,要是发现什么线索,立刻告诉我。”
“放心吧赵队,我们都准备好了。”
李师傅说完,转身对着工作人员们喊了一声:“大家注意,开始打捞!”
随着李师傅的一声令下,起重机开始运转起来,钢绳慢慢放下,被潜水员固定在运钞车的底部。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湖底的运钞车,看着钢绳一点点收紧,运钞车慢慢从淤泥里被拉了出来。
因为前一天潜水员已经清理了一部分周围的淤泥,再加上水位下降,运钞车大部分车身很快就露出了水面,这让打捞工作变得顺利了不少。
一个小时后,运钞车被稳稳地吊到了岸边的平地上,工作人员们立刻用防水布把周围围了起来,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赵卫东快步走了过去,仔细观察着运钞车的情况,这辆运钞车的保存状况远超他的预期。
车身虽然覆盖着厚厚的淤泥,但没有明显的撞击痕迹,车窗也都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破损的地方,车门依然是锁着的,和潜水员描述的一样。
这时候,环保局的专家周教授也赶了过来,他围着运钞车看了一圈,又用仪器检测了一下车身的氧化情况。
“孙局,赵队,这辆车能保存得这么好,主要是因为青龙湖的湖水水质比较特殊,含有一些能减缓金属氧化的矿物质,再加上湖底的淤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隔绝了空气和水的直接接触,所以氧化速度比正常情况慢了很多。”
赵卫东点了点头,他蹲下身,仔细检查着车门的锁芯,又看了看车轮和车身的其他部位,然后对身边的技术人员说道:“你们过来看看,从车身的情况来看,有没有可能是意外坠湖?”
技术人员们立刻围了过来,有的用手电筒照着车身的细节,有的则拿出工具轻轻敲击车身,检查有没有隐藏的损伤。
过了一会儿,技术人员的负责人王师傅站起身,对赵卫东说道:
“赵队,我们初步检查了一下,车身没有任何碰撞的痕迹,轮胎也没有磨损过度或者爆胎的情况,不像是意外坠湖,更像是有人故意把车开到湖里来的,可能是为了销毁证据。”
“故意开进来的?那车上的三个人呢?当年案子里说,车上有三名工作人员,现在车找到了,人去哪了?”
赵卫东皱起眉头,这是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王师傅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好说,车门锁着,车窗也没破,只能等打开车门,看看车厢里面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孙志强在一旁说道:“先想办法把车门打开,小心点,别破坏了里面的东西。”
技术人员们立刻拿出专业的工具,开始尝试打开车门,因为车门已经在水下泡了四十多年,锁芯早就锈住了,想要打开并不容易。
工作人员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用力过猛会损坏车门或者里面的东西,时间一点点过去,所有人都在旁边耐心地等着。
04
大概半个小时后,随着 “咔哒” 一声轻响,车门终于被打开了。
赵卫东和孙志强立刻凑了过去,朝着车厢里看去,车厢里没有想象中的杂乱,反而很整齐,更重要的是,里面没有任何人体遗骸的痕迹。
赵卫东深吸了一口气,走进车厢里,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角落,他的目光落在了驾驶座的位置,突然停下了脚步。
“你们看,钥匙还插在点火器上。”
赵卫东指着驾驶座前方的点火器说道。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果然,一把生锈的钥匙还插在点火器里,虽然表面布满了锈迹,但依然能看出是车钥匙的形状。
技术人员赶紧过去,小心翼翼地检查了一下档位和手刹,然后说道:“赵队,档位是空挡,手刹是拉着的。”
“空挡,手刹拉着,钥匙还在点火器上……”
赵卫东皱着眉头,心里充满了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有人故意把车开到湖里,为什么会留下这些痕迹?
他的目光又转向了车厢后面,那里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押运箱,押运箱的表面也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淤泥,但看起来保存得很完好,没有任何损坏的痕迹。
赵卫东走过去,用手轻轻擦了擦押运箱表面的淤泥,箱子上的锁还完好无损。
“这个押运箱很重要,里面说不定有当年的现金和贵重物品,还有可能有线索。”
赵卫东对孙志强说道,“局长,我建议先把运钞车和押运箱一起拖回局里的专用停车场,然后再仔细检查,那里的设备更齐全,也更安全。”
孙志强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安排辆车,小心点把运钞车拖回去,沿途做好警戒,别出什么意外。”
当天下午,一辆大型拖车将运钞车稳稳地固定好,缓缓驶离了青龙湖,朝着江南市公安局的专用停车场开去。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青龙湖底发现了四十多年前失踪的运钞车,这个消息瞬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很多市民都在讨论这件事,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三名工作人员又去了哪里。
江南市公安局也立刻成立了专案组,由赵卫东担任组长,专门负责调查这起悬案,专案组的成员都是局里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和技术人员。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尽快查明真相,给当年的受害者家属和社会一个交代。
回到局里后,赵卫东立刻安排技术人员对运钞车进行全面检查,同时,他也在心里盘算着,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打开那个押运箱,里面的东西很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第二天上午,江南市公安局技术科的专家们都聚集到了专用停车场,旁边还站着几位从银行过来的专家,他们是专门来协助打开押运箱的。
“赵队,这个押运箱是当年银行特制的,钢板厚度有五厘米,锁芯也是特制的,非常复杂,想要打开它,只能用专业的切割设备,而且必须非常小心,一旦操作不当,不仅会损坏箱子里的东西,还有可能引发危险。”
银行的刘专家指着押运箱,对赵卫东详细介绍道。
赵卫东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们放心,技术科的同事都是老手了,会小心操作的。”
技术科的李科长拿起对讲机,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道:“准备开始切割,注意控制温度,慢慢切,别着急。”
工作人员们立刻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先在押运箱周围做好了防护措施,然后拿出专业的激光切割设备,对准了押运箱的锁芯部位。
随着设备启动,一道细小的红光落在了押运箱的锁芯上,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想知道箱子里到底装着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切割的过程非常缓慢,技术人员每隔几分钟就会停下来,检查一下切割的进度和温度,生怕出什么差错。
一个小时后,随着 “叮” 的一声轻响,锁芯被成功切开了。
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锁芯取下来,然后慢慢打开了押运箱的盖子。
所有人都凑了过去,朝着箱子里看去,箱子里的景象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箱子里整齐地放着一沓沓现金,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因为押运箱的密封性很好,再加上湖水和淤泥的保护,那些现金竟然保存得非常完好,只是颜色稍微有些泛黄,上面的图案和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除了现金,箱子里还有一些金银首饰和古玩,有金条、银镯子,还有几个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瓷器和玉器,虽然表面有些灰尘,但依然能看出它们的价值。
“这么多现金和贵重物品,竟然都还在……”
银行的刘专家惊讶地说道,他之前还担心这些东西会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而损坏,没想到保存得这么好。
赵卫东没有说话,他的目光仔细地扫过箱子里的每一件物品,生怕错过任何线索。
就在他准备转身,让技术人员把这些东西登记造册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了押运箱底部,好像有什么东西被压在现金下面。
赵卫东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挪到一边,露出了下面的东西。
几张用油纸包裹得赵卫东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挪到一边,露出了下面的东西。
他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捏住油纸的一角,慢慢展开,生怕动作太急会损坏里面的东西。
05
油纸一共有三层,每一层都裹得很紧,赵卫东花了好几分钟才把所有油纸都打开,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一叠泛黄的文件,几样小小的个人物品,还有几张黑白照片。
“大家都小心点,别碰到这些东西,可能都是重要线索。” 赵卫东头也不回地叮嘱道,目光始终落在那些物件上。
他先拿起照片,照片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但上面的人影还能看得很清楚。
第一张照片里有三个人,站在一辆老式卡车旁边,每个人都穿着整齐的制服,脸上带着笑容,看起来精神十足。
赵卫东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三个人正是1979 年那起运钞车失踪案里失踪的工作人员 —— 司机周大海,押运员吴小兵和李建国。
“这是周大海他们……” 赵卫东的声音有些低沉,他把照片递给身边的专案组副组长钱明,“你看看,是不是和档案里的照片一致?”
钱明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又拿出随身携带的档案复印件对比了一下,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他们三个,这应该是他们当年一起工作时拍的私人照片,档案里没有这张。”
周围的人都凑过来看照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四十多年了,终于再次看到这三个人清晰的模样,可他们到底去了哪里,依然是个谜。
赵卫东又拿起那几样个人物品,有一个掉了漆的钢笔,笔帽上刻着一个“周” 字。
应该是周大海的;还有一个小小的铁皮烟盒,里面还装着半盒早就发霉的香烟。
烟盒上印着当年很流行的 “牡丹” 牌香烟的图案;另外还有一块裂了表盘的手表,指针停留在了三点十五分的位置。
“这些应该都是他们三个人的随身物品,看样子是特意放在这里的。”
技术科的李科长凑过来说道,他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那些物品。
“钢笔和烟盒上都有使用过的痕迹,手表的表盘是外力撞击导致的破裂,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破的,还需要进一步检测。”
赵卫东点了点头,把个人物品小心地放在一边,然后拿起了那叠文件。
文件的纸张已经非常脆弱,稍微一碰就有可能碎裂,赵卫东特意戴上了手套,才敢轻轻翻动。
文件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工作记录,比如运钞路线安排、物品交接清单之类的,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可当他翻到最后几页的时候,动作突然停住了,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那是三封信,信封上用钢笔写着三个人的名字,分别是“周大海亲启”“吴小兵亲启”“李建国亲启”,字体工整,笔画有力。
更让人心头一紧的是,每封信的信封右上角,都用红笔写着两个小字——“遗书”。
“遗书?” 钱明在旁边看到了,忍不住惊呼出声,“这竟然是他们三个人的遗书?”
周围的空气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三封信上,脸上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赵卫东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他把三封信轻轻放在桌子上,对李科长说道:“李科长,先检查一下信封和信纸,看看上面有没有留下指纹或者其他痕迹,然后再小心地把信拆开。”
“赵队,信上到底写了啥内容啊?” 刚加入专案组的小陈凑到旁边,双手攥着衣角,语气里满是急切,眼睛紧紧盯着赵卫东手里的信纸。
赵卫东低头看着手中的信,眉头越皱越紧,眼里的震惊神色一点一点加重。
他张开嘴,喉结动了动,想把看到的内容说出来,可话到嘴边,声音却止不住地发颤,怎么也说不完整。
就在这时,专案组副组长钱明伸手拿起了桌子上另外一封信,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快速扫过信上的字迹,原本挺直的脊背瞬间垮了下来,整个人不受控制地瘫坐在旁边的折叠椅上,椅子腿在地面上划出一道轻微的声响。
“这... 这怎么可能...”
钱明盯着信纸,嘴里不停喃喃自语,手里的信纸随着手臂的颤抖,边角都开始轻轻晃动。
孙志强站在一旁,看着赵卫东和钱明这两位平时沉稳老练的同志接连露出异常反应,心里立刻明白,这些信件里写的内容绝对不简单,恐怕藏着当年案子的关键隐情。
他迈开脚步走过去,想接过信看看具体内容,可还没等他伸出手,赵卫东突然抬起头,眼眶里已经蓄满了泪水,眼角的皱纹因为情绪激动而显得更加明显。
“孙局...” 赵卫东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他捏着信纸的手指关节都泛了白,“这些信... 这些信...”
他说了半天,话却一直卡在喉咙里,似乎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把信里的内容说出口,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内心的震撼和难受。
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气氛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那三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会让赵卫东、钱明这些见惯了大案要案、经历过无数风浪的老警察如此失态?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疑问,却又没人敢轻易开口打破这份沉寂。
赵卫东深吸了一口气,胸口微微起伏着,他用力眨了眨眼睛,似乎想把眼眶里的泪水憋回去,然后双手捧着信,准备把里面的内容念给在场的所有人听。
可就在他刚要张开嘴的那一瞬间,目光扫过信里某一行字迹时,他的动作突然停住了,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中了一样。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原本还带着悲伤的眼神里,突然燃起了熊熊的愤怒火焰,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些畜生!” 赵卫东猛地把信纸往桌子上一拍,声音里满是愤怒的咆哮,“简直就不是人!”
06
周围的人都被赵卫东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孙志强赶紧上前,拿起桌上的信纸,仔细看了起来。
信是用钢笔写的,字迹虽然有些潦草,但依然能清晰辨认,写信人正是司机周大海。
信里开头先交代了时间,是1979年9月18日早上,也就是他们出发送钞的那天。周大海在信里说,前一天晚上,他突然收到了一个匿名电话,电话里的人说他的妻子和孩子被控制了,要是想让家人安全,就必须按照对方的要求做——把运钞车开到青龙湖指定的位置,并且不能声张,也不能告诉同行的吴小兵和李建国。
周大海一开始以为是恶作剧,可对方报出了他妻子和孩子当天的穿着,还有孩子学校的名字,甚至说出了他家里藏钱的地方,这些只有他家里人才知道的事,对方却了如指掌。
那一刻,周大海慌了,他知道对方不是在开玩笑,是真的控制了他的家人。
他一夜没睡,心里反复挣扎,一边是家人的安危,一边是自己的职责,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天早上,他强装镇定地去上班,和吴小兵、李建国一起出发,一路上,他心里都像压着一块大石头,难受得喘不过气。
车子开出江南市后,他按照电话里对方的指示,慢慢偏离了原本的路线,朝着青龙湖的方向开去。吴小兵和李建国一开始没发现异常,还和他有说有笑,直到车子快到青龙湖的时候,李建国才觉得不对劲,问他是不是开错路了。
周大海没办法,只能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吴小兵和李建国。
吴小兵和李建国听了之后,都愣住了,他们一开始很愤怒,觉得周大海不该因为个人安危就拿运钞车和国家财产开玩笑,可冷静下来之后,他们也理解周大海的难处,谁都有家人,谁都不想家人出事。
就在他们商量该怎么办的时候,车子后面突然跟上来了一辆黑色的轿车,对方还鸣了喇叭,像是在催促他们快点。
周大海知道,那是对方派来监视他的人,他不敢再犹豫,只能继续把车往青龙湖深处开,直到开到一处水位较深的岸边。
车子停下后,黑色轿车也停在了不远处,从车上下来了两个蒙面人,手里还拿着凶器,朝着运钞车走了过来。
蒙面人让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下车,然后把他们带到了湖边,其中一个蒙面人说,只要他们配合,把运钞车推到湖里,就放他们走,还保证会释放周大海的家人。
吴小兵当时就不同意,他说运钞车里的是国家财产,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可蒙面人直接拿出了一把刀,架在了周大海的脖子上,威胁说要是不配合,就先杀了周大海。
李建国想反抗,却被另一个蒙面人用棍子打倒在地,额头当场就流了血。
周大海看着受伤的李建国,又想到自己被控制的家人,只能妥协,他和吴小兵一起,按照蒙面人的要求,把运钞车往湖里推。
运钞车很重,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车子推到湖里,看着车子一点点被湖水淹没,周大海心里又疼又恨,疼的是国家财产就这么没了,恨的是自己无能,只能任由坏人摆布。
车子完全沉入湖底后,周大海以为蒙面人会信守承诺,放他们走,可没想到,蒙面人突然从背后拿出绳子,把他们三个人都绑了起来,还捂住了他们的嘴,不让他们发出声音。
周大海这才明白,对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他们走,只是在利用他。
他们被蒙面人带到了湖边的一处废弃仓库,关在了里面。
在仓库里,他们饿了就只能吃蒙面人偶尔送来的一点面包和水,渴了就喝自来水,日子过得生不如死。
期间,他们也尝试过逃跑,可仓库的门被锁得死死的,窗户也被钉死了,根本逃不出去。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蒙面人突然把他们三个人带到了仓库外面,周大海以为对方要杀了他们,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他对吴小兵和李建国说,是他连累了他们,要是有下辈子,他再给他们赔罪。
可蒙面人并没有杀他们,而是把他们带上了一辆货车,车子开了很久,最后停在了一个偏远的山区。
蒙面人把他们从车上推下来,然后开车走了,走之前还威胁他们,要是敢报警,或者把这件事说出去,就杀了他们的家人。
他们三个人在山区里迷了路,身上没有钱,也没有通讯设备,只能靠吃野果、喝泉水为生,慢慢朝着有人烟的地方走。
走了大概半个月,他们才遇到了一户人家,对方给了他们一些吃的,还帮他们联系了当地的派出所。
可当派出所的人问他们的身份,还有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他们想起了蒙面人的威胁,害怕家人会出事,所以没敢说出真相,只是说自己是出来打工的,路上遇到了劫匪,被抢了钱,还被扔在了山里。
派出所的人信了他们的话,帮他们联系了家人,周大海回到家后,发现妻子和孩子确实没事,只是被蒙面人关在了家里,没受到伤害。
从那以后,他们三个人再也没提过运钞车的事,也没敢回原来的单位上班,而是各自换了名字,搬到了其他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周大海在信里说,这些年来,他一直活在愧疚和自责中,他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单位,也对不起一起经历这件事的吴小兵和李建国。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可他不敢说出真相,只能把这件事埋在心里,每天都过得很煎熬。
他写这封信,就是想把事情的真相记录下来,万一有一天,运钞车被找到了,也好让大家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吴小兵和李建国一个交代,给国家一个交代。
孙志强看完信,双手都在颤抖,他没想到,当年的事情竟然是这样的,那三个被大家以为失踪,甚至可能已经遇害的工作人员,竟然还活着,而且还因为威胁,隐瞒了真相这么多年。
钱明也看完了另外两封信,吴小兵和李建国的信内容和周大海的差不多,都是记录了当年被威胁,还有后来的经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这些蒙面人,简直就是畜生!”孙志强把信往桌子上一拍,愤怒地说道,“他们不仅抢了国家财产,还威胁别人的家人,毁了三个人的一生,让他们活在愧疚里这么多年,太不是人了!”
赵卫东的情绪也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现在真相终于清楚了,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当年的蒙面人,还有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让他们出来作证,把那些坏人绳之以法!”
“对,一定要找到那些坏人,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这么多年!”旁边的小陈也激动地说道,眼里满是愤怒。
专案组的成员们都纷纷点头,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斗志,他们一定要尽快查明真相,抓住当年的凶手,给周大海、吴小兵、李建国一个交代,给国家一个交代,也给所有关心这件事的市民一个交代。
赵卫东立刻安排人手,根据信里的线索,开始调查当年的蒙面人。他们先从1979年9月18日那天,青龙湖附近的监控录像入手,虽然那时候的监控很少,但说不定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同时,他们也开始查找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的下落,根据信里提到的他们后来搬到的城市,还有可能使用的新名字,展开了调查。
调查工作并不容易,毕竟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很多线索都已经消失了,而且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换了名字,又搬到了其他城市,想要找到他们,更是难上加难。
但专案组的成员们没有放弃,他们每天都在翻阅大量的档案,走访当年可能知情的人,一点点地寻找线索。
大概过了一个月,负责调查周大海下落的小组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找到了一个和周大海描述相符的人,对方现在的名字叫周建军,年龄也和周大海差不多,而且根据邻居的描述,周建军的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也和周大海信里提到的一致。
赵卫东立刻带着几个人,赶到了那个小镇,找到了周建军的家。
当周建军打开门,看到穿着警服的赵卫东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
赵卫东看着眼前的周建军,虽然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布满了皱纹,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照片里的影子。
“你是周大海吧?”赵卫东轻声问道。
周建军听到“周大海”这三个字,身体晃了一下,差点摔倒,他的妻子赶紧扶住他,眼里满是疑惑和害怕。
周建军沉默了很久,才慢慢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地说道:“是,我是周大海,你们……你们是为了当年运钞车的事来的吧?”
赵卫东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找到了运钞车,也看到了你写的信,我们想知道当年更多的情况,也希望你能配合我们,抓住当年的凶手。”
周大海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他哽咽着说道:“我等这一天等了四十多年了,我知道,我迟早会等到这一天的,我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你们,我愿意配合你们,把当年的事情都说出来,只要能抓住那些坏人,我做什么都愿意。”
随后,周大海把当年更多的细节告诉了赵卫东,他说,当年的蒙面人,说话带着一点外地口音,而且他记得其中一个蒙面人的手上有一道很长的伤疤,从手腕一直到虎口。
他还说,当年他们被带到废弃仓库的时候,他隐约听到蒙面人提到过一个名字,好像叫“老黑”,不知道是对方的真名,还是外号。
根据周大海提供的线索,专案组又开始调查“老黑”这个人,还有手上有伤疤的外地口音的人。
又过了半个月,负责调查吴小兵和李建国的小组也传来了消息,他们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吴小兵,吴小兵现在改名叫吴勇,已经退休在家,当他听到运钞车被找到,而且警方已经知道真相的时候,也很配合,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警方。
李建国的下落则比较难找,直到一个多月后,专案组才在一个养老院里找到了他,李建国因为常年生病,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当他看到警方的时候,也很激动,他说,他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看不到真相大白的一天了,现在能看到,他死也瞑目了。
根据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提供的线索,专案组终于锁定了几个嫌疑人,其中一个叫张强的人,外号“老黑”,当年在江南市一带很有名,而且他的手上确实有一道很长的伤疤,说话也带着外地口音。
更重要的是,1979年的时候,张强正好在江南市活动,而且在运钞车失踪案发生后不久,他就突然离开了江南市,去了外地,从此再也没回来过。
专案组立刻对张强展开了调查,发现张强现在在一个南方的城市,开了一家公司,日子过得很富裕。
赵卫东立刻带着专案组的成员,赶到了南方的那个城市,找到了张强的公司。
当张强看到警方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想逃跑,却被警方当场控制住。
在审讯室里,张强一开始还不承认自己当年的罪行,说警方认错人了,可当赵卫东把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的证词,还有当年运钞车的照片,以及他手上伤疤的照片放在他面前的时候,张强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他承认,当年的运钞车失踪案,就是他和另外两个人干的,他们早就盯上了那辆运钞车,知道里面有大量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所以提前绑架了周大海的家人,威胁周大海把运钞车开到青龙湖,然后把车推到湖里,想销毁证据。
他们原本想杀了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可后来觉得杀了他们会引来更多的麻烦,所以就把他们扔在了山区,还威胁他们不许说出去。
张强还交代,当年和他一起作案的两个人,一个叫李伟,一个叫王浩,李伟在几年前因为生病已经去世了,王浩现在在国外生活。
专案组立刻联系了国际刑警,请求协助抓捕王浩,同时也对张强的财产进行了调查,发现他这些年来,一直用当年抢来的钱做生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几个月后,在国际刑警的协助下,王浩在国外被抓获,并被引渡回了中国。
在法庭上,张强和王浩对自己当年的罪行供认不讳,法院根据他们的罪行,判处张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王浩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部分财产。
当判决结果出来的时候,周大海、吴小兵和李建国都来到了法庭,他们看着张强和王浩被法警带走,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四十多年的愧疚和煎熬,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周大海看着赵卫东,感激地说道:“谢谢你,赵警官,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也看不到这些坏人被绳之以法,谢谢你们!”
赵卫东拍了拍周大海的肩膀,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真相大白了,你们也可以放下心里的包袱,好好过日子了。”
运钞车失踪案终于告破,这个悬了四十多年的案子,在警方的努力下,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江南市的市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很开心,大家都说,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那些坏人不管逍遥法外多久,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那辆从湖底捞上来的运钞车,还有里面的现金和贵重物品,经过清理和鉴定后,都归还给了银行,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这些国家财产,最终还是回到了它该去的地方。
赵卫东站在运钞车旁边,看着这辆见证了四十多年风雨的车子,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个案子的告破,不仅是给了当年的受害者一个交代,更是给了所有相信正义的人一个交代。
他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宁,为了让更多的案子真相大白,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绝不放弃。
来源:生活小甜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