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M-52 长矛(Lance)战术地对地导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03:31 1

摘要:长矛是一种短程/中程战术地对地导弹,它取代了美国陆军服役的MGM-29中士和MGR-1诚实约翰。这也是美国陆军最后一枚拥有核武器的战术弹道导弹。

LTV MGM-52 长矛(Lance)战术地对地导弹

长矛是一种短程/中程战术地对地导弹,它取代了美国陆军服役的MGM-29中士和MGR-1诚实约翰。这也是美国陆军最后一枚拥有核武器的战术弹道导弹。

20世纪50年代末,陆军开始制定新系列弹道导弹的要求,称为“A”至“D”型导弹。导弹“A”将取代MGR-3小约翰,导弹“B”将取代MGR-1诚实约翰,导弹“C”将取代MGM-29中士,导弹“D”将取代PGM-11红石。1962年,Ling Temco Vought 公司(LTV)被选为“B”型导弹的总承包商,当时预计该导弹将成为一种短程(50公里)导弹。1962年11月,长矛的名字被指定,1963年6月,MGM-52的型号被指定。

长矛使用了一种新型可变推力助推/续航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使用可储存液体推进剂。这台发动机是由Rocketdyne公司制造,它的开发相当麻烦,造成了许多延误。此外,发射后,长矛立即使用4个姿态控制喷口,产生特征性的黑烟(伴随着每次长矛发射)。长矛由一个完全独立的惯性系统(AN/DJW-48)引导,使用DCAM(自动方向控制)补偿原理。在该系统中,导弹的加速度由加速计持续监测,可变推力续航发动机提供精确的推力,以使导弹保持在预定轨道上,补偿大气变化或干扰。XMGM-52A导弹的第一次试飞发生在1965年3月,试验一直持续到1965/66年,包括DCAM制导原理的验证。

XMGM-52A

1965年,研究表明,通过使用更高性能的发动机、更大的弹翼,以及从弹头部分移除压舱物,长矛的射程可以显著增加到140公里左右。改进后的导弹被称为增程长矛(XRL),有效地结合了对导弹“B”和“C”的要求。XRL被称为MGM-52B,当XMGM-52A继续测试时,决定只部署MGM-52B。

1969年5月,XMGM-52B XRL导弹首次发射,第二年,XRL的射程和精度将得到验证。然而,火箭发动机的严重故障困扰着1967年至1971年的飞行试验,直到1972年5月,“长矛”才宣布可以部署。到那时,计划中的化学和常规弹头已经取消,最初的“长矛”导弹都配备了W-70热核可变当量(1千吨至10万吨当量)弹头。在XMGM-52B试验期间(包括略微重新设计的尾翼部分),长矛的最终生产配置以及所有修改均被称为MGM-52C。

XMGM-52B

1973年9月在欧洲部署了第一个长矛营。与它所取代的中士相比,长矛更容易操作和维护。导弹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射(反应时间不到15分钟),而且由于其体积小,单个单位可以机动更多的导弹。

MGM-52C

1976年,MGM-52C恢复了非核弹头的开发。这是一种代号为XM251的集束弹头,使用M40子母弹。M251弹头于1978年进入美国陆军服役,许多北约国家使用常规武装的长矛导弹(带有多种弹头类型)。1977年,W-70核弹头的一种衍生型号W-70 Mod 3已准备好投入生产。这是一种ER(增强辐射,又称“中子弹”)弹头,设计用于产生更高的中子辐射水平(在更远的射程和/或更好的防护后杀死敌方士兵),并且比“普通”热核弹头(限制对民用建筑的破坏)的爆炸/热效应小得多。ER弹头最初因政治原因被取消,但最终于1981年开始建造。然而,ER弹头从未发放给野战部队。

当冷战在20世纪90年代初结束时,就不再需要有核武器的弹道导弹。长矛的停用始于1991年,并于1992年6月完成。这种快速退役是可能的,因为1991年新的MGM-140 ATACMS SRBM(仅带有常规弹头)已经投入使用。剩余的长矛导弹用作靶弹,但它们没有重新命名为MQM-52。总共建造了大约2100枚长矛导弹。

技术参数

多个来源提供的数据显示略有变化。因此,下面给出的数字可能不准确!

MGM-52C的数据:

弹长 6.1 m

弹径 0.56 m

弹重 1290 kg

速度 Mach 3

升限 45 km

射程 120 km

动力

Rocketdyne 液体燃料火箭引擎

助推推力: 186 kN (19050 kg)

续航推力: 最大到20 kN (2000kg)

W-70 热核 (1 千吨 - 10万吨),

或者 M251 常规弹头(带M40 子弹药)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