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看得准,干得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08:48 1

摘要:贵州011基地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地方就是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最早是国家三线建设弄起来的,是当时特意建在内地的几个大飞机厂之一。在贵州这地方,说起011基地,只要是70后、80后都知道,很多人家里有亲戚就是在这里上班的。011基地是贵州最大军工厂,鼎盛那会有40多

贵州011基地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地方就是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最早是国家三线建设弄起来的,是当时特意建在内地的几个大飞机厂之一。在贵州这地方,说起011基地,只要是70后、80后都知道,很多人家里有亲戚就是在这里上班的。011基地是贵州最大军工厂,鼎盛那会有40多个厂子,近7万人吃饭。过去说011基地,就是能造飞机的地方,打小伙子当兵能进011是大事。

贵州011基地1965年就开始筹备,1970年差不多起来了,以后主做歼六、歼七这种军机,一年能造几十架飞机。那时候,很多贵州人都觉得自己家有个厂,跟北京那些大厂比,咱也不差。厂区生活圈子很大,还有学校、医院、商店,啥都有。工人们上下班骑凤凰自行车,一到饭点厂区广播就响起来,一锅饭带着梦想。

到了80年代,不一样了。改革开放了,国家重经济,军机订单变少,011基地没以前那么忙了。别的军工厂也都一样,人不找出路不行,不自救就完蛋。011厂领导和工人害怕厂子垮掉,各种出主意,但大家其实没啥经验。厂里还是想着做飞机,就琢磨能不能加点新东西。

“011基地的飞机就是贵州人引以为傲的事情,歼六、歼七弄得风风火火。”

可是光靠老本吃不下去,后来大家发现,国家缺高级教练机。那时候飞行员用的训练机跟国外都没法比,场面挺尴尬的。1987年,011的工程师搞出了歼教七型教练机,这东西就是给飞行员练真本事用的,国内很多部队开始买,而且还拿去巴黎航空展露脸。过了一阵子,这飞机还卖到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拉克这些地方,厂里那会人都特别骄傲,第一次觉得自家的飞机还能飞到国外。厂区开表彰会时大家睡觉都能笑醒。

“后来歼教七搞得正起劲,突然就不做了,011基地一下子又沉下去了。”

没人知道为啥突然就不做了,反正在厂区里,很多老职工都叹气说可惜。再看这个厂子,就像高考考了次好分数,但后面成绩总是摇摆不定。其实不光飞机,011基地90年代还盯上了家用轿车,市场刚起步那阵,大家真以为贵州要成为造汽车的地方。

厂里找到省里的支持,专门去搞微型轿车。云雀车生产出来,街上不一会儿就能看见跑的,贵阳的出租车队里基本全是云雀。那时候孩子们看见云雀,都知道是011基地造的。厂区的工人开上了新车,全家觉得脸上贴光。云雀车小巧轻便,在贵州这种山多路窄的地方确实管用。

但云雀也没撑几年。主要是车的样子老,技术也不跟得上,生产慢得很,每年最多搞个几百台,根本没法和外地来的奥拓比。过了几年,市场上云雀越来越少,奥拓越来越多,出租司机都换新车了。厂里的工人心里都明白,这回真的没戏了。

“011其实不是缺机会,是每次风口都下手了,但总差点火候。”

厂区里后来聊得最多的,就是为啥别人成功,011就是弄不起来。工人们说咱厂的领导就是看得到路子但没法把事做好,一换人啥想法都变,谁都想图快图省事,结果跑不快也站不稳。大家觉得要是有个真能弄事的人在上头,011不会这样,贵州也能多点出名的品牌。

其实很多厂最后都这样,换来换去,就是少个能拍板和担责任的主心骨。有的说领导光会讲大道理,真遇到难处的时候怎么转弯、咋带队,没有几个敢冒险。机会来了就差一步,没到点就没劲了。厂区老工人常说,咱贵州人就是老实,要大胆点就好了。

011基地这些年起起伏伏,关键时候总踏空。厂区不少人后来分流到别的企业,年轻的跑外地,剩下的职工早早退休了,厂区老楼挂满了蜘蛛网,烟囱也不冒烟了。厂里的学校、医院还有人记得,但再没有之前晚上食堂灯火通明、人人冲刺飞机与汽车的那种日子了。

老一辈人说,“一个厂子可以没钱但不能没精神”,其实也不光说011,多少贵州人、多少国企工人都经历了这些,时代换了好几轮,风风雨雨的都懂。不少人早早拿了养老金,也看到那些新出来的企业,知道社会变化就是快,跟不上步子就要换队。

年轻一点的人出去闯,有本事的也能混出个模样,但还有不少老人没啥别的选择,只能怀念011的热闹,回头再看看身边的厂房,觉得老厂虽然静了,那些年干出的事还是值得一说的。

大家现在再谈011,基本就是聊天时一句:“可惜啊,机会不少,就是没人去死抓住。”年轻时盼着厂子更好,现在只希望孩子们别走老路,什么事都得有人肯担责,敢试才有机会。

011基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贵州人勤快但保守,厂子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没落和尴尬。今天讲出来,就是别再犯一样的错。别看厂区现在门口冷冷清清,老职工那个劲头还在,工人们都记得,那时候敢想敢做,才有过咱们自己的飞机和汽车。

“机会总会有,但只有真的下得去手、愿意担的人,厂子和人才能走出去。”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