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生同治皇帝的过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2:11 1

摘要:咸丰皇帝盼子心切,多年来,天下大乱,他倦于政务,一上朝,不是太平之乱,就是外国人找事儿,搅得他心烦意乱。唯有回到后宫,他才感到稍有安慰,后宫佳丽个个温柔,人人娇媚,让他爱也爱不过来,疼也疼不过来。可是,除了那个娇小的丽妃生了个大公主,其他嫔妃皆没生育过,皇嗣不

清朝咸丰皇帝自从宠爱懿嫔(即兰儿,后来的慈禧),将其她嫔妃冷落了,就连皇后钮枯禄氏也很少再见到皇上。懿嫔兰儿也比其他妃子争气,很快怀上了龙种。

慈禧年轻复原图

咸丰皇帝盼子心切,多年来,天下大乱,他倦于政务,一上朝,不是太平之乱,就是外国人找事儿,搅得他心烦意乱。唯有回到后宫,他才感到稍有安慰,后宫佳丽个个温柔,人人娇媚,让他爱也爱不过来,疼也疼不过来。可是,除了那个娇小的丽妃生了个大公主,其他嫔妃皆没生育过,皇嗣不昌,皇位不稳。

叶赫老太太

如今,懿嫔有了身孕,咸丰皇帝焉能不高兴。他怕懿嫔怀着龙种,妊娠反应太大,影响孩子的发育,便恩准了懿嫔的请求,派小安子到芳嘉园请来了懿嫔的母亲叶赫老太太和妹妹叶赫那拉容儿。母女三个人共住储秀宫,好不幸福。这一天,懿嫔挺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艰难地坐在软榻上喝银耳汤,叶赫老太太喜滋滋地盯着她看。虽说是自己的亲娘,也有些不好意思,懿嫔羞涩地问:“额娘,你在看什么哪?”

老太太笑眯眯的回答道:“看你呀。”

懿嫔脸一红:“我有什么好看头呀。”

“额娘想看透你的肚皮,看一看,你怀的究竟是阿哥,还是格格。“额娘,小安子去庙里求过菩萨,菩萨开金口,说是个阿哥,白白胖胖的。”

其实懿嫔比额娘还着急。她知道皇上盼子心切,希望这一回能生个儿子,将来当上皇储。早在五个月前,还是刚刚有点儿反应的时候,她便偷偷地喊来了安德海,把这个喜讯告诉他。

“小安子,姐姐有喜讯了。”兰儿与安德海私下里以姐姐、弟弟互称。安德海凑近了一些,嬉皮笑脸地说:“姐姐,你一定是怀上龙种了。”

懿嫔抬起纤纤玉手,轻轻地点了一下他的额头,笑着说:

“猴羔孙子,你怎么知道的?”

安德海双手一拍,大笑了起来:“兰姐姐,你的什么事情能逃得过我小安子的眼睛。”

两个人又调笑了一会儿,安德海才一本正经地说:“姐姐喊我过来,一定有事儿,快说吧,免得一会儿来人就不便说了。”

懿嫔感激地望了安德海一眼,说:“小安子,你太疼惜姐姐了。”

“姐姐,只要你一句话,赴汤蹈火,我在所不惜。”

“小安子,用不着赴汤,也用不着曙火,只要你跑一趟。”

“到哪儿?”

“庙里,烧炷高香问菩萨。”

懿嫔的脸一红,安德海明白了:“小安子一定办好这件事,给送子娘娘磕响头,请菩萨保佑,保佑姐姐生阿哥。”小安子果然这么做了,他回来告诉懿嫔:“姐姐,可灵验了,我一烧完高香,菩萨就显灵了,说明春送大清皇宫的懿嫔一个阿哥,白白胖胖的。”听了女儿的这番话,叶赫老太太高兴极了。

有的时候,咸丰皇帝退了朝,也到储秀宫来坐一坐,尽管每天都有太监向他报告懿嫔的情况,可他还是觉得不放心。

“懿嫔怎么样啊?”

刚到养心殿,他便问起他最惦念的这件事,小太监连忙回答:“回万岁爷的话,奴才刚刚从储秀宫回来,杏儿姑娘告诉奴才,今日上午御医又为懿嫔把了脉,说一切正常。”

咸丰皇帝放心了。其实,他也知道储秀宫那边一定平平安安的,不会有什么事的,即使有了什么事情,他也会马上知道的。小太监见咸丰皇帝脸上露出了一丝安慰的微笑,又接着说:“万岁爷,杏儿姑娘还说——”

“还说什么?”

咸丰皇帝迫不及待地问,他真怕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小太监看到他这紧张的样子,觉得很可笑,说:“说懿主子怀的一定是个男胎。”“哦,她怎么这么肯定?”

小太监笑眯眯地说:“御医把过脉,说胎儿的心脏跳得很有力嘭、嘭、嘭,像是个男胎。”

“巧嘴儿奴才,不是阿哥,我才撕你的嘴呢。”

咸丰皇帝心中高兴,偶尔也和贴身奴才说句玩笑话,小太监也知道皇上是说着玩的,便又大胆了一些:“那真的生了阿哥呢?奖赏奴才吗?”

“赏、赏、赏,生了阿哥赏你个大元宝。”

“谢主隆恩!”

小太监学着大殿之上大臣们的样子,逗得咸丰皇帝直发笑。咸丰皇帝斜躺在龙榻上,想闭目养神,可是一闭眼,就浮现出懿嫔那张俊俏的脸,仿佛听见她在低声细语:“皇上,很累吗?”

咸丰皇帝猛地一起身,他决定亲自到储秀宫去看一看,有两天没见到懿嫔了,多多少少有点儿不放心。一到储秀宫,懿嫔的贴身官女杏儿便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皇上吉祥,奴婢给皇上请安了!”

“免礼!”他撩起懿嫔的衣裙,朝她那圆滚滚的腹部仔细看了看,他高兴地说:“嗯,好像又长大了许多,前几天朕来时,你还没这么丰膜,这会儿倒像个皮球,圆滚滚的,孩子一定很胖。朕记得丽妃临产时,也没这么显怀,她生的是个公主,你与她当时不同,一定能生阿哥。”懿嫔也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肚皮,笑盈盈地说:“皇上,万一兰儿生个公主,你喜欢吗?你会疼爱她吗?”

咸丰皇帝一个劲儿地摇头:“不会,不会,兰儿这一次一定会给联生个阿哥。”

“万一是公主呢?”

懿嫔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俗语说“隔皮不识货”,尽管小安子为她求过神、拜过佛、进过香,可她还是不放心。孩子就要出生了,她更担心。她生怕咸丰皇帝盼子心切,万一老天爷偏偏让她生公主,她会不会因此而失宠?所以,今天她要问个明白。

咸丰皇帝沉思了一下,笑着说:“生个公主,朕也疼她,骨肉连心嘛。”

懿嫔看得出来,咸丰皇帝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快,她的心猛然一缩,但马上又恢复了常态。

“皇上,兰儿天天都在祈求上苍,赐一麟儿于皇上,老天爷一定听见了。”

“兰儿,谢谢你。”

咸丰皇帝伸开双臂,把兰儿及腹中的胎儿一起揽在了怀中。“兰儿,朕听得清清楚楚,是位阿哥,他在喊‘皇阿玛’呢。”懿嫔幸福而又羞涩地笑了。这时,懿嫔的妹妹叶赫容儿从外面进来了,外面很冷,她的脸冻得红扑扑的,像个红苹果,很好看。“皇上吉祥!”

容儿向姐夫皇上请了安,咸丰皇帝看看容儿,又看看兰儿,半响也没说一句话,她们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妹妹是个姑娘家,她羞红了脸,低下了头,懿嫔看到咸丰皇帝傻乎乎的,用手指在他的面前晃了晃:“皇上,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儿吗?”

“不,不,很好,很好,可是——”懿嫔小嘴一贩:“可是什么?”

“可是,为什么一母所生,姐妹俩相差这么远。”

懿嫔笑了:

“一母生九子,个个不一样,这很奇怪吗?”

“嗯,虽说老六是静额娘所生,但与朕像极了,可你们是一母所生,却不一样。”

懿嫔接着问:“怎么不一样?”

容儿被说得很不好意思,她一扭身,转身跑掉了。若是按照皇官规矩,她的这种做法很不合礼仪,但是,这是在储秀宫,姐姐是这宫里的主人,而紫禁城里的真龙天子正是姐夫,小姨在姐夫面前,偶尔是可以耍要小性子的。咸丰皇帝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说:“姐姐娇媚艳丽,妹妹娇小、纯洁;姐姐热辣辣的,妹妹温柔柔的。可爱、可人也。”

咸丰皇帝本意是为了讨好心爱的人,而大加赞赏她们姐妹俩,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女人天生爱吃醋。

听到皇上的这两句话,懿嫔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不是滋味。“知夫莫如妻”,这个天子是风流天子,天生的爱美、好色,后宫佳丽十几人,个个赛天仙,可是好像他并不十分满足,他还想占尽天下所有可爱的女人。

懿嫔吃醋的同时,还有些害怕,她真的很怕咸丰皇帝胡思乱想,移情别恋,如果那样的话,她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和其他女人争风吃醋还可以,如果皇上真的爱上妹妹,她懿嫔究竟该如何处理才好呢。她越想越担心。

“皇上,你怎么了?”

咸丰皇帝望着容儿远去的身影,目光久久没有转向懿嫔,被她这一问,才回过神来:“你妹妹叫什么?”

懿嫔记得很清楚,母亲和妹妹刚进宫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见过皇上,他当时就问过妹妹叫什么。可是,今天他又问起,说明那时他没在意妹妹,可如今不同了,这更让懿嫔心中忐忑不安。“她叫容儿。”“对,还是个孩子。”

“对,对,容儿,朕想起来了。嗯,好像容儿今年十八九岁了吧?”懿嫔越听越怕,连连说容儿还是个孩子,一听这话,咸丰皇帝反驳她了:“怎么是个孩子呢,分明是个大姑娘了,你进官时还没这么懿嫔满腹的不高兴,可是,她又不敢表露出来,她没敢在皇上面前耍小性子。

“十八九岁的大姑娘,该出嫁了。”

懿嫔生怕他再说下去,万一咸丰皇帝爱上了容儿,话一出口,金口玉言可就收不回了,她的心中扑通、扑通地直跳,连忙开口道:“皇上不嫌弃的话,赐婚容儿,兰儿将感激不尽。”

什所谓赐婚就是由皇上给皇亲显贵指定婚姻。懿嫔说这句,就明确暗示了皇上:你可不能打容儿的主意。

其实,这就是懿嫔多心了,咸丰皇帝根本就没有垂爱容儿的意思。他再风流,还懂得伦理纲常,不会占小姨为嫔妃的。一听懿嫔的这句话,咸丰皇帝恍然大悟,原来兰儿吃醋了,他不禁笑了起来:“兰儿,朕是那种人吗?”

懿嫔心想,世上的猫儿都嘴馋,世上的男人都好色。

“兰儿,你心中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懿嫔一听,心里便高兴起来,至少这句话可以说明,皇上没有垂爱妹妹。

“皇上英明,兰儿不敢放肆。”

咸丰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等以后再说吧,让朕好好想一想,不过,你放心好了,朕一定为容儿选一门好亲事。”

懿嫔感激地点了点头,由衷地说:“皇上,你真好!"

“兰儿,你瞧,他动了一下。”

刚才,咸丰皇帝手一直按在懿嫔的腹部上,他感觉到了胎动,欣喜若狂地大叫了起来,懿嫔使了个眼色,他回头一看,叶赫老太太和杏儿正向这边走来,他连忙缩回了手。老太太向咸丰皇帝恭恭敬敬请了个安,反而弄得他不好意思起来,毕竟老太太是岳母,自己是女婿,天下恐怕只有这一家人是岳母向女婿磕头的。

“老太太快免礼平身!”

“谢皇上。”

“老太太快请坐,杏儿,上茶。”

你真有福气。”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虽然咸丰皇帝做不到“半个儿”,但他也懂得尊重“岳母大人”,这下子,乐得叶赫老太太合不拢嘴:“兰儿,话刚一出口,老太太就觉得失言了,如今女儿是嫔妃,按礼数应该称她为“娘娘”,可称呼习惯了,脱口而出“兰儿”,她真后悔,不禁低下了头。咸丰皇帝看出了她的后悔之情,连忙把话题岔开:“老太太,有你和容儿在这里陪伴兰儿,朕就放心了,没事儿的时候,你们母女几人常到御花园里走一走,陪着她散散心。”

老太太也是个聪明人,她十分感激皇上女婿为她解了围,不至于尴尬下去。她随着“台阶”走了下去:“皇上英明,她现在的确应多活动活动,将来生龙子要顺得多。”

老太太多会说话,专拣皇上喜欢听的说,说得咸丰皇帝和懿嫔都欢天喜地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与期盼,那便是生个龙子,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

根据内务府敬事房的记录来推算,懿嫔应该是三月初九生产,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盼望这一天快快到来。其中,等得最着急的便是咸丰皇帝和懿嫔,他们即将为人父母,未来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是胖还是瘦?他长得像谁?他的脾气又像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猜想、推测。

可是三月初九已经到了,储秀宫里的懿嫔似乎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她越来越能吃,饭量大得惊人。咸丰皇帝听皇后说,胎儿过月不好,他心急如焚,忙下令让太医会诊。太医们非常谨慎地为懿嫔把脉,从脉象上看,几位太医都认为懿嫔无恙,是记录有误,推算错了预产期。其实,敬事房的记录也不是那么十分精确,如果当时是皇上在养心殿召幸嫔妃,事后太监问一声“留不留”,那推算产期就很准确。可懿嫔怀上龙种是例外,当时,咸丰皇帝夜夜留宿懿嫔住处,谁又没有跟着看,他们两个人也没在意,谁能算得这么准。

太医认为,根据脉象上看,应该再过半个月,这一下,咸丰皇帝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可懿嫔却非常着急,是龙?是凤?这可是关系到她叶赫那拉兰儿一生幸福的大事情。

“孩子呀孩子,你还没出娘胎,便这么和额娘作对。”

懿嫔轻轻地抚摸着腹中的胎儿,自言自语。这时候,还有一个人也心神不定的,他便是储秀宫里的大太监——安德海。想当初,小安子为了懿嫔能受宠,可真费了不少劲儿,为了“兰姐姐”能生下龙种,他愁得几乎夜夜睡不着,顿顿饭不香。他那叫干着急,应了那句“皇上不急太监急”。

他一想到,懿嫔如果生个阿哥,将来这位阿哥有可能做皇上,他的“兰姐姐”顺理成章地当皇太后,他就暗自欢欣。一旦天遂人愿,他小安子苦心经营、巧意安排的美梦就会变成现实。他越想越玄,任思绪奔腾、遨翔,不由地闭上了眼睛,眼前模糊了起来,渐渐地发出了鼾声。

安德海后来说看得清清楚楚,一条大龙从太和殿的大柱上活了起来,那龙很美丽,五色斑斓,体态轻盈,在大柱上上腾下跳,十分眩目。安德海刚想说什么,只见那条龙猛然变了一副样子,它张牙舞爪起来,直扑向安德海,吓得安德海抱头就窜,可那龙紧追不放,死死地、牢牢地缠住了他,然后又猛张开血盆大口将他的头咬掉了。

“妈呀,救命!”

安德海大叫一声吓醒了,他出了一身的冷汗。是条龙!的的确确是条龙,那么说,“兰姐姐”怀的是位阿哥,可这阿哥偏偏和他小安子过不去,还想吞了他小安子。

第二天,安德海向懿嫔描述了他的所梦所感。

“姐姐,你不知道那条龙有多壮,缠缠绕绕的,把个太和殿的大龙柱全绞住了。”

“真的吗?”

懿嫔一听,心里高兴极了。安德海又添油加醋地加以渲染:“我小安子还敢欺骗姐姐你吗!一点儿也不错,当时呀,我都快吓死了,那条大龙直追赶我,好像想把我的头一口吃掉。”

“你逃掉了吗?”懿嫔好奇地问。

小安子摸着脑袋,说:“好像没逃掉。”

“哈哈哈……”懿嫔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小安子也跟着干笑了懿嫔只关心是不是条龙,才不关心这条龙是否真的要吃掉小安子的头呢。她待产之时,储秀宫里又多了几位“姥姥”(有生产经验的中年妇女,专职指导嫔妃如何生育)。每天,太医和‘姥姥’们都认真地为她把脉,到了三月二十四,脉象突然转变,人们认为是时候了。于是,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紧张的状态,各种接生工具陆续送到了储秀宫。这些物品不外乎是分娩时处理胎盘和脐带用的大大小小的木槽木碗、木铲、小木刀,还有许多新生儿用的“吗哪哈”(尿布)。此外,还有一个精美的小摇车,宫中接生时使用的“易产石”和挂在养心殿西暖阁的大愣蒸刀。这易产石和大愣蒸刀是北京紫禁城里最后一次用上它了,自从懿嫔生了载淳,这里再也没有出生过婴儿。

这几天,咸丰皇帝无心上朝,一切事务均由恭亲王奕近一人定夺,因为咸丰皇帝的心全系在储秀宫了。他不便于时时刻刻地看望懿嫔,便令安德海穿梭于养心殿和储秀宫之间传递消息,他一心祈盼这次懿嫔为他生个儿子,以至于神经都有点儿过度紧张了,小安子一跨进养心殿的大门,他就立刻欠欠身子,向外张望,希望看到小安子脸上的笑容。可是,小安子总是带着同一副表情。

这一天,小安子又到了养心殿,咸丰皇帝一看,小安子面带笑容了,他的心里一阵高兴:“小安子,那边的情况怎么样?”贵为天子的他竟也这么沉不住气,安德海还没进来,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小安子一脸的笑容:

“万岁爷吉祥!恭喜万岁爷,今儿个早上,懿主子突感不适,太医和‘姥姥’们正在把诊呢,皇上暂且耐心等待,奴才这便回去,有什么动静,奴才马上就来。”

“去,去,去,快去。”

咸丰皇帝忘记了天子的尊严,说起话来也如同常人一般,他不让小安子稍喘几口气,又赶着小安子回储秀官了。当小安子回到储秀宫的时候,懿嫔已与前一个时辰判若两人了,阵痛折磨着她,她已变得形容憔悴,面色苍白,这时“姥姥”大声宣布:“所有的男子一律在外侍候,宫女不得远离。”

一声令下,男人们全退到了宫门外,别说是太监,就是皇上来了,也不得人内。女人分娩,没男人的事儿,也不准男人接近。皇后带着丽妃等众嫔妃也赶到了储秀宫,皇后有些坐立不安,虽然不是她生孩子,可是她盼子的心情绝不亚于皇上和懿嫔。她祈求上苍赐给大清皇宫一麟儿,以了却皇上的一桩心愿。

皇后坐在懿嫔的身边,看见懿嫔双目紧闭,脸上露出一阵阵痛苦的抽搐,显得十分疼痛,心都被揪住了。她没生过孩子,但从身边产妇的表情来看,生孩子一定很痛苦。看来,做母亲要付出巨大的艰辛。皇后见到懿嫔叫喊连天,无力地偏着头的样子,她的心里默默祷告:“老天爷啊,保佑懿嫔快快生下龙种吧,别让她这么受罪了。”

“哎哟,疼死我了,哎哟,受不了了。”

懿嫔干裂的嘴唇发出微弱的哭喊声,皇后陪着她流泪:“兰妹妹,你别急,皇儿就快来了。”

皇后也不知道这个皇儿几时才能降生人世间。看来,凡人也罢,真龙天子也罢,在母亲的子宫里挣扎出来的时候,对母亲丝毫也不会怜惜的。从第一次宫缩到一阵紧似一阵的阵痛,整整两天两夜过去了。

这两天两夜,咸丰皇帝没睡安稳,皇后也没睡安稳,懿嫔更是迷迷糊糊地过来的。痛起来,她就叫喊哭闹几声,阵痛暂停,她就缩蜷着疲惫的身子,睡一会儿。刚一合眼,撕肝裂肺的疼痛又猛地把她刺醒,她又大叫起来…

养心殿里的咸丰皇帝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定,呆在寝宫里简直是活受罪,安德海约莫一个时辰来一次汇报,他说:“方岁爷吉祥!那边还是没生出来,奴才这便回去,一有情况,奴才即刻便报。”

咸丰皇帝手一摆,不耐烦地说:“快回去吧!”

咸丰皇帝在养心殿里实在呆不住了,他干脆到乾清宫去听朝。咸丰皇帝好几天都没临朝了,今日突然驾临,大殿里的大臣们还认为龙子已经降生了呢,大家都喜形于色。但是,嫔妃生孩子的事,这有讳宫禁。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把目光一齐投向了恭亲王奕诉,毕竟,奕诉是皇上的弟弟。

恭亲王也想知道皇嫂懿嫔究竟生的是龙还是凤。他上前一步,问道:“皇上圣安!臣这几日代皇上处理朝政,不知可否有失妥之处?皇上临朝,臣感万幸。”

咸丰皇帝此时最关心的是懿嫔生龙子,至于奕䜣处理朝政是否有不当之处,他并不是那么关心:“朕近日没能临朝,辛苦你了。”

“皇上,这几日你也瘦了许多。”

毕竟是骨肉至亲,奕近望着显得十分憔悴的咸丰皇帝,多少有些心疼,咸丰皇帝也感激地望了奕近一眼,说:“老六,朕实在太乏了,你还要替朕处理朝政,一旦懿嫔生了,朕便临朝。”

恭亲王一听,问道:“怎么,还没生?这么难?”

话刚出口,他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是在民间,嫂子生孩子,小叔子也不便多问什么,何况这儿是禁忌极多的皇宫呢。咸丰皇帝笑了笑,算是为奕诉解了围:“朕也为这事儿着急,怎么这么难,朕也不清楚。”

咸丰皇帝虽然人到了大殿,但心系在储秀宫,几个大臣上奏的折子,他也只是随便翻一翻而已,他们的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匆匆退了朝,回到寝宫养心殿,安德海依然是那句话,不用问,一看小安子那脸上的表情,咸丰皇帝就明白,懿嫔还没生,此时,咸丰皇帝真怕再看到小安子那摇头的动作,他干脆也到了储秀宫。

咸丰皇帝可以进储秀宫门,但也只是在正厅里坐一坐,不准进产房。安德海令两个小太监为皇上设了一个临时软榻,咸丰皇帝躺在上面,想闭目养养神,可是总静不下心来,又站了起来,走一会儿,坐一会儿。宫女、太监们见了都偷偷发笑:“万岁爷也有这么沉不住气的时候。”

心宫女小杏儿送上一杯人参汤,劝他喝下去,他刚呷了一小口又递了过来。大冷的天,咸丰皇帝的额上却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一声长啼从储秀宫中传出,这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划破了紫禁城的上空。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未时。这声啼哭是紫禁城里的最后一个婴儿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抗议。婴儿的哭声洪响、清脆,一个宫女乐颠颠地边跑边叫:“是个阿哥,是个阿哥。”。一听这话,26岁的咸丰皇帝顾不了龙体尊严,一蹦三跳地闯入了产房。皇后见他闯了进来,急忙阻拦,可是哪里拦得住,咸丰皇帝拨开皇后的双臂,硬往里挤。众人一见皇上驾临,连忙下跪,急得咸丰皇帝直叫:“干你们的活去,朕看一看就走。”

他硬闯来,是来看儿子。此时,他心里装的全是这个刚刚落地的小龙子。“姥姥”已经把新生儿的脐带剪断包扎好,又将胎脂抹了抹,用柔软的小棉被包好了孩子,咸丰皇帝凑近婴儿,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婴儿看。“姥姥”把婴儿递给咸丰皇帝,他小心翼翼地接住襁褓,紧紧地抱在怀里,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心里想道:“自从乱世登基以来,很少这么高兴过了,不是夷患,就是长毛作乱,整日处理不完的朝政,看不完的奏折。今天的感觉与平常截然不同,皇子抱在怀里,心里踏实多“姥姥”生怕婴儿受惊,又从皇上的怀里抱回了孩子。这时,咸丰皇帝才想起为他生这个皇子的女人来,他朝软榻处望了望,只见懿嫔面色蜡黄,显得疲惫不堪,但她还是努力笑了笑,咸丰皇帝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说了一句:“是位阿哥,我有传人了。”

懿嫔说:“皇上高兴吗?”

咸丰皇帝使劲地点了点头,说:“兰儿,你休息吧。”

咸丰皇帝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储秀宫,他也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咸丰皇帝盼望已久的皇子终于降生了,他喜出望外,第二天便降旨:晋封懿嫔为懿妃,储秀宫的太监、宫女们该提职的提职、升官的升官。咸丰皇帝又为皇子精心挑选了几个太监做“谙达”,让他们小心伺候新生儿,就连接生婆都受到重赏。一时间,紫禁城里喜气洋洋各宫门前都挂上了大红灯笼,如同过年过节一样热闹。

咸丰皇帝回到养心殿,美美地睡上了一大觉,这些日子以来他焦虑不堪,如今,心里就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总可以舒一口气了。民间尚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更何况他是一国之君呢。咸丰皇帝登基七年,也已经26岁了,后宫佳丽十几人,除了丽妃生个大公主,其他妃子皆没生育过,他能不焦急吗?为社稷、为祖宗,他都应该生皇子。今天,美梦变成了现实,咸丰皇帝当然高兴,晚膳时,他胃口大开,竟吃下了半只鸡、一条八两重的黄花鱼、一碗莲子羹。侍膳的太监见了,都有点儿吃惊。皇宫有个规矩,叫“侍膳不开口”,无论皇上、皇后、皇太后吃什么和吃多少,他们只能小心伺候,不得开口说话。可这一回,太监有些憋不住了,他生怕皇上吃多了闹肚子,便低声说:“万岁爷,明个儿还有更好吃的呢。”成丰皇帝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根炸鸡腿,经太监这么一说,他哪了口,抬头一看那太监,觉得很可笑,太监正望着他,显得有些恐慌,生怕天子不高兴似的。咸丰皇帝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说:“来,把这剩下的肉吃了。”

那太监不知如何是好,依然站在皇上的面前一动也不动,另一个同膳太监连忙上前一步,接过咸丰皇帝吃剩的鸡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咸丰皇帝看着他的吃相,禁不住自己也笑了起来。用了晚膳,咸丰皇帝躺在龙榻上,自言自语道:“小阿哥,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按辈份,他应该叫‘载×’,可是第二字是什么呢?”

想来想去,他也没想出个好名字。第二天是小皇子的“洗三”之日,他准备亲自到储秀宫,为他的宝贝儿子举行“洗三”庆典。所谓“洗三”,是宫中的育儿习俗,即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要给新生儿洗浴。钦天监官员选定南面是迎春神的方位,于上午十一点半开始给小皇子洗浴,到中午十二点半左右才能完成“洗三”的仪式。

这是小皇子出生后的第一次庆典活动,当然要隆重一些,它几乎牵动了皇室的全体成员。他们从昨天开始就反复考虑应该送小皇子什么礼物,好亲自送到储秀宫。虽然小皇子连眼也不肯睁开,他更不懂得接纳礼物,他的父皇还是为他准备了一些礼物,有红雕漆盒一件,内装金洋钱四个、金包一份、银包一份、莲子一包、苹果六个、鹤鹑六个。什么意思呢?按满清习俗来讲,金、银代表着财富,父皇希望小皇子未来像他的阿玛一样,拥有天下的财富;“莲子”即怜子,即爱怜之意;苹果、鹌鹑是取汉语的谐音,即平平安安。

皇后送金银八宝六个,金银玉如意四个,金银钱四个,此外还有吗哪哈若干,虽然皇后不是小皇子的生母,但从所送的礼物上也能体现出母爱。咸丰皇帝见皇后如此大度、宽厚,龙颜大悦,当着众人的面,拉着皇后的手,说:“走,咱们看看儿子去。”

皇上、皇后送了礼物,其他嫔妃也不甘落后,丽妃、婉贵人、贵人、容贵人、鑫常在等人也都纷纷“添盒”。小皇子的皇叔、皇姑们也为小皇侄准备了精美的礼物,储秀宫里热闹非凡。咸丰皇帝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吩咐宫女:“小心一些,小阿哥太小,沐浴时,水要说得人们都笑了,即使皇上不交待,宫女也不敢有半点儿马虎,否则,她们的脑袋还想要吗!两个宫女,一前一后,走起路来格外小心,因为其中一个怀里抱着小皇子,另一个扶着她。她们走得很慢怕惊动了小皇子,一直低着头走到大木盆边。她们又小心翼翼地解开襁褓,把小皇子轻轻地放进水里,由于小皇子受到了刺激,“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咸丰皇帝沉不住气了,大声说:“怎么了?是不是烫着了,或者太冷了?小心点啊,不然,要掌嘴!”

恭亲王奕诉说:“皇上,她们就是长了两个脑袋,也不敢有丝毫马虎,你这是爱子心切,小孩子哭一两声是正常的。”

咸丰皇帝也笑了,他也觉得自己把这个皇儿看得太重了,咸丰皇帝默默祈祷,求上苍保佑这个儿子,让他一生平平安安,尽享人间荣华富贵。

四月二日,小皇子又经历了“升摇车”仪式。升摇车是东北人养育儿女的特殊方式,即把悠车悬在梁上,把孩子放在车里来回悠动小儿在车里面悠然自得,不哭也不闹。钦天监博士们选定四月初二卯时(早上六点)为小皇子升摇车万全大吉之日。

预定的时间到了,众人都围拢在储秀宫后殿东次间,太监安德海和张文亮把小摇车挂了起来,这时,太阳恰好从东方冉冉升起,寓意小皇子如日初升。然后又把大红的“福”字倒贴在小摇车上,众人齐呼:“福到了!福到了!”

营造司首领太监领咏喜歌,安德海在前面引路,张文亮在另外两个小太监的护送下把小皇子由东进间南床抱到东次间,轻轻地放在摇车里。咸丰皇帝上前几步,用慈祥的目光凝视着摇车里的婴儿,婴儿仿佛知道父皇注视着他,也睁开了双眼,咸丰皇帝发现皇子的眼神特别像自己,他忍不住,俯下身子,轻轻地亲了一下儿子,小皇子突然嘴角一动,笑了。咸丰皇帝兴奋地大喊:“他笑了!他笑了!”皇后款款地走过来,笑盈盈地说:“多么可爱的皇子,他笑得多甜,这是笑婆婆引的。”

众皇亲国戚也跟着赞美了几句,咸丰皇帝听了,心里乐滋滥的。“升摇车”活动不仅程序繁琐,而且参加的人也很多,除了皇上、皇后外,还有丽妃、婉贵人、容贵人、鑫常在等嫔妃,有恭亲王奕诉、醇亲王奕韻,此外还有奕踪、奕論等人,自然也少不了一番送礼物,储秀官东暖阁里堆积着数不清的金银元宝、玉如意、绫罗绸缎,可谓金山银海。

刚刚生产过的懿嫔,身体尚未恢复,但她也硬撑着下了床。这时,最高兴的除了咸丰皇帝,恐怕就是她了。生了皇子,她身价倍增,第二天便由“嫔”升为“妃”,而且,她还得到了皇上的赏赐,有银五百两、玉如意四付、香荷包两只、绸缎七十匹。内务府又拨来两个太监、四个宫女、两个妈妈,而且每天为懿妃加三餐,这样一来,懿妃每天要吃三大餐、三小餐、水果两次。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