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已成为高血压的主力军,4个习惯不纠正,再多降压药也没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1:46 2

摘要:张强今年32岁,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为了省时间,他经常点外卖,最爱的莫过于重口味汉堡和奶茶。一直以来,他觉得“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没啥事”,直到某天例行体检,血压结果让他愣住了,146/94mmHg,医生严肃地告诉他:

张强今年32岁,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为了省时间,他经常点外卖,最爱的莫过于重口味汉堡和奶茶。一直以来,他觉得“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没啥事”,直到某天例行体检,血压结果让他愣住了,146/94mmHg,医生严肃地告诉他:“现在患高血压的,不少都是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张强一脸茫然,“怎么可能?我这么年轻,吃降压药不行吗?”医生摇摇头:“要是4个习惯不改,再多药也白搭。”这个故事,不知戳中了多少现代年轻人的心,你身边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小伙伴?或许你一直以为高血压离你很远,但现实,远比想象更令人警醒。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数据显示,近10年35岁以下青年患高血压比例上升了近2倍,这意味着,每4个高血压患者中,就有1个不到40岁。是什么让“血压高”不断年轻化?为什么有些年轻人服药依然血压难控?难道真的无计可施了吗?别急,这4个坏习惯,恐怕才是“幕后元凶”。

事实上,高血压“年轻化”已被医学权威反复关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陈焕春教授公开指出:生活方式失控是推动青壮年高血压发病的最大引擎。跟老年人相比,许多年纪在30-40岁的职场人“自觉很健康”,但在多项指标上都已亮红灯。

熬夜失眠,昼夜紊乱:

睡眠不足会让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诱发血压飙升20%,夜间休息不到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风险比正常人高出近28%。

高盐高油饮食、不爱运动:

世卫组织研究显示,长期高钠饮食,血压升高风险暴涨,复旦大学流行病学团队对3000余名白领抽样调查发现,爱点外卖的一族高血压发生率比家庭自行烹饪者高出15%以上。

情绪压力大、久坐不动:

长时间精神紧张、连续伏案不动让血管变“硬”,银川市中心医院慢病中心发现,工作超40小时/周者与轻体力活者相比,自发高血压概率高出1倍以上。

吸烟酗酒,药不离身:

香烟和酒精本身就损伤血管内皮,“90后”烟酒频繁者提前进入高血压高发区,且对药物反应明显下降,控压效果差,这些生活陋习叠加,催化了高血压的“提速”,单靠药物远远不够。

很多年轻患者对降压药抱有盲目信心,以为“吃药就能降下来”。但现实却让人尴尬,控制初期尚有改善,时间一久,血压反弹,剂量增加却效果见底。

长期熬夜,昼夜颠倒

持续睡得晚,夜间血管无法得到放松和修复,久而久之,高血压难以降到理想范围,器官损害逐步加重。一项公布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发现,每增加1小时睡眠不足,收缩压平均高出2.6mmHg

高盐高热量饮食

外卖重口味、腌制零食、饮料横行,长期高钠摄入直接影响药物作用。《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日均钠摄入量超推荐量1倍。食盐摄入超标,会让降压药效果打折甚至无效。

久坐、运动缺乏

身体缺乏有效活动,心肺耐力变差,降压药作用时间缩短、起效减弱。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调数据显示,久坐族服药后血压达标率低于37%,明显偏低于经常运动人群。

情绪紧张或频繁使用兴奋剂

压力山大时,肾上腺素飙升让血压飙升,各种“提神饮料”更加剧血管压力。《中国高血压临床指南2020》提到,焦虑、抑郁、频繁刺激性饮品摄入,让降压药难以控制血压波动

所以,如果这些生活习惯得不到改善,即使服用再多降压药,也难收理想之效

想要让降压药“物尽其用”,还得靠日常点滴坚持。医生和研究一致指出:

保证充足、优质睡眠

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睡眠,养成规律作息。临床研究显示,调整作息后,收缩压可下降5-10mmHg,药效明显提升。

饮食控盐控油多蔬果

减少外卖、腌制品摄入,每日盐摄入控制在。多选择新鲜果蔬、全谷类,高钾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调控血压。《中国居民摄入指南》强调每顿加蔬菜就能实现“隐形降压”。

运动从“可坚持”为第一位

并非要拼命健身,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即可,如快步走、骑车。研究显示,规律锻炼能使降压药有效率提高到72%

情绪调节,远离烟酒

学会缓压、冥想,适度社交,戒烟限酒。数据显示,不吸烟者服药后血压达标率提升19%。出现情绪困扰及时求助。

其实,高血压并不可怕,怕的是“任性”不改坏习惯。药物当然重要,但只有与健康生活方式“双管齐下”,才有希望让血压平稳、远离并发症。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也许你还年轻,但有些危险已经在悄悄积聚,是时候对自己负责了。

从今天起,不妨从早睡、少盐、动一动、排压力这些小事做起,让自己保持良好的血压状态。记住任何用药和生活调整都需结合专业医生建议,切忌自行停药调药。具体健康情况因人而异,有症状或疑惑请务必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坚持科学修正习惯,大多数年轻高血压患者都能见到理想改善,但切勿“躺平”心态等奇迹。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高血压临床指南2020》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4.《慢性病防控中国报告(2021年版)》
5.陈焕春.青年高血压状况与对策. 北京协和医院学报,2022
6.“中国城市青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
7.WHO.“Hypertension and young adults”Policy Brief,2022
8.《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
9.《互联网工作模式与血压变化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22

来源:中医谢医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