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继细胞治疗(ACT)是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清除肿瘤的疗法,如当前研究热门的 CAR-T,虽在血液瘤中成效显著,但对实体瘤疗效有限。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过继疗法在实体瘤免疫中表现突出,已在黑色素瘤、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多种癌症中实现客
过继细胞治疗(ACT)是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清除肿瘤的疗法,如当前研究热门的 CAR-T,虽在血液瘤中成效显著,但对实体瘤疗效有限。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过继疗法在实体瘤免疫中表现突出,已在黑色素瘤、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多种癌症中实现客观肿瘤消退。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存在于肿瘤组织中,是靶向肿瘤特异性突变抗原的 T 细胞,具有 TCR 克隆性多样(利于处理异质性肿瘤)、以效应记忆 T 细胞为主(肿瘤归巢能力强)、靶向毒性低等优势。但其瓶颈在于 T 细胞激活不足、持久性差,且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会下调新抗原呈递。
溶瘤病毒(OVs)可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裂解肿瘤,诱导炎症性肿瘤微环境,还可经基因改造携带免疫刺激因子。将其与 TIL 疗法联合,有望发挥协同治疗效果。
在期刊《Molecular Therapy》发表题为《An armed oncolytic virus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herapy by converting tumors to 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in situ》的合作论文。研究中,设计了表达三聚化 OX40L(肿瘤坏死因子配体)和 IL12(白介素 12)的单纯疱疹溶瘤病毒 HSV-1(即 OV-OX40L/IL12),该病毒可使肿瘤细胞在原位转变为人工抗原呈递细胞(aAPC);aAPC 能释放 T 细胞激活信号,有效增强 TIL 过继疗法对各类实体瘤的治疗成效。
《武装溶瘤病毒通过在原位将肿瘤转化为人工抗原递呈细胞,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的疗效》
OV-OX40L/IL12 将肿瘤细胞转化为人工抗原呈递细胞(aAPC)后,会通过传递三个关键信号实现 T 细胞的充分激活:
借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向 T 细胞表面的受体(TCR)呈递来自肿瘤细胞新抗原的肽表位;促进 OX40L 与 T 细胞上的对应受体结合,传递共刺激信号;分泌细胞因子 IL12,为 T 细胞的存活、活化及增殖提供支持。该研究团队的方法成功打破现有 TIL 过继疗法的局限 —— 借助联合表达 OX40L 和 IL12 的 OV,能高效将肿瘤细胞在原位转化为 aAPC,增强实体瘤对 TIL 疗法的响应。同时,这一成果也引发了关于溶瘤病毒与其他免疫细胞过继疗法联合应用于实体瘤治疗的进一步思考。
用Luminex技术,检测小鼠血清样本中细胞因子:
来源:乐备实Lab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