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2日,由龙昌动保主办的“精准营养 代谢赋能 | 2025龙昌动保水产饲料讨论会”在佛山顺德成功举行。
2025年9月12日,由龙昌动保主办的“精准营养 代谢赋能 | 2025龙昌动保水产饲料讨论会”在佛山顺德成功举行。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深度研讨 + 线上同步直播” 模式,联合行业权威媒体农财宝典大国渔业打造云端交流平台,线上累计1.3w人次观看。
汇聚华南农业大学李远友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刘立维教授、广东汇海农牧科技集团研发中心副总监邱仁杰博士、龙昌动保科技总监曹爱智博士等权威专家,聚焦海水鱼脂质营养、饲料鳜高效养殖、企业发展战略及胆汁酸应用等核心议题,为行业转型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前沿思路。
华南农业大学 李远友 教授《海水鱼的脂肪营养需求特点及高效应用策略》
李远友教授指出海水鱼类对脂肪的量和质要求高,脂肪营养非常重要!
一、海水鱼的脂肪营养需求特点
海水鱼对脂肪的量和质要求高,这与鱼类的生理生态特点及脂肪的重要功能密切相关!
鱼类是变温动物,需要更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去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以适应在不同水温、不同盐度环境下的正常生活。
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弱,生活环境复杂,需要脂肪作为主要供能者。
冷水性鱼类饲料脂肪含量高达20%左右,暖水性鱼类7-8%就可以满足需要。
二、海水鱼高效环保配合饲料研发中的脂肪营养应用策略
(一)重视脂肪源的选择:脂肪酸组成、来源、价格、质量
脂肪营养的实质是脂肪酸营养。
鱼类营养中的重要脂肪酸:必需脂肪酸(EFA)、其他脂肪酸。
不同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不同。
不同鱼类的HUFA合成能力不同→必需脂肪酸需求不同→饲料脂肪源不同。
不同脂肪源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大,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效果。
研发鱼类高效配合饲料,需重视脂肪源的选择。
(二)注重脂肪酸精准营养在饲料提质增效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鱼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效率
胆汁酸(重要乳化剂之一):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提高酶作用效率,加速脂类消化过程;调节胆固醇代谢。
研究表明胆汁酸可促进卵形鲳鲹的生长,降低肝体比和脏体比。胆汁酸可促进黄鳍鲷的生长,降低肝体比和脏体比(高脂饲料中效果更明显)。
2、重视脂肪酸精准营养在饲料提质增效中的作用
研究鱼类的脂肪酸精准营养,从弄清其EFA需求特性(种类、数量、比例)入手。
研究表明,基于脂肪酸精准营养需求的复合油可有效实现饲料的提质增效:促进养殖鱼的生长,提高鱼体健康和品质;提高鱼油的科学利用水平,降低饲料的鱼粉用量和氮磷排放,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李远友教授分享了5个实例:
1. 基于金鲳EFA需求特性的复合油展现出优良的养殖效果
2. 基于金鲳EFA需求特性的复合油可提高其在饲料中的应用水平
3. 基于金鲳EFA需求特性的复合油可有效降低饲料的鱼粉水平
4. 脂肪酸精准营养在加州鲈饲料提质增效中的应用
5. 不同脂肪源对杂交鳢生长性能的影响
脂肪的功能多样,提高饲料的脂肪营养水平有助于提高养殖鱼类的健康、品质,减少环境污染,是提高养殖效益、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因此,重视鱼类的脂肪酸精准营养是实现饲料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华中农业大学 刘立维 教授《鳜鱼饲料营养需求及鱼粉替代蛋白源应用》
鳜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优鱼类。然而,传统活饵养殖模式存在成本高、病害风险大、难以稳定供应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自1988年国际学者尝试突破鳜鱼饲料技术未果后,华中农大团队数十年攻关,终于取得关键进展,成功攻克鳜鱼拒食人工饲料这一世界性难题,成功选育出易驯食人工饲料的鳜鱼新品种“华康1号”,驯食成功率超过90%,饲料系数低至1.2–1.5,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推动鳜鱼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此外,其团队系统研究了鳜鱼的营养需求,明确多种营养素的最适添加量,专著《鳜营养需求与饲料配置》初稿完成并进入出版环节,将为鳜鱼饲料配制与健康养殖提供系统指导。
鳜鱼营养代谢特点
鳜蛋白质利用效率高,鳜鱼排氨对非鱼粉蛋白更敏感。
摄食发酵豆粕替代鱼粉饲料,会提升鳜和草鱼体外氨排泄量,鳜鱼排泄低。
常规菜粕替代30%鱼粉后,摄食量下降,蛋白质利用效率降低,鳜的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上升。
植酸、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单独添加,会降低摄食和鱼体蛋白质保留。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鳜鱼摄食量增加,脱氨和糖异生显著提高。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负面影响通过发酵得到一定程度消除,但发酵豆粕依然存在氨基酸不平衡问题,需要有效解决。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后,添加晶体氨基酸和包膜氨基酸,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氨基酸平衡后一定程度地降低排氨的效果,但依然排氨高于鱼粉组。
最后刘立维教授讲解了氨基酸平衡度影响鳜排氨的机理和降低鳜排氨调控方法,从能量物质合理配比以及节约蛋氨酸和促进脂代谢进而减少氨基酸消耗用于供能。
华中农大的技术成果不仅破解了饲料鳜鱼产业卡脖子的难题,更推动鳜鱼养殖从资源消耗向绿色高效转型,为我国乃至全球饲料鳜鱼养殖提供了可借鉴的“华中方案”。
龙昌动保科技总监 曹爱智 博士《胆汁酸国标解读与甄别》
2025年6月30日强制性国家标准《饲料添加剂 第13部分:其他 胆汁酸》(GB 7300.1301-2025)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饲用胆汁酸产品将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新阶段。
早在2014年龙昌动保就取得了饲用胆汁酸新产品证书,此后十年间将胆汁酸的应用拓展到7个物种中,目前龙昌胆汁酸远销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凭借在饲添胆汁酸领域的精耕细作,龙昌动保特参与了国标胆汁酸的起草工作。
新国标明确规定了胆汁酸的外观、含量、工艺要求等关键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国标强调胆汁酸应以猪胆膏为原料,经皂化、纯化、干燥等工艺提取而成,该工艺可有效去除黏蛋白、色素、重金属、病原体、药残等杂质,确保产品无动物源性蛋白及遗传物质残留,保障生物安全。
市场上存在多种“非标”胆汁酸产品,如猪胆膏粉碎物、精提下脚料、酶解工艺产品等,这些“产品”未经充分纯化,可能含有大量有机溶剂、重金属、药残等有害物质,导致存在生物安全风险。
在核心技术与品质把控上,龙昌动保工艺上采用超高温超高压皂化技术替代传统常压皂化,既能彻底杀灭病原体,又能进一步促进胆汁酸的反应。龙昌胆汁酸通过第三方检测,未检出动物源性成分,符合国内外多项安全标准。
曹爱智博士表示,龙昌动保将继续依托技术优势,推动胆汁酸在更多物种中的精细化应用,为全球饲料安全与动物健康贡献力量。新国标的实施也将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提升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汇海农牧科技集团研发中心副总监 邱仁杰 博士《水产饲料及养殖业发展的思考》
水产饲料行业经历了从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到成熟创新期的演变,尽管2024年全国水产饲料出现3.5%的下滑,但行业仍处于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正朝着智能化、环保化、功能化方向迈进,细分品类、新兴品类也在快速发展。
邱仁杰博士首先分享了水产饲料介养殖发展概况:
1、水产料企业呈现三超多强,中小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
2、水产饲料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前3大水产料企占比呈现向上趋势;超过10万吨的水产料企也在增加;
3、头部企业全方位发展,通过产品、技术、服务、资金、品牌等稳固行业地位;各个重点水产强企,做到全覆盖,又有重点,在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发挥自身优势保持行业竞争地位。各个小企业通过精准定位和区域优势,在细分市场中展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整合趋势的显现,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尽管挑战重重,邱仁杰博士仍然对中国水产饲料与养殖行业充满信心。
面对行业销量增长难、效益提升难、人员招聘难,以及价格、品种、模式及终端用户不断变化的情况,邱仁杰博士分享了发展思路:
1.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精准营养配方、生物技术应用与智能加工技术;
2. 优化内部管理系统,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执行力强、素质高的队伍;
3. 推进产品多元与差异化,开发功能性饲料;
4. 整合与延伸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
5. 为养殖终端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6. 加快海外布局,抓住国际市场红利;
……
最后,邱仁杰博士简要介绍了汇海集团,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集团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汇海集团已形成以家禽、水产、猪、反刍、宠物饲料及动保为核心的六大业务板块,拥有十个现代化饲料生产基地,依托“为用户提供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的经营哲学,致力于成为高性价比饲料领导者。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行业带来了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还为水产行业提供了健康、增效、绿色的可落地方案。
龙昌动保也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水产营养与代谢领域的科研转化与产业融合,携手行业伙伴共同迈向更高效、健康、绿色的未来。
来源:龙昌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