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中超联赛第24轮鲁沪大战中马纳法的争议手球,足协裁委会终于给出了最终的认定。9月24号的晚上足协公布本赛季第27期的裁判评议结果报告,在参考了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意见后,评议组支持裁判员做出不是手球判罚的规定以及VAR不介入的决定。
针对中超联赛第24轮鲁沪大战中马纳法的争议手球,足协裁委会终于给出了最终的认定。9月24号的晚上足协公布本赛季第27期的裁判评议结果报告,在参考了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意见后,评议组支持裁判员做出不是手球判罚的规定以及VAR不介入的决定。
对于这样的结果,可能大部分球迷都是预料到的。最终支持不判点球的决定是视频无法证实球与队员身体的接触点是否处于规定的手臂范围,也就是视频看不清楚球打到哪个位置了。既然视频不能清晰的证明,那就一切疑罪从无。是足协给了国际足联裁判专家不清晰的视频?还是询问国际足联裁判专家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只有球协内部自己清楚。
同时针对VAR的介入情况,足协同样给出了解释:比赛画面显示主裁判做出了手指指向耳机的动作,表示主裁判正与VAR裁判进行沟通。该沟通属于查看潜在的介入事件时的正常操作程序,并不代表VAR对主裁判初始决定进行了介入。只有VAR视频裁判找到清晰证据证明主裁判的决定错误时,VAR将建议裁判员对该争议判罚进行回看。此时才意味着VAR进行了介入,而介入的标志就是主裁判比划电视手势。
足协裁委会又给球迷涨知识了:在比赛中显示VAR查看点球事件,主裁判与VAR视频裁判进行沟通,这种情况竟然不是视频介入。这就叫专业,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这种对于VAR介入的解释,感觉对此前预制菜风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份预制菜放在一起加热就不属于预制菜,VAR查看争议判罚与主裁判进行长时间的沟通,只要不比划电视的手势,就不属于VAR介入。
对于VAR是否进行了介入,泰山队的跟队记者牛志明此前曾经发表评论:从电视的转播画面来看,主裁判与视频裁判沟通了超过一分钟,两人到底在沟通什么,是一个悬念。从普遍理解看,此时就是视频裁判的介入。但是足协却表示VAR并没有介入,这样的操作让人看不懂。足协裁判评议组的权威性,受到了球迷的质疑。
视频裁判真的没有介入吗?马纳法的手球不是点球吗?足协裁委会的公平、公正性在哪里?
来源:侃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