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露天展映 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嘉年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0:51 1

摘要:这几天每晚8时,嘉峪关市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大唐美食街、酒钢体育馆等城市地标以及各社区空地上,准时亮起的光束与熟悉的电影配乐,成为秋夜嘉峪关的一道亮丽风景。《万里归途》《爱我长城》《我和我的祖国》等各类题材影片轮番上演,为这座城市注入无限生机。

露天展映 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嘉年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嘉峪关这座城市并未沉寂,各处广场、公园和社区空地上,一方方银幕渐次亮起,汇聚着市民们期待的目光。

这几天每晚8时,嘉峪关市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大唐美食街、酒钢体育馆等城市地标以及各社区空地上,准时亮起的光束与熟悉的电影配乐,成为秋夜嘉峪关的一道亮丽风景。《万里归途》《爱我长城》《我和我的祖国》等各类题材影片轮番上演,为这座城市注入无限生机。

作为第十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期间最具烟火气的环节,为期一周的“露天+公益”展映单元将优秀影视作品送到城市各个角落,让文化惠民的暖流浸润群众的心田。

电影周,不仅要办成一场专业影人的盛会,更要办成一次全民共享的文化嘉年华。本届组织方突破传统影院边界,精心策划“影院+露天+公益”多维展映模式,让众多优秀影片走出影院,深入嘉峪关市公园、广场、景区、社区乃至乡镇,确保基层群众能够便捷免费地欣赏影视佳作,实现文化成果的共建共享。

22日晚8时的雄关广场上,荧幕亮起,饭后散步的市民们纷纷驻足。甘肃农村电影数字有限公司放映员刘国虎正熟练地架设设备。

这位常年奔波于学校、社区、农村的放映员,经过一番熟练操作,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开演。“十届电影展办下来,喜欢看电影的人明显多了。以前需要吆喝,现在幕布还没挂好,人们就围了过来。”刘国虎一边操作数字放映设备一边感慨。十多年间,他不仅见证了从胶片到数字的技术革新,更切身感受到电影文化在这座城市扎根生长。

同一时刻的英雄广场上,68岁的李秀英老人全神贯注地看着《危机航线》。晚风中摇曳的幕布光影,勾起了她的童年记忆。“小时候听说哪个村放电影,太阳还没下山就扛着板凳跑几里地去看。现在政府把电影送到家门口,画面清晰音质好,我们退休老人的生活更有滋味了。”

不远处,35岁的市民赵辉带着妻儿,共享这难得的“家庭影院”时光。“露天电影氛围轻松自在,对工薪家庭来说经济实惠,出门就能看,特别方便。”在他看来,这种公益放映既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也为家庭互动提供了新场景。

“时代变了,人民群众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期望和需求也变得更高。”一位在现场忙碌的放映员说,要让更多人在忙碌的生活里共享优秀文化,不仅需要精选更好的片源,营造更好的环境,还要提供更好的服务,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近年来,嘉峪关市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作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优质电影资源直达基层。通过将放映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让公益电影超越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传播知识、促进和谐的文化纽带。

文化惠民,群众叫好才是好口碑。一方银幕,片刻光影,一群观众,共同编织出一座城市的温暖记忆。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