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谱华章”,当这十四个字映入眼帘时,你可能会觉得它宏大而遥远。但作为一名在新疆生活、观察、记录的普通人,我想告诉你,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就藏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流淌在清澈的塔里木河中,更刻在每一个新疆人脸上洋溢的笑容里。
“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谱华章”,当这十四个字映入眼帘时,你可能会觉得它宏大而遥远。但作为一名在新疆生活、观察、记录的普通人,我想告诉你,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就藏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流淌在清澈的塔里木河中,更刻在每一个新疆人脸上洋溢的笑容里。
七十年,对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但对于新疆这片热土,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蝶变。我们不妨把时钟往回拨一拨,听听父辈们口中的“过去”。那时候,“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是许多偏远牧区的真实写照。从南疆的喀什到北疆的乌鲁木齐,可能要颠簸一个星期。而现在呢?飞机、高铁、高速公路织成了一张立体交通网,实现了“朝发夕至”,甚至“一日千里”。这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时空观念的重塑,是天山南北心与心的距离被无限拉近。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变化。曾经,戈壁荒滩是“死亡之海”的代名词;如今,一望无际的棉田、瓜果飘香的果园、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让“沙海”变成了“财海”。我的一位维吾尔族朋友,他家世代种葡萄,过去只能等着商贩上门,价格任人宰割。现在,他学会了用手机直播,把吐鲁番的葡萄干卖到了全国各地,年收入翻了十几倍。他常对我说:“以前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现在一根网线,就把我们的宝贝送出了新疆,送向了世界!”这,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是“华章”中最动人的音符。
当然,新疆的“华章”不仅仅写在经济的账本上,更写在文化的交融与社会的和谐里。在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你能听到维吾尔族的热情叫卖,看到哈萨克族的精美刺绣,尝到汉族的特色小吃,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着优质的教育,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种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替代的,是七十年砥砺奋进最坚实的底色。
七十年风雨兼程,我们告别了贫穷与落后,迎来了繁荣与昌盛。但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不禁要深思:下一个七十年,我们该如何续写这篇“华章”?
我想,答案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作为新时代的新疆人,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浇灌这片土地;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让和谐之花常开长盛;我们更要敞开怀抱,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
天山作证,瀚海为凭。七十年的辉煌已成过往,未来的画卷正待我们挥毫。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这“华章”中的一个音符、一个节拍,共同奏响新疆更加雄浑壮丽的时代交响曲!
来源:皓月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