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次,我因语言不通,差点耽误作品展的进程,直到找了民警才解决了问题。”9月22日,身在景德镇市的美国陶艺家Michael向记者回忆道,这一经历促成他加入“洋景漂”志愿者服务队。
“有一次,我因语言不通,差点耽误作品展的进程,直到找了民警才解决了问题。”9月22日,身在景德镇市的美国陶艺家Michael向记者回忆道,这一经历促成他加入“洋景漂”志愿者服务队。
7月16日,景德镇市公安局珠山分局组建成立“洋景漂”志愿者服务队,通过“以外助外”的模式精准服务“洋景漂”,让“洋景漂”志愿者服务队很快就成为景德镇吸引全球陶艺人才的新名片,得到诸多海内外友人认可。
据悉,珠山公安分局此举为全国首创。
九名志愿者来自七个国家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今年首季度,外籍人士到访景德镇同比增长54%。据悉,“景漂”总人数5万余人,“洋景漂”占十分之一。
“他们在融入景德镇时,可能会遇到政策理解偏差、跨文化沟通障碍等问题。”珠山公安分局民警李昱辰告诉记者,“洋景漂”群体之间有天然的“交流桥梁”,借助“以外助外”的优势,志愿者服务队应运而生。
这支服务队由九名来自七个国家的外籍友人组成,他们以母语和文化共鸣介入纠纷调解。加拿大籍志愿者Phil是服务队队长,29年前,曾有民警帮他解决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这让他念念不忘,在得知当地要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后,便第一个报名。
在服务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洋景漂”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来自巴基斯坦的安雪梅以跨文化视角帮助外籍游客消除文化误解;来自刚果(金)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Stan则用母语向学生讲解相关政策。
9月11日,Stan了解到,一名土耳其艺术家遇到了签证方面的问题,Stan立即联系民警,一起梳理解决资质审核、办理签证、临时住宿登记等流程中的难题。
两个月提供百余次志愿服务
珠山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胡文慧介绍,服务队在陶溪川、三宝蓬等外籍人士聚集区设立了宣讲点。外籍人士可通过“珠山警民通”智慧服务平台反馈问题,获得签证政策咨询、临时住宿登记等服务。
该分局与服务队不定时开展志愿活动,已提供政策咨询、调解矛盾等服务百余次。
“服务队不仅能解决问题,还是陶瓷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胡文慧说,公安部门将拓展服务领域,使服务队成为展示中国开放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窗口。(傅斯瑶 记者程呈)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