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旅资产抄底收购苏州华谊电影世界:韩国私募巨头MBK Partners(安博凯)于2025年9月24日完成全资收购,更名为“海合安苏州阳澄半岛乐园”。该项目占地690亩,原属华谊兄弟,但因资金断裂、诉讼缠身(546起纠纷,92%为欠款被告)陷入困境。MBK收购
针对“韩国大量收购国内文娱产业”事件,结合公开信息和行业背景,聚焦核心事件、争议焦点及潜在影响:
文旅资产抄底收购苏州华谊电影世界:韩国私募巨头MBK Partners(安博凯)于2025年9月24日完成全资收购,更名为“海合安苏州阳澄半岛乐园”。该项目占地690亩,原属华谊兄弟,但因资金断裂、诉讼缠身(546起纠纷,92%为欠款被告)陷入困境。MBK收购前已投入1亿元改造,新增奶龙IP亲子区、科举主题实景秀,暑期试运营客流增长68%。海昌海洋公园项目:2021年以65亿元收购武汉、成都、天津、青岛四处极地海洋馆及郑州海昌海洋公园66%股权(非网传65%)。目前MBK旗下五大文旅项目年客流量超1200万人次,形成新一线城市文旅矩阵。娱乐资本渗透腾讯音乐入股SM娱乐:斥资12.9亿元收购韩国SM娱乐9.38%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计划联合打造中国本土偶像团体,被质疑为韩国造星模式渗透的跳板。横店影视城合作争议:韩国公司Coco Media与横店签约,获权使用中国古建筑、道教文化场景拍摄,但宣传语“让中国IP在韩国开花结果,再由韩国带向全球”引发文化归属争议。文化挪用风险升级韩方被曝将横店拍摄素材标注为“韩式古风”在海外传播,刻意淡化中国文化归属。历史案例显示,韩剧多次篡改中国历史(如丑化唐太宗、将汉服称为“东洋风”)。全智贤新剧《暴风圈》引发抵制:剧中丑化中国城市大连、反派全员说中文、扭曲李白《将进酒》诗句,被批“文化抹黑”,加剧公众对韩资渗透的警惕。产业主导权隐忧国内文娱困境资产(如华谊、海昌)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售,反映本土缺乏专业救援基金接盘优质项目。网文领域前车之鉴:阅文曾培训韩国平台运营,后韩国网文反超占领海外市场,腾讯作为股东未阻拦,导致文化输出主动权流失。
MBK的“精准抄底”策略瞄准区位价值:苏州项目与上海迪士尼共享地铁11号线,辐射长三角高消费人群;五大项目均布局新一线城市文旅高地。“先改造后收购”模式:通过运营升级(如夜经济、IP联动)盘活资产,规避单纯财务投资风险。本土应对与政策建议设立文娱困境基金:优先接盘短期经营困难但资产优质的项目,避免外资垄断。强化文化防线:影视合作强制标注场景来源(如“取景自中国横店”),禁用模糊化表述;18对歪曲中国历史的境外内容建黑名单(参考外交部“健康有益”原则)。激活本土IP竞争力:借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海口“国际演艺之都”模式,以内容创新对抗韩流渗透。风险点:若外资深度掌控文化载体,可能通过运营叙事(如“科举文化+韩式夜经济”)隐性主导文化解释权。破局关键:政策端筑牢审查底线,市场端培育本土优质IP(如《流浪地球》《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案例),形成“资本为我所用,文化根脉自持”的良性循环。全球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文化的定价权与归属权必须紧握手中。当苏州乐园的科举秀场由韩资运营,当横店的飞檐翘角被标注为“韩式古风”,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商业利润,更是五千年文明的叙事主权。
来源:火炉上的雪人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