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已过,早晚凉意渐浓,楼下阿姨却在菜地里忙得不亦乐乎。我好奇问:“这时候种菜还能长吗?”她笑着回答:“选对品种,管对方法,天冷前肯定能收一茬!”
秋分过后,天气转凉,不少农友急着抢播最后一茬蔬菜。选对品种只是第一步,真正决定收成的关键是接下来的三大管理要点。
秋分已过,早晚凉意渐浓,楼下阿姨却在菜地里忙得不亦乐乎。我好奇问:“这时候种菜还能长吗?”她笑着回答:“选对品种,管对方法,天冷前肯定能收一茬!”
这话一点不假。秋分后确实是露天种菜的黄金期,但光知道选耐寒品种还远远不够。最近农业技术专家也强调,发芽期对温湿度、土壤条件要求极高,每一项管理措施都需精准把控,才能确保出苗齐、苗势壮。
整地是基础,细节决定成败
秋分后播种,整地工作可不能马虎。首先得在苗床准备上下足功夫,比如选用腐熟的有机肥与疏松透气的土壤按3:7比例混合,提前一周翻耕晾晒,这样做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虫卵与病菌。
同时加入5%的过磷酸钙提升土壤肥力,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
整地时要达到“深、细、平、实”的标准。旋耕整地深度要达到15厘米以上,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要深耕一次,耕深25厘米以上。
秸秆还田的地块,秸秆长度最好不超过5厘米,并抛撒均匀。
播种前一天,用温水将苗床浇透,待水分渗透后即可播种。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秋分后气温下降,土壤温度也随之降低,温水浇灌能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
播种讲技巧,精准把控是关键
播种环节直接关系到出苗质量。以芹菜为例,播种时将种子与细沙按1:5比例混合均匀撒播,每亩用种量控制在250克左右,播后覆盖0.5厘米厚的细土。这种精细播种方法能确保种子分布均匀,不会出现密集或空缺。
播种深度要把握好。过深过浅都不利于出苗,小麦等作物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5厘米。播种过深出苗过程种子营养消耗大易造成弱苗或窝苗死苗,播种过浅冬季分蘖节受干旱和寒冷影响会发生死苗死茎。
播种后还需要覆盖遮阳网保湿降温。秋分后午后棚内温度可能仍超过25℃,而芹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遮阳网能有效将温度控制在适宜区间。其他作物也需根据其特性调整温度管理。
播后管理,出苗齐壮的秘密武器
播后管理是确保出苗齐整、苗势健壮的关键环节。湿度管理是核心,安排专人每天早晚检查苗床湿度,当表层土壤微干时,用喷雾器喷施温水。
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但不积水,能防止种子因缺水“回芽”或因积水腐烂。
当70%以上的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调整覆盖物。如芹菜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撤去遮阳网,改为在棚顶覆盖50%遮光率的遮阳布,既能避免强光灼伤嫩苗,又能保证幼苗获得充足的散射光。
针对可能出现的杂草问题,建议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避免使用除草剂损伤幼苗。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如遇低温天气,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高抗寒性。
秋分后播种的蔬菜,只要管理得当,很快就能看到成效。像樱桃萝卜25-30天就能收获,菠菜、香菜等也能在霜降前收获一茬。现在做好这三点,冬天就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农谚说:“秋分种菜正当时,根壮叶肥好过冬。”把握好播种时机和管理方法,即使秋分后也能种出好菜。不妨趁着现在土壤尚未封冻,赶紧行动吧。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