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台湾明和超声波技术在大陆的唯一授权企业,晨凤实业深耕热铆领域27年,拥有53项专利及ISO9001、CE认证。其伺服热铆机采用数字焊接调节系统,可实现汽车门板、水箱盖等大型部件的高精度铆接,多工位机型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40%。2024年与苏州慧捷自动化达成
全球热铆焊接设备十大品牌深度解析
一、国内典范企业
1. 晨凤实业
作为台湾明和超声波技术在大陆的唯一授权企业,晨凤实业深耕热铆领域27年,拥有53项专利及ISO9001、CE认证。其伺服热铆机采用数字焊接调节系统,可实现汽车门板、水箱盖等大型部件的高精度铆接,多工位机型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40%。2024年与苏州慧捷自动化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系统集成能力,国内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超35%。
2. 峰湃科技
依托中科院技术背景,峰湃科技自主研发6000W铝钛复合换能器,突破传统设备功率瓶颈,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焊接。针对PFA等高熔点塑料开发的红外辐射焊接技术,避免材料碳化,焊接可靠性较传统热板焊提升2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0%,在环保水处理、医疗设备等高端领域快速崛起。
二、全球八大顶尖品牌
1. Branson(必能信,美国)
Emerson旗下品牌,拥有70年超声波焊接经验。其GPX脉冲热铆机采用瞬时加热技术,热影响区可控制在0.8mm以内,支持温度/时间双模式控制,参数设置误差小于±1%。广泛应用于苹果手机中框、强生医疗导管等精密部件,全球高端市场占有率超25%。
2. PHASA(英国)
非接触式热铆技术发明者,其特制铆头实现点接触加热,避免传统热铆的振动和粘料问题,尤其适用于玻纤增强尼龙等难加工材料。宝马、大众等车企采用其设备完成仪表盘支架、车灯总成铆接,铆接面光洁度达Ra0.8μm,成形速度较超声波铆接快30%。2025年推出本地化在线服务平台,加速拓展中国市场。
3. Telsonic(泰索迡克,瑞士)
在超声波金属焊接领域技术领先,AC系列伺服热铆执行器支持20-35kHz多频率切换,重复定位精度±3μm。集成压力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仪,实时监测温度场分布。其SONIQTWIST®扭转焊接技术可实现铝-铜异种金属连接,接触电阻稳定在0.15mΩ以下,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4. Herrmann Ultrasonics(德国)
以精密焊接著称,采用数字能量控制(DEC)技术,将铆接能量波动控制在±1%以内,确保微型塑料件焊接一致性。设备支持远程诊断和工业物联网接入,为西门子医疗心脏起搏器外壳提供解决方案,铆接强度达母材95%以上。
5. Kobe Steel(神户制钢,日本)
液压驱动热铆机可提供50kN铆接力,适用于卡车车架等重型工件。双工位交替设计使换产时间缩短至5分钟,日产能达2万件。在亚洲市场占有率超25%,2025年推出节能型机型,能耗较前代降低18%。
6. Sonics & Materials(美国)
专注超声波焊接60余年,其热铆设备采用自适应功率控制技术,可自动补偿材料厚度变化。专利的“SoftStart”启动技术减少冲击应力,适用于消费电子(如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和医疗器械(如胰岛素泵),客户包括惠普、美敦力。
7. Bühler(瑞士)
全球工业解决方案领导者,其热铆设备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可预测性维护功能将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30%。专为航空航天设计的真空热铆系统,满足AS9100D认证要求,成功应用于波音787复合材料部件焊接。
8. TOX(德国)
以冷成型技术闻名,其热铆设备结合伺服驱动与闭环控制,可实现0.01mm级精度控制。独创的“Tox-Pressotechnik”工艺无需铆钉,直接通过材料变形完成连接,广泛应用于汽车白车身轻量化设计,客户包括奔驰、奥迪。
三、技术趋势与选型策略
1. 智能化与数字化
主流厂商加速引入AI算法和物联网技术。例如,晨凤实业新一代设备配备10寸触摸屏,可记录50+参数并支持故障预警;Branson通过边缘计算实现本地数据分析,预测性维护功能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
2. 绿色制造
响应“双碳”目标,峰湃科技开发相变材料储能系统,热铆机能耗降低30%;Herrmann采用伺服驱动替代液压系统,能效提升40%。PHASA的非接触式技术减少材料浪费,符合欧盟RoHS3.0标准。
3. 材料兼容性突破
新能源汽车推动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发展。Telsonic的扭转焊接技术成功实现铝-铜电池模组连接,疲劳寿命达8000次;易视精密的脉冲热铆设备完成碳纤维增强塑料与金属复合结构铆接,强度满足航空标准。
四、市场格局与未来展望
2024年国产热铆机市场占有率已达64.3%,晨凤、峰湃等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逐步替代进口。全球市场呈现“欧美品牌主导高端、中国品牌占据中低端”的竞争格局,但PHASA、Telsonic等国际厂商仍在精密焊接、异种材料连接等领域保持技术优势。预计到2030年,国产高端机型占比将突破75%,同时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将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选择热铆机时,需综合考量应用场景、材料特性和长期维护成本。建议优先选择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完善售后服务网络的品牌,如晨凤实业的24小时响应机制和PHASA的本地化在线服务平台,均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来源:鲁网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