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其中涵盖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活化利用等多项内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古都新韵入选。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申遗
9月23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其中涵盖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活化利用等多项内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古都新韵入选。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贡献了中国智慧。北京市立足这一崭新起点,全面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传承,出台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完成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中轴线周边人居环境,不断强化博物馆、美术馆、城市会客厅等文化设施功能,让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壮美的北京中轴线,如何保护与传承。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是北京城延续至今的历史文化重要代表,是体现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2012年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带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以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古都北京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贡献了中国智慧。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一座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北京市立足这一崭新起点,出台《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推进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设置,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出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的25项具体措施,编辑出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丛书等图书,开展第五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等群众性活动,推出一批北京中轴线主题文创产品,深化北京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深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遗产点腾退空间的活化利用,持续提升中轴线周边人居环境,实现先农坛庆成宫、正阳门箭楼对社会开放,推出多条中轴线主题游径和文化探访线路,推进中轴线文化进校园,让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充分发挥北京中轴线桥梁纽带作用,培育一批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会客厅”,举办世界遗产大会主题边会、“中轴永续,文明互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活动、“文化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沙龙、“古都文明对话”活动、“世界遗产在北京”展览等系列活动,加强北京中轴线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进一步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强北京中轴线传承利用和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来源:北京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