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宋金玲医生解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9:42 1

摘要:所谓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护好这后天之本,才是健康的根本。我是宋金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深耕中医治疗胃肠疾病40多年,擅长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各种胃肠疾病。在门诊中,常有患者拿着胃镜报告忧心忡忡地问我:“医

所谓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护好这后天之本,才是健康的根本。我是宋金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深耕中医治疗胃肠疾病40多年,擅长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各种胃肠疾病。在门诊中,常有患者拿着胃镜报告忧心忡忡地问我:“医生,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会不会变成胃癌?”这个问题确实值得重视,但也不必过度恐慌。今天,我就结合临床经验,从中医角度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一疾病的演变规律、辨证施治及日常调护。

一、从萎缩性胃炎到癌变:并非必然,但需警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的慢性病变,属于胃癌前状态。根据国际研究,其癌变率约为0.1%-1%每年,但若合并肠上皮化生(尤其是不完全型)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风险会显著增加。中医将本病归为“胃痞”“胃脘痛”范畴,认为其病机多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相关。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外邪侵袭,导致胃络失养,逐步发展为萎缩甚至恶变。

我曾接诊一位58岁男性患者,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主诉胃脘隐痛、食欲减退、舌暗红苔薄黄。辨证属脾胃湿热兼气阴两虚,湿热久蕴损伤胃络,加之年高体弱,气阴不足,黏膜修复能力下降。

二、辨证开方:

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针对该患者,我以清热化湿、益气养阴为法,选用黄连温胆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黄连、半夏:清热燥湿,和胃降逆; 沙参、麦冬:滋阴生津,修复胃黏膜; 黄芪、白术:补益脾气,增强免疫; 三七粉(冲服):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 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解毒散结,预防癌变。 此方重在调和虚实,既祛湿热邪气,又扶助正气。患者服药两周后胃痛减轻,但仍有口干,遂调整方剂,增加石斛1以加强养阴功效。

三、疗效进展:

分阶段评估与调整 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显示萎缩范围缩小,肠化程度减轻。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调整方药为六君子汤加减巩固疗效,侧重健脾益气。中医强调“治未病”,对于萎缩性胃炎,早期干预可逆转部分病理改变,而中重度病变则需长期管理以阻滞进展。

四、注意事项:三分治,七分养

1. 饮食禁忌:忌辛辣、腌制、霉变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2. 情绪调节:焦虑、抑郁会加重胃黏膜损伤,可配合疏肝解郁药如柴胡、香附。

3. 定期随访:萎缩伴肠化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及病理,高风险者需缩短间隔。

4. 中西医结合:必要时联合叶酸、硒酵母等西药辅助治疗。

五、总结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风险虽低,但需科学对待。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能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病变进展。患者既要重视规范随访,也要避免过度焦虑,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防癌基石。

参考文献

1.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22年)》

2.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

3. Correa P. Human gastric carcinogenesis. *Cancer Res*. 1992. (注:文中案例为典型诊疗经验总结,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来源:中医脾胃科宋金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