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特辑丨福建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风采巡展(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9:10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实际,联合省委金融办等16部门印发《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实施方案》,聚焦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发展特点和突出诉求,加强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实际,联合省委金融办等16部门印发《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实施方案》,聚焦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发展特点和突出诉求,加强政策供给和梯次帮扶培育,2024年度首批认定892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这些个体工商户或深耕传统技艺百年传承,或勇立数字经济潮头,或以匠心铸就品质口碑,或凭创新开拓市场。

为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期间,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特别策划推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风采巡展】系列专题活动,将每周精选来自全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名特优新”代表,深度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经营之道与匠心传承。

福建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风采巡展(二)

特色类

“特色”个体工商户是指依托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经营旅游接待、餐饮服务、手工艺制作、土特产品销售等地方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经营理念或经营方式独特,具有代表性;持有或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等。

本周,我们来看看 “特色类” 个体工商户的奋斗故事。

陈文金

永泰县白云乡一品供粉干加工场

粉干,作为中国传统米制品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受消费者喜爱。永泰县白云乡一品供粉干加工场专注于传统粉干制作与加工,位于风景秀丽的白云乡北山村,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粉干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加工场秉承古法工艺,结合现代食品科学理念,致力于打造集传统风味与健康品质于一体的优质产品。

在“粉干”纳入福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食品目录(首批)后,永泰县市场监管局通过精准帮扶,指导规范生产加工过程,完善成品包装标识,标注清晰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成功助力该小作坊完成整改,成为永泰县辖区最早取得粉干生产加工小作坊证的经营主体之一,实现了从无序到规范、从“地下”到“地上”的转变。在2020年厦门国际果蔬产业暨都市农业展览会上,永泰县白云乡一品供粉干获得了优质产品口碑金奖,加工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绿色、健康、美味的食品品牌,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付时杰

上莲乡时杰小食店

闽清县上莲乡时杰小食店,起初仅是一家专注于经营本土闽菜的地方餐馆,后因经营者付时杰制作的特色菜香糟鸭广受好评,常有顾客品尝之后额外购买多只香糟鸭带回去与亲朋好友分享。这种口碑传播的力量使得时杰香糟鸭的名声越来越响,现在售卖时杰香糟鸭成为主业,餐馆经营反而成为副业。时杰糟鸭传承古法,选用闽清本地青红酒糟和本地饲养的良种肉用番鸭,经五个小时果木文火“烘烤”,使糟香与肉香相融,味香肉美、肥而不腻。时杰香糟鸭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播,通过美食传递,让人体验传统美食的魅力,感受闽清特有的醇厚与风情。

在这一传统美食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闽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发挥帮扶作用,组织业务人员对时杰小食店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付时杰以及店内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协助其规范加工流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指导品牌建设、帮助申报“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组织参与地方特色食品展销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时杰香糟鸭”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张志民

厦门市海沧区大富铭玛瑙经营部

厦门市海沧区是中国著名的玛瑙产地之一,这里不仅是玛瑙艺术的摇篮,也是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地。2010年,张志民创办了厦门市海沧区大富铭玛瑙经营部。

秉持专业、诚信的经营理念,张志民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团队,汇聚了技艺精湛和经验丰富的雕刻师、中国轻工珠宝鉴定师以及玉石鉴赏大师。他们以热爱和专业精心雕琢每一件作品,致力于展现天然玛瑙的独特魅力,成为展示乡村文化魅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富铭玛瑙经营部因此荣获厦门市诚信经营先进单位、厦门市海沧科普教育基地、海沧区青少年和中国轻工珠宝教育培训实践基地的殊荣,玛瑙产品获评“海沧十佳伴手礼”。在此过程中,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开展“诚信经营”专题培训、提供产品质量标准解读等方式,帮助经营部规范质量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产品溯源体系,从源头保障玛瑙产品品质,为其“诚信经营”理念落地提供专业支撑。

“创造美,守诚信,促振兴”是张志民坚守的发展理念。在全力经营玛瑙事业的同时,张志民始终不忘传播玛瑙文化的责任,向村民普及玛瑙加工技艺,帮助拓宽就业渠道,致力培养新一代玛瑙艺术人才,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陈跃福

安县顶三峰茶餐厅

华安县顶三峰茶餐厅是一家以闽南传统美食为基础,融合现代美食文化的餐厅。自2007年创立至今,已拓展至9家门店,拥有员工200余名。

在成长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指导餐厅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推进“明厨亮灶”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积极协助申请“特色名小吃”“餐饮名店”等荣誉资质,提升品牌公信力;开展诚信经营宣传与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和合规能力;积极提供商标注册与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助力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餐厅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的核心理念,通过不断提升菜品品质与服务标准,以真诚和责任为准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喜爱。

上官志鹏

鲤城区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室

鲤城区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室本着继承、弘扬闽南传统非遗文化的宗旨,充分利用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故居进行保护性修缮,修旧如旧,结合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以沉浸式非遗演艺剧场,手工非遗体验区、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区三大功能区域,引进德化陶瓷工艺坊、泉州花灯刻纸、木偶、金苍绣技艺、锡雕技艺等传统非遗文化项目入驻,定期非遗展览、非遗演出、非遗研学等活动,鲤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规范秩序、便利准入、质量提升、品牌培育、消费维权、安全保障”等组合拳,改善苏廷玉故居的消费环境与经营生态,帮助鲤城区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室形成以“闽南记忆”为题,采用静态展示+互动展示+沉浸式体验为主的“印记闽南”沉浸式非遗体验基地,现已成为闽南文化海丝文化非遗文化展示的窗口。

罗旌暖

永安市槐南崇德堂工艺品店

永安市槐南特色古银元产业历史悠久,拥有着全国最大的单一古银元交易市场和最精湛的古银元修复技术,是槐南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不竭源泉。

罗旌暖怀揣着对古币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敬畏,最初开店时却面临着“起步难”的困境:不懂注册登记流程、不清楚文物类商品经营规范、担心遇到虚假交易纠纷。此时,槐南市场监管所的“靠前服务”成为他的“及时雨”,市场监管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手把手帮助他准备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所需材料,顺利完成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同时指导留存交易凭证、明确售后追责条款以防范虚假交易,指导其合规经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罗先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使得银元交易更加便捷和国际化。此外,永安槐南还注重银元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经常举办各种银元展览和交流研讨会,以提升公众对银元文化的认识和兴趣。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银元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美娟

莆田市湄洲岛娘妈平安糕店

娘妈食品注重传承传统制作工艺,选用优质的糯米、白砂糖、花生、芝麻等原料,经过浸泡、蒸煮、研磨、搅拌、成型等多道工序,制作出口感软糯、香甜可口的平安糕。同时在制作工艺上不断进行改良创新,推出了不同口味和包装的产品,如加入紫米糕、夹心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精准帮扶与政策支持下,娘妈食品顺利完成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登记与设施更新工作,还组织专业力量开展“一对一”现场指导,帮助优化生产布局、健全管理制度,显著增强了产品质量稳定性,为其后续品牌化发展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品牌文化上,娘妈食品下足功夫,在包装上印上“平安如意”“风调雨顺”等祝福语,象征着平安、顺利和幸福,为产品注入时代文化内涵。在市场推广上,娘妈食品抓住文化旅游发展的机遇,除了在当地的糕点店、超市、农贸市场等传统渠道销售外,还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指导经营者规范价格经营行为,诚信经营,让其创新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黄东华

邵武市和平镇豆神游浆豆腐坊

黄东华出生于邵武市和平镇和平村,从小对祖辈流传下来的和平豆腐制作工艺有着浓厚兴趣。当看着逐渐年迈的父亲仍在坚守豆腐坊,经过仔细思量,在外打拼的黄东华,于2008年回家乡创业,决心将制作和平游浆豆腐手艺传承下去。由于从小就耳濡目染,黄东华很快就精通和平豆腐制作技艺,与此同时豆腐坊更是佳绩频传:2016年和平豆腐被评为“福建十大名小吃”;2017年“邵武和平豆腐”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和平豆腐荣获“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2017年荣获“闽北旅游美食节美食大赛金奖”;黄东华2018年被评为第三批福建省优秀“百人计划”农村实用人才;2020年评为南平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浆豆腐传承人。

为保证产品质量,黄东华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遇到的生产技术瓶颈问题,在南平市市场监管局的协调下,南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及华侨大学食品工程专家进行了现场把脉,使其传统工艺实现了技术提升。

为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黄东华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制定行业自律约定,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让古镇游浆豆腐生产从业者抱团发展。目前,合作社已与上海、福州、南平、邵武城区的数十家酒店、餐馆,邵武永辉超市建立了定向供货关系。有经营才有收获,扩大营销渠道,就是降低生产风险,和平游浆豆腐销售量逐年上升,甚至供不应求,以往只是春节前和节假日集中生产,现在已发展至按订单需求全年生产,实现产品订单销售,不仅减少了合作社运营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有效增加了合作社成员的收入。

上杭县官庄龙坑家庭农场

在上杭县官庄畲族乡,蓝锡金是一位扎根乡土的家庭农场创业者,他以保护和振兴当地濒危的官庄花猪而闻名。凭借多年的养猪经验,他深入偏远山区搜集官庄花猪种源,并致力于建设标准化保种场。在这一过程中,上杭县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主动服务,指派专人提供政策指导,协助规范农场生产经营行为,指导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运营。

在育种方面,蓝锡金积极引进现代育种技术,通过异地引种优化血统,有效避免近亲衰退。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加强了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帮扶,提供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专项咨询和申报指导,最终助力“官庄花猪”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显著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市场监管人员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助力构建消费者信任体系。

蓝锡金也高度重视技术传播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省级“头雁”培训项目,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他经常深入农户开展养殖技术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持续支持下,他的家庭农场逐步发展成为集保种、育种、养殖、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基地,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成为官庄畲族乡特色农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蓝锡金以坚定的农业情怀和不断的实践创新,守护了官庄花猪这一珍贵资源,也展现了市场监管服务个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为。

金林世

柘荣县林浦熟食加工厂

柘荣县林浦熟食加工厂,其背后的林浦食品拥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始创于1936年。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林浦熟食加工厂始终秉持着对美食的执着追求与探索精神,在熟食加工领域不断深耕细作。柘荣县市场监管局精准响应需求,在办理小作坊登记证之前,安排辖区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深入厂区,依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办理条件和核查要求,进行现场指导和安全培训,同时普及肉制品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知识,帮助其以最短时间成功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为合法合规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其生产的林浦鳗鱼丸、林浦鱼饺被列入“中餐特色小吃名录”及多项产品荣获“福建名小吃”“柘荣十大名小吃”。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