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生存率低?别害怕,这四类患者活到90岁,不是问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8:25 1

摘要:在血液病诊疗中,“生存率” 并非绝对,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骨髓移植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甚至达到与健康人接近的寿命。

在血液病诊疗中,“生存率” 并非绝对,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骨髓移植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甚至达到与健康人接近的寿命。

一、低危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曾被称为 “不治之症”,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其预后,低危患者已能实现 “功能性治愈”。

1.确诊及时,早期干预:在疾病 “慢性期”(无明显症状或仅轻微乏力、脾大)确诊,而非进展至 “加速期 / 急变期”(此时治疗难度陡增)。

2.规范服用 TKI 药物:如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且定期监测血常规、骨髓穿刺、融合基因(BCR-ABL)—— 若服药 3 个月内血常规恢复正常、12 个月内融合基因转阴,长期生存概率超 90%。

3.无严重并发症:未因延误治疗出现严重脾破裂、骨髓纤维化、感染性休克等,且无严重心肝肾基础疾病(如重度心衰、尿毒症)。

低危患者需终身随访,即使达到 “无治疗缓解”(停药后融合基因持续阴性),也需每 3 个月复查,避免复发;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耐药,使疾病进展)。

二、早期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

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中预后最好的类型之一,尤其是Ⅰ 期、Ⅱ 期 患者,规范治疗后 5 年生存率超 90%,多数可实现 “临床治愈”(。

1.病理分型有利: “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 霍奇金淋巴瘤,对化疗、放疗敏感性高,复发率低(<10%);

2.治疗方案规范:早期患者多采用 “ABVD 方案”化疗 4-6 周期,联合局部放疗,避免过度治疗;

3.无 “高危因素”:如确诊时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B 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无明显升高。

治愈后需长期监测 “远期副作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熬夜),降低第二原发肿瘤风险。

三、低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 “骨髓造血功能异常” 的疾病,预后差异极大 —— 低危型(如 RA、RARS 型,以贫血为主,无明显白细胞 / 血小板减少,原始细胞<5%)患者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概率低,生存期长。

1.以 “支持治疗” 为主,避免过度化疗:低危患者无需强烈化疗,核心是 “对症支持”—— 如定期输注红细胞改善贫血(避免心衰)、输注血小板预防出血,联合促造血药物;

2.无严重并发症:未因长期贫血导致重度心衰、未因血小板低出现颅内出血、未因反复感染导致败血症。

低危患者需每 3-6 个月复查骨髓穿刺 + 活检,监测疾病是否进展(如原始细胞升高、染色体变化);注意预防感染。

以 “控制血小板计数” 为主(无需追求血小板完全正常,只要无出血风险即可),避免过度使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优先选择副作用小的治疗(如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来源:血液科岳主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