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9岁“小孩哥”拍出千万流量视频,他给家乡“上大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7:33 1

摘要:在城市中大多数孩子还在熟睡时,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下小峰村“花缘老屋”民宿的院子里,9岁的刘庚维已经举起镜头,和爸爸刘国峰一起开始“为家乡上分”了!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你见过凌晨5点的山村吗?

在城市中大多数孩子还在熟睡时,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下小峰村“花缘老屋”民宿的院子里,9岁的刘庚维已经举起镜头,和爸爸刘国峰一起开始“为家乡上分”了!

“你听话,你来,我给你抓鸡吃!”刘庚维自己设计的台词自带萌点,配上他稚嫩的童音和清澈的小眼神,便是他拍的视频的“流量密码”。

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二,在村里大家都喊他“二哥”。这个夏天,“二哥”刘庚维和他的爸爸刘国峰父子俩一同拍摄了百余个短视频,向网友们展示了最真实的乡村日常:摘果、爬山、喂鸡、看云……系列视频播放总量已经超过千万,单条最高播放破50万,单条点赞2500+。

“二哥”刘庚维与镜头结缘并不偶然。父母在村里经营民宿,早在4岁时他就举着多肉当小模特。今年夏天,爷俩开始拍摄暑假乡村生活系列视频,对拍视频这件事,刘庚维很积极,“正常一天能拍两段视频,有时候一天能拍三段”。

如今,他不仅能独立完成选题,找角度拍摄,甚至还能剪辑成片,把家庭民宿、丰收景象和山间云海串成了日常生活的“连续剧”。

虽然大家称呼刘庚维“二哥”,实际上他是家中的老小,不过他可一点不娇气,同一个镜头反反复复找角度、磨细节。拍十几遍?完全没问题!

刘庚维的班主任、池上镇中心学校老师李欣悦说,刘庚维让同学们发现每天上学走的路居然这么美:“好多同学看完跟我说,原来我们每天经过的那条山路,这么好看。”

就连校长侯宝锋也点赞,希望孩子们以后既能用锄头种地,也能用镜头讲好家乡故事。今年暑假,刘庚维还和同学拿下了博山区“少儿五艺”大赛银奖。

小镇也因此被更多人“看见”,随着视频的传播,村庄“被看见”的角落也更多了,线上评论里“想来住一晚”的留言也在增加。

“以前游客来了只知道池上镇的鲜果采摘和乡村美食,现在他们会特意去探访视频里的山泉和百年流苏树,乃至池上镇角角落落的风景打卡地。”池上镇党委委员鹿传慧告诉记者,以孩子的视角开发出乡村振兴的一片新天地。

“小屏幕”撬动“大市场”,乡村正在“主动让你看”。

“二哥”刘庚维的父亲刘国峰今年5月参加了淄博首届直播经济节,在他看来,这次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展示家乡。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需要人才,也需要讲述者,“手机不只是娱乐工具,正在成为村民手中的宣传利器。”刘国峰说,新媒体让乡村不是被动的“被看见”,而是主动“让你看”,并用持续的品质努力把“打卡”变成“常来”。

山东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张壮志表示,刘庚维以“小孩哥”的童真视角记录真实乡村日常,实现了传播主体的“下沉”,更是一场“内容营销”,以轻量化、高亲和度的方式推广家乡形象。从电子商务与数字传播的角度来看,刘庚维在父亲协助下的实践,实质上是借助短视频平台实现地域品牌的情感化传播。他不仅仅是一位“短视频小创作者”,更是乡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型传播主体。

面对热度,刘国峰很清醒地认识到,如何引导孩子在创作与学业之间找到平衡,如何保护山林水土不被流量过载,如何让村民分享收益、形成可持续运营,都是这个过程中需要答好的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更好看”升级为生活“更好过”。

而关于未来,小庚维眼睛亮亮地说:“我想当导演,把家乡的四季都拍进电影里。”

一个孩子、一部手机、一颗真心,乡村振兴的故事,正被更轻盈、更真诚的方式,讲给世界听。

开屏见“好”|11战11金打破世界纪录,她带领大学生龙舟队成为“王者之师”

开屏见“好”|捐款捐物回报乡梓,他用25年善举照亮家乡每个角落

开屏见“好”|烟台外卖小哥义卖绿植,近七十家店铺共助其挚友渡难关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