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北京大学教授在巴西坠机遇难,他提出“海绵城市”概念,曾主持上海世博园区后滩公园设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07:55 9

摘要:当地时间23日晚,一架小型飞机在巴西中西部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机上四人全部遇难,其中一人是中国建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巴西总统卢拉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事故遇难者。

据澎湃新闻报道,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终年62岁。记者从北京大学有关人士方面确认了这一噩耗。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4日获悉,当地时间23日晚,一架小型飞机在巴西中西部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机上四人全部遇难,其中一人是中国建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巴西总统卢拉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事故遇难者。

飞机坠毁地点位于潘塔纳尔湿地地区。据当地消防部门消息,四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包括一名飞行员、两名巴西纪录片制片人和俞孔坚,事故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

当地媒体报道说,俞孔坚一行当时正在潘塔纳尔湿地拍摄一部关于“海绵城市”的纪录片。

另据都市快报报道,当地消防人员于当晚8点10分接警,经过9小时艰难搜救,在飞机残骸中找到4名男性遇难者遗体。

初步调查显示,飞机在准备降落时坠毁,具体原因尚待查明。

巴西空军已派遣事故调查组前往现场,民航登记显示涉事飞机状态正常,但未获准从事商业客运。

卢拉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事故遇难者,表示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时代,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已成为全球典范,这种理念兼顾生活质量与环境保护,正是人类未来所追求和需要的。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也在社交媒体上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说俞孔坚因提出“海绵城市”理念而闻名,为可持续城市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出卓越贡献,他的精神遗产将继续激励所有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人们。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先后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创办了国际获奖期刊《景观设计学》并任主编,并创办了国家甲级设计机构土人设计Turenscape。

2012年他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ASLA Fellow);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世界风景园林联合会授予的最高荣誉——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奖,表彰其“为改善社会和人居环境、提高人类福祉作出了杰出而意义深远的贡献,并有力推动了学科和行业的发展”;2021年获世界生态哲学领域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最高奖“柯布共同福祉奖”(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

2023年获Cooper Hewitt美国国家设计奖;同年,俞孔坚从全球300多位被提名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世界景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界的最高奖、两年一位的奥伯兰德奖( Oberlander Prize),表彰其 “非凡才华、创造力和勇气,富有远见并完成大量城乡环境建成作品”。他曾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俞孔坚因提出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创新方案而享誉全球。他提出的“海绵城市”概念于2013年被采纳为中国国家政策。该理念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如湖泊、公园)和透水铺装,减少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依赖,以自然方式应对洪涝。这一概念旨在让景观建筑能够吸收洪水,并逐步将水释放至河流与海洋。

据北京大学新闻网,2025年9月18日,《福布斯》公布了“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表彰在气候行动和绿色转型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位人物。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入选,成为榜单上唯一的中国学者代表。

据第一财经,2010年,俞孔坚主持上海世博园区后滩公园设计,他曾向记者表示,世博期间精心设计的景观绿地,世博后保留基本原貌,将会为之后的城市设计、规划带来新的启迪。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上海入选为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原因,这两年“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台风的频繁出现,极大考验了每个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为此,国务院提出了在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来促进雨水排放。

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地区、川沙六灶和张家浜楔形绿地、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松江南部新城、杨浦南段滨江和新江湾城、徐汇滨江、世博片区、嘉定新城区、闵行浦江郊野公园、金山新城等地都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

2018年,崇明首个“雨水花园”在东平镇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雨水花园”位于蟠龙公路北沿公路口往东约1公里处,北沿公路北侧。花园总占地面积30亩,核心区域是一块低洼地,铺设砾石层、砂石层及种植土壤层,栽植湿生、陆生植物。雨水等地表径流首先会被砾石层、砂石层过滤,再经美人蕉、荷花、睡莲、水葱、芦苇等水生生物沉淀并进一步净化。水位高时,“雨水花园”是一个有丰富植物的水塘,水位低时是旱溪。

此外,“雨水花园”内还设有健身步道,代替硬化路面,配上休闲凉亭、木桥,使整座花园凸显出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海岛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廊道的生态性、休闲性和观赏性,形成林水相映、绿树繁花的景观格局。

上海具有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积比例高和土壤入渗率低的“三高一低”特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已明确: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来源:东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