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力量传播真理之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6:44 2

摘要:邯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校“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负责人杨超群说,此次宣讲以“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青年担当”为主题,结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抗战经典战斗战役及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烈士的事迹,以青年视角讲述抗战历史,引导青年学生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转自:河北日报

邯郸学院“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子心中落地生根

以青春力量传播真理之光

□本报记者 刘剑英

“战争的硝烟已散去,我们今天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将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

这是近日邯郸学院“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理论宣讲现场互动的一幕。通过思想交流碰撞,同学们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邯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校“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负责人杨超群说,此次宣讲以“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青年担当”为主题,结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抗战经典战斗战役及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烈士的事迹,以青年视角讲述抗战历史,引导青年学生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2020年,邯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牵头成立“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坚持面向青年、贴近青年、引领青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子中入脑入心。宣讲团成员主要由热爱理论宣讲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

邯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岩峰介绍,“红”象征着信仰的底色、真理的光芒和奋斗基因,“马扎”寓意推动马克思主义深入基层、扎根青年、贴近群众。核心理念是让宣讲者与青年学子拉近距离,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以青年视角、青年语言,将宏大深邃的理论体系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身边故事、思想启迪和实践指引,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近年来,“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入选了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和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并获得“靓青春”首届河北省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服务同学“十佳项目”、河北省志愿服务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告别单一的礼堂报告模式,“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或将宣讲阵地前移到学生宿舍、班级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场所,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短小精悍的“微宣讲”;或结合主题团日、社团活动等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形式多样,时间灵活,受到学生欢迎。

“大家围坐在一起,围绕理论难点、热点话题、成长困惑交流探讨,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宣讲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二学生白天帅说,宣讲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有时为了核实一处细节,他会请教老师、查阅多种资料。

为让宣讲更具吸引力,宣讲团成员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对宣讲材料反复打磨,把理论语言转化为“青言青语”,以网络热词、青年关注的影视作品等为切入点,拉近了理论与青年的距离。他们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努力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

不仅深耕校园沃土,“青马工程红马扎”青年宣讲团还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在更广阔的天地传播党的声音,展现青年担当。

与学校周边多个社区合作,宣讲团把理论宣讲与社区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等融合,设立宣讲志愿服务基地9个。近年来,他们先后走进邯郸市阳春社区、罗城头76号院以及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学生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走进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等,在向游客和市民介绍邯郸历史文化时,巧妙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收到良好传播效果。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