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至28日,北部战区海军在青举行舰艇开放活动,西宁舰、芜湖舰亮相;此前三年四次的亮“舰”活动累计吸引50余万名市民游客参与——
9月24日至28日,北部战区海军在青举行舰艇开放活动,西宁舰、芜湖舰亮相;此前三年四次的亮“舰”活动累计吸引50余万名市民游客参与——
一场沉浸式的国防教育,一次盛大的城市庆典
海军三年五次在青亮“舰”
1
2023年海军成立纪念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开封舰 大庆舰 可可西里湖舰 洪泽湖船
2
2024年海军成立纪念日舰艇开放活动:
开封舰 贵阳舰 石家庄舰 邯郸舰 可可西里湖舰 洪泽湖船
3
2024年10月,人民海军首次在国庆假期成规模组织舰艇开放活动:
唐山舰 齐齐哈尔舰 邯郸舰 盐城舰 可可西里湖舰
4
2025年4月,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
成都舰 唐山舰 临沂舰 日照舰 可可西里湖舰
5
本次舰艇开放活动:
西宁舰 芜湖舰
黄海之滨,海风习习,军旗猎猎。
9月24日至28日,北部战区海军在青岛举行舰艇开放活动,导弹驱逐舰西宁舰、导弹护卫舰芜湖舰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面向公众开放。活动首日,退伍老兵轻抚舰炮心绪翻涌,青年人与海军官兵热烈交流,父母用相机定格孩子与战舰的“同框”瞬间……无数人的爱国梦、强军梦在这里圆满,从这里启航。
近年来,海军舰艇开放活动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战舰与城市之间的“亲密度”越来越高。作为人民海军发展壮大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青岛三年五次成为舰艇开放活动城市。在常态化组织舰艇开放活动的过程中,青岛不仅实现了战舰和城市的双向奔赴,擦亮了“海军城”城市名片,还极大提振了市民游客的中国心、民族情、强军志,汇聚成一幅“城舰共建,军民同心”的壮美画卷,谱写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同步发展的华彩乐章。
市民游客在舰艇开放活动现场观看军乐表演。
全城涌动“海军热”
来到青岛奥帆中心码头,海军西宁舰、芜湖舰悬挂象征海军最高礼仪的满旗,犹如“钢铁巨兽”横卧碧波,蔚为壮观。
早上9点,舰艇登舰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观众们在海军官兵的引导下,有序排队登舰。
“比照片上的更震撼!”来自天津的岳女士兴奋地说,自己和丈夫有幸预约成功后,提前一天赶到青岛,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登舰参观。“我们打算用一上午的时间,把两艘舰艇转个遍,等回家后把在青岛的见闻说给家人朋友听。”岳女士告诉记者。
现役舰艇面向公众开放,是国际惯例和世界多国海军的文化传统。
本次舰艇开放活动中,海军西宁舰属052D型驱逐舰,作为目前人民海军的主力作战舰艇,主要担负防空、反潜和对海攻击任务,具有较强的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西宁舰担负检阅任务。
海军芜湖舰作为054A型护卫舰,配备多套我国自主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系统,航迹跨越两大洋,先后完成了亚丁湾护航、多国海军活动、中外联演、实兵实弹演习等多项任务,做到了“国家利益所在,舰艇航迹必达”。
一名小军迷在战舰上拍照留念。
参观完西宁舰后,小军迷蒋馨田显得有些意犹未尽,虽然年纪只有4岁半,她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舰艇开放活动,她高举小红旗,兴奋地说:“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
本次舰艇开放活动中,市民游客不仅可以上舰参观,一睹新型战舰和人民海军的风采,还可以在活动现场亲身体验穿戴防护服、学习国际信号旗语和打绳结等特色科目,了解海军特色文化。
一名坐着轮椅的退伍老兵在参观中近距离感受现代化战舰风采。
85岁退役军人刘先生乘坐轮椅,在家人的陪同下参观游览。当看到海军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不禁流下激动的泪水:“这些武器装备,比我们当兵的时候好太多了!我为祖国自豪、为祖国祝福!”刘先生的女儿介绍,老人一直惦记着上舰参观,今日终于圆梦,看到老人如此高兴,自己也非常感动。
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是那么的和谐而美好。这和平而又幸福的生活源自哪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海军越来越强大!”码头的互动墙留言板上,写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一往情深向深蓝
青岛因海而兴、因港而强、因军而名。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壮阔征程中,在青岛留下诸多“蓝色印记”。
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支鱼雷快艇部队、第一支常规潜艇部队……诸多的“第一”在此诞生。
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海上阅兵到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再到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还有第19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海军的盛大活动大多在青岛举行。
市民游客跟着海军战士学习旗语。
拥有“海军城”城市名片的青岛,始终与战舰相互期盼、相互挂念、紧密相连。此前三年,海军四次在青岛举行舰艇开放活动,累计吸引50余万名市民游客参与。
在2023年海军成立纪念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中,青岛是舰艇开放的主要场地。其间,开封舰、大庆舰、可可西里湖舰和洪泽湖船4艘海军现役主战舰艇进行靠泊展示。
在2024年海军成立纪念日舰艇开放活动中,开封舰、贵阳舰、石家庄舰、邯郸舰、可可西里湖舰、洪泽湖船6艘舰艇在青岛向社会公众开放。
2024年10月,人民海军首次在国庆假期成规模组织舰艇开放活动,主场也是青岛。唐山舰、齐齐哈尔舰、邯郸舰、盐城舰、可可西里湖舰5艘军舰炮口高昂、悬挂满旗,迎接公众参观。
2025年4月,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中,成都舰、唐山舰、临沂舰、日照舰、可可西里湖舰5艘海军现役舰艇在青岛亮相。
本次舰艇开放活动期间,共有9艘现役、退役舰艇面向公众开放。除了海军西宁舰、芜湖舰,还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银海大世界同步常态化展出的功勋退役舰艇长江舰、鞍山舰、济南舰、鹰潭舰、长征一号核潜艇、长城200号潜艇及昭通舰,让参观者可以更加真切感受到人民海军的壮阔航迹。
军事专家杜文龙曾表示:“海军现役装备公开展示是一种自信开放的基本符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海军装备的发展,还是整个军队的强大和国防意识的进步。”
对于青岛来说,每一次舰艇开放活动,都是一场沉浸式的全民国防教育、一次盛大的城市庆典。
活动前,整个城市张灯结彩、彩旗飘扬,浮山湾畔亮起主题灯光秀,机场、火车站、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滚动播放宣传片。活动中,全市各有关部门自发做好服务保障,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激发全社会爱国拥军热情。活动结束时,部队官兵集体列队向参观者们告别,军民齐声高唱《歌唱祖国》,相约“下次再见”,场面令人动容。
当“海军蓝”辉映着“中国红”,信仰的力量得以具象化体现,红色的种子在人们心中发芽开花,激励每一位参观者勇敢前行。正如今年4月女军迷郑雨在青岛参加舰艇开放活动时所说:“我将向更多人传递这份感动。”郑雨因身体原因未能加入部队,但闲暇时间,她自愿承担起海军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以表达她对人民海军的热爱。
续写一座城的荣光
城市是战舰的故乡,战舰是城市的名片。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战舰停靠是一种荣光,不仅能增强市民的自豪感,而且能形成承载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开辟全民国防教育的新天地。而那驰骋大洋鏖战深海的深蓝航迹,就是全民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
军地双方在舰艇开放活动期间,组织升旗仪式、军营开放、军乐展演、户外灯光秀、红色宣讲、国防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帮助公众了解海军、热爱海军。北部战区海军还专门组织中小学生专场活动,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小学的山区孩子们跨越1700余公里的距离,在青岛第一次登上战舰,实现了跨越山海的最美遇“舰”。
城舰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战舰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之下,青岛不仅积淀形成了“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的新时代拥军“青岛理念”,还创新探索出“走访慰问全覆盖、互办实事全落实、服务官兵全方位、社会拥军全要素”的“四全工作法”,为新时代双拥工作加入了新的注脚。今年4月,青岛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十连冠”。
英雄的战舰面向深海犁波斩浪,家乡人民在后方便有了一分牵挂与守望。
近年来,青岛市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爱国拥军氛围,将全体市民的报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全社会崇尚英烈、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和点滴行动,不断汇聚成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如磐伟力。
放眼辽阔海疆,人民海军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姿态,奋进在新时代的逐梦航道上。“海军城”青岛也正以舰艇开放为媒,唱响爱国赞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摄影 赵健鹏)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