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 2025 |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临床研究汇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06:00 3

摘要:国际艾滋病学会(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IAS)HIV 科学大会(IAS Conference on HIV Science)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HIV 研究与应用交流平台,旨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抗击HIV/AIDS的政策与

国际艾滋病学会(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IAS)HIV 科学大会(IAS Conference on HIV Science)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HIV 研究与应用交流平台,旨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抗击HIV/AIDS的政策与实践。大会通过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学科、高水平研究为 HIV 科学领域研究制定了公认的“金标准”。

会议不仅展示了前沿发现,还促进了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的跨界合作,为全球 HIV 防控与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动力。

01

@IAS 2025

IAS 2025大会于2025年7月13日至17日在非洲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基加利会展中心(Kigali Convention Center)召开。

开幕式从全球 HIV 应对取得的进展展开,会议首先介绍了当前 HIV 资助减少的背景下,应借此机会优化防治策略并推动创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强调,要维护并加强现有卫生服务和系统,为包括 Lenacapavir 在内的新治疗方案推广打牢基础;WACI Health 执行董事 Rosemary Mburu 提出,社区是 HIV 应对的“心脏与大脑”,必须赋予其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临床研究

01

ULO+ISL口服治疗的 2b 期临床试验

首场口头报告来自法国巴黎 AP-HP(圣路易及拉里布瓦西耶尔医院、索邦大学)的Ulonivirine(ULO) + 依斯拉韦(Islatravir, ISL )每周一次口服维持治疗的 2b 期临床试验(OAB0102),该试验为双盲、4 臂、活性对照,受试者为已病毒学抑制的成人(n = 161)随机至 ISL 20 mg + ULO 100/200/400 mg 每周一次(QW)(三组合并分析)或继续 BIC/FTC/TAF 每日一次(QD)。

主要结果(第24周时):

病毒学抑制:两组均为100%(病毒载量(VL)

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77% vs 68%);ISL+ULO 组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停药 2.5%;

免疫学终点:ISL+ULO 组总淋巴细胞(TLC)和 CD4+计数平均下降 26.6% 和 23.9%,对照组仅小幅下降,停药 24 周后呈恢复趋势。

该临床试验的结论为QW 方案可维持抑制,但出现可逆性 CD4+和TLC 降低,故该团队现在正评估降低剂量的ISL 2 mg + ULO QW方案。

图2 OAB0102– Ulonivirine + Islatravir 周疗法Ⅱb期研究

02

双药维持方案非劣效临床试验

第二场报告是来自科特迪瓦和法国 IRD-INSERM 联合研究中心等机构的西中非首次评估双药维持方案(MODERATO 试验)非劣效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为3臂、开放标签、非劣效、三国多中心 RCT(n = 480),受试者为病毒学抑制 ≥2 年者随机至 DTG/3TC、ATV/r/3TC 或继续含 TDF 的三药方案(TLE/TLD)。

主要结果(第96周时):

病毒学抑制:双药组 95.0%,三药组 96.9%,差值 –1.9%(–5.5 ∼ 1.7%),达非劣界限(10%);病毒学失败率三药组和两药组均为3.1%;

安全性: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两药组) vs 9.4%(三药组),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异,并且两种方案对CD4+的提升相当。

病毒学抑制:双药组 95.0%,三药组 96.9%,差值 –1.9%(–5.5 ∼ 1.7%),达非劣界限(10%);病毒学失败率三药组和两药组均为3.1%;

安全性: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两药组) vs 9.4%(三药组),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异,并且两种方案对CD4+的提升相当。

该试验的结论为:DTG/3TC 或 ATV/r/3TC 在资源受限地区 96 周内与传统三药方案同等有效、安全,为撒哈拉以南国家提供了可行的维持选项。

注:TLE,TDF/3TC/EFV;TLD, TDF/3TC/DTG

图3 MODERATO 试验:西中非双药维持方案 96 周非劣性试验结果

03

CAB+RPV长效在病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第三场报告是由美国多地 AIDS Healthcare Foundation、NYU Langone、CAN Community Health、ViiV Healthcare等机构带来的真实世界研究:CAB+RPV 长效(Long-Acting, LA)在病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队列来自OPERA 数据库中2021至2023年,初筛3304例既往治疗的成人患者切换到 CAB+RPV LA方案,其中368例起始VL ≥ 50 copies/mL(中位数120;IQR 61-2535)。

主要随访终点(Follow-up endpoints)包括:在随访期间未能将VL将至50以下,以及确认病毒学失败(Confirmed Virologic Failure, CVF)。

研究中主要人群特征:总体人群63%来自美国南部,平均年龄41岁(IQR 32-51),30%为女性;种族构成以黑人(57%)和西班牙裔(18%)为主;HIV 诊断中位时长9年(IQR 3-17);29% BMI ≥ 30;CD4细胞计数中位数578(IQR 353-808);80% 存在 ≥1个合并症;前序治疗69%使用 INSTI 类药物。

主要结果包括:331/368(90%)完成两针起始,其中 78%(258/331)在分析截止时仍在用,注射间隔以每两月一次为主(93%);在313 位有随访VL的患者中,277 位(88%)在随访期间达VL

除此之外,该场报告分享了三例在启动 CAB+RPV LA治疗后CVF的案例,其共同特征是既往存在多重耐药突变或高基线VL、给药依从或方案不当,详见图5。

长效注射双药方案仍可在大多数病例中实现并维持病毒学抑制;对于因 INSTI 失败或多种核心药物方案失败的高风险患者,CAB+RPV LA 可能成为可行的维持策略;真实世界数据显示,该方案依从性良好,CVF 风险低,为现实临床中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4 真实世界 CAB+RPV LA 在有病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图5 真实世界CAB+RPV LA三例CVF

04

新药物HRF-10071的IIa期临床试验结果

第四场报告是来自印度 15 个临床研究中心(VHS Chennai、Hetero Labs Hyderabad、Jagannath Gupta Kolkata等等)的临床研究,介绍了抗HIV的新药物HRF-10071的IIa期临床试验结果。

HRF-10071 是一款针对 HIV-1 Gag 前体 CA-SP1 裂解位点的新型成熟抑制剂,通过阻断病毒衣壳前体向成熟 CA 蛋白的剪切,干预病毒颗粒的成熟过程。

主要结果:

各剂量组在第 7 天开始出现显著抗病毒作用,第 14 天与安慰剂组比较,VL平均 Log10下降幅度分别为20 mg 组:–0.98;30 mg 组:–1.56;40 mg 组:–1.84;80 mg 组:–1.76。

药代动力学:所有剂量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线性剂量依赖性,稳态于给药 7–10 天达成,与健康人群表现一致。

安全与耐受性:共报告 10 例不良事件(9 例 1 级,1 例 2 级),均与研究药物无关;无 3/4 级或严重不良事件(SAE),无人因不良事件停药。

结论为HRF-10071 在20-80 mg剂量范围内均显示出明确的抗病毒活性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且药代动力学参数支持每日一次给药方案。作为新一代 HIV-1 成熟抑制剂,HRF-10071有望成为与现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候选药物,后续研究将聚焦优化剂量、延长给药周期与评估长期安全性。

图6 抗HIV新药HRF-10071的IIa临床试验结果

05

meta分析:间歇式ART治疗给药策略

第五场报告是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等机构的系统综述,系统评价了间歇式ART治疗给药策略,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经费削减。

该研究系统检索 PubMed、MEDLINE 及 ClinicalTrials.gov,纳入所有评估3-6天每周间歇三联ART与每日给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排除高偏倚风险研究。主要终点指标为48 周时VL > 50 copies/mL 的事件率(病毒学突破,virologic breakthrough),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汇总荟萃分析,同时描述性分析低水平病毒载量、治疗期间出现的耐药突变及炎症标志物(IL-6、D-二聚体、高敏CRP)变化。

研究过程共纳入7项 RCT研究,包括1286名非孕、无乙肝合并感染,并且CD4计数较高且既往无治疗失败或耐药史的成人PLWH,给药方案包括3 天/周(3连服后停4天)、3-4天/周(间隔1天服药)、4 天/周(4连服后停3天)、5 天/周(5连服后停 2天)等多种模式,对照组为每日三联ART方案患者。

主要结果有如下几点:

病毒学失控率:间歇组 21/643(3.3%)与每日组 22/643(3.4%),风险差 –0.00(95% CI –0.02 至 0.02,P=0.86),表明两者在维持抑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低水平病毒学突破:大多数突破均为短暂低水平(VL

主要炎症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满意度:多项研究报告间歇给药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或等同于每日给药组。

5 项 3–6 天/周三联 ART 的队列中,374 名参与者在 48 周时仅6例(1.6%)出现VL > 50 copies/mL,与RCT结果相一致。

在突发性ART药物短缺的背景下,4-5 天/周的间歇三联ART给药方案可作为一种循证的应急策略。它既能显著延长药物库存,又能维护临床疗效和公共卫生收益,为受限资源环境中的HIV管理提供了可行路径。

图7 间歇ART系统综述的研究设计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