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万单秒没!董宇辉定制床品太火,网友:花钱都买不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1:00 2

摘要: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一片叹息,还没看到就没有了”,这句话刷屏了直播间评论区。

昨晚,与辉同行的定制床上用品上线,一两万单现货,秒没

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一片叹息,还没看到就没有了”,这句话刷屏了直播间评论区。

董宇辉在介绍产品时提到,原本计划上5万单,但实际能发出去的货只有一两万。

不是不想多备,是真没货。

直播间里,大家还在回味他和易中天聊天的内容,还在为一句金句鼓掌,有人已经默默点进链接、完成付款。

等回过神来,购物车已经空了。

这不是第一次“花钱无门”。

之前的“月满九州”月饼,60万单,悄无声息就卖完了。

很多人抱着“先买一盒试试”的心态下单,结果吃完还想买,发现已经绝版。

更早的“平安喜乐包”“夏日来信包”,5万、10万单,都是秒空。

昨晚又上了二三十万单,但照这个速度,估计还是有不少人说:“又没抢到。”

定制款为什么这么难抢?不是因为饥饿营销,而是生产节奏跟不上销售热度

这次床上用品,合作方是一线品牌,有成熟生产线、高品控标准。从布料到绣花,从缝线到纽扣,董宇辉和团队都参与设计、反复调整。

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不是随便贴个标就完事。

有人说:跟“甄选”的自营品比,哪个更好?

其实没法直接比。

定制款,是“品牌+团队+文化”的联合出品。比如最早的“平安喜乐杯”,联名设计,寓意深,做工精。

这次的月饼,合作的是百年老字号;床上用品,选的也是行业头部品牌。

不是代工,是强强联合。

质量有底线,文化有加成,价格还压得实,自然成了爆品。

但定制款的利润,其实并不高。

品牌方要留出合理空间,生产周期也长,库存难控。

不像某些自营品,看到什么火,找代工厂按需求生产,去掉中间环节,利润空间更大。

说白了,后者拼的是“选品眼光”和“成本控制”,前者拼的是“信任叠加”和“长期口碑”。

买东西,质量当然重要。

但很多人愿意为“董宇辉定制”多等几天、多抢几次,不是因为东西本身多便宜,而是因为相信这个人,相信他背后的团队不会敷衍

一个绣花的位置、一个包装的细节,他们都愿意花时间磨。

这种态度,看得见,也感受得到。

评论区里,大家最担心的是:“下次还能有吗?”“能不能多加点量?”“别又成绝版了。”

目前还不知道后续会不会加单、加多少。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要这种“认真做产品”的方式还在,哪怕抢不到,也愿意等。

据悉,团队已在评估后续产能,具体补货计划尚未公布。

来源:设计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