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公立医院新建项目逐渐完成建设,随之面临的问题是在财政紧平衡政策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的申报开办费,保障医院顺利开业试运行,并平稳过渡至正常运营,避免资金、设备、人员等资源低效利用。
广告
文/郎正则 温州市中心医院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公立医院新建项目逐渐完成建设,随之面临的问题是在财政紧平衡政策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的申报开办费,保障医院顺利开业试运行,并平稳过渡至正常运营,避免资金、设备、人员等资源低效利用。
本文着眼于开办费编制过程的内容遴选与策略优选,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编制开办资源配置计划。
开办费定义及内容
(一)开办费定义
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经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民生的经营主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一般来说,新建公立医院项目的建设资金与开办资金均来源于财政统筹。
建设资金涵盖项目从筹建阶段到竣工阶段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项目实施建设直接相关的工程费用以及建设管理、勘察设计、咨询服务、检测检验、场地准备等与项目实施建设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严格遵循初步设计阶段批复的概算明细限额实施。
而开办资金则是承接保障项目从竣工阶段过渡到正常投用运行阶段而确需发生的费用,不从基建项目概算费用中列支,需要另外向财政申报或由医院自行承担,常规分为资产类和非资产类费用。
非资产类开办费一般泛指“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等,但为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如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多以医院自行承担为主。
资产类开办费则基于保障基础性设施和公益性设施为主,是为新建医院正常开业配置的基本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办公环境、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必须开支费用,该费用金额巨大,医院无力自行承担,需编制开办费申请文本争取财政统筹解决,本文所指开办费编制范围限定于资产类开办费,通过阐述探讨在编制过程中涉及到的组织、时序、内容等,助力开办费用编制更科学合理。
(二)开办费内容
新建公立医院项目开办费内容是为实现项目设计方案配建功能正常实施而对项目基建已建设内容的必要补充,覆盖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后勤保障,根据医院项目设计方案择取相对应的具体实施内容。一般来说,细分为医疗设备、办公家具、信息系统、特殊用房、外包服务等。
1.医疗设备
按照医技、门诊、急诊、住院、科研板块各自对照设计图纸统计主要专用医疗设备配置单元。具体如下:
医技单元,作为医用设备配置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覆盖广泛、功能复杂,可分为常规配置单元和特殊功能单元,其中常规配置单元包括影像中心、超声中心、功能检查、病理科、检验科、输血科等,特殊功能单元包括手术中心、内镜中心、血透中心、生殖中心等医技平台单元,按照各医技单元的医疗设备配置规划分别统计。
门诊单元,常规必备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单元,主要统计各治疗用房的具体医疗设备内容。
急诊单元,重点关注急救区域内各项医疗设备,包括病床、吊塔、呼吸机、除颤仪、抢救车、微泵、超声机、治疗仪、治疗车、心电图机、消毒器等。
住院单元,可按照标准单元区块统计设备配置,主要包括病床、消毒机、监护仪、微泵、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采集仪、治疗仪、抢救车等医疗设备。此外ICU、专科ICU、新生儿、分娩室等特殊住院单元需另外单列主要设备配置,增加吊塔、监护仪、呼吸机、超声、电动心肺复苏仪器、产床等内容。
科研单元,主要为中心实验室及各科室内的零星小型实验室,按所开展的实验类型分别统计对应设备。
2.办公家具
主要包括装修图纸上各单元上示意的活动家具、电器、办公用品等。
活动家具:非固定的桌(办公桌、诊疗桌、会议桌等)、椅(诊椅、办公椅、候诊椅等)、柜子(资料柜、更衣柜等)、值班床、镜子、帘子、输液架、窗帘、床上用品、垃圾桶、货架等;
电器:投影、会议显示屏、电视、电脑、打印机、开水器等。
3.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软硬件。
硬件基础: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网络交换设备、信息安全等内容;
软件基础:包括一体化医院信息辅助系统及各特殊单元的专项智能化系统(如急诊系统、重症系统、手麻系统、lis系统等)
4.特殊用房
消毒供应中心、洗衣房、锅炉房、厨房等具备特殊使用功能的服务配套用房,按图纸设计内容罗列设备清单另行购置,与基建已建内容配合使用。
5.外包服务
指保洁、保安、洗涤等医院试运行过渡期间的外包服务。一般按3个月试运行考虑费用,试运行结束后的外包服务费用由医院自行承担。
(三)开办费保障时效
医院在编制资产类开办费预算时应结合医院发展规划,按照远期运营目标分阶段规划资产购置计划,并引入绩效评价量化测评投资效益。因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相应的卫生与健康规划所设的中期计划均为5年,且《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 号)中对绩效评价的对象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为5年。
因此,建议编制开办费时实施周期暂定为3至5年,在医院开展试运行后根据运行反馈情况适当调整。
(四)开办费编制原则
开办费不是为了在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医院继续提升优化,而是为了保证原有设计功能实现正常运行,在基本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办公环境、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基础保障。
因此,费用支出内容超过原有设计方案实施范围的功能,或超出基础运营功能保障范围的需求,或超出医院公益性医疗服务范围的资源,均不应列入开办费编制内容。
(五)开办费编制组织架构及责任
医院宜成立开办费编制小组,建议由财务总师作为小组组长牵头组建小组,财务、基建、设备、采购、信息、总务等职能科室组成小组成员。各小组成员主要工作如下:
财务科
需沟通医院,先行定立资源投资绩效评价方案及开办相关政策,负责牵头联系各职能科室成员汇总开办资源配置计划,以限额配置为原则,组织磋商优化会议,制定远期的运营开办资源配置方案,按照保障基础、分期配置、限额申报的开办思路并结合绩效评价,最终编制成完整的长周期医院开办方案,既解决投用阶段所需基础资源的燃眉之急,又能保障获取医院过渡至正常运营的长效投资。
基建科
负责编制项目建设方案方案情况说明,内容包括项目概况说明,并分楼栋、分楼层、分单元详细说明具体设计功能并统计标示特殊数字,如普通业务用房类别及数量、特殊功能房间类别及数量、辅助用房概况介绍、床位数(含预留扩展说明)等,提醒预留空间规划情况,介绍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划分甲供材料及家具采购范围,详细说明基建工程范围内实施内容及基建完工交付界面情况(主要包括大型医疗设备机房的装修范围、智能化工程的基建实施具体内容、固定家具配置情况),提供装修平面图并做好注释说明。
设备科
负责对照项目建设方案方案情况说明,结合绩效方案,联系临床、医技单元的使用科室详细上报设备购置需求计划、业务发展规划、投资绩效自评,信息汇总后联动财务、运营等职能遵循保障基础、分期配置、限额申报的基本原则,优化设备整体购置计划。
信息科
应在工程设计阶段提前介入智能化专项工程的整体规划,规划方案应适当超前并区分为基建阶段配置、投用阶段补足、远期运营提升。
基建阶段配置应根据智能化专项工程批复概算金额限额设计,侧重于硬件配置,完成基础软硬件配置,预留后期提升拓展的条件。
投用阶段补足应侧重于软件系统,适配基建阶段的硬件设施以实现业务正常开展的目的。远期运营提升则是长效投资,逐步建设智慧医院。
采购科、总务科
负责对照项目建设方案方案情况说明,根据固定家具配置情况、特殊用房交付界面,结合装修平面家具示意内容,联系各单元内的使用科室,制定家具购置计划(主要包括活动家具、电器、办公用品等)和特殊设备采购计划(如厨房设备、洗衣房设备、消毒供应室设备等),并统计保洁、保安、厨师等投用开荒时期的人员费用。
开办费编制注意事项
(一)编制准备工作
各小组成员科室在开展编制工作前,应充分了解基建科负责编制的项目建设方案方案情况说明,并对照设计图纸详细阅读审阅,梳理有效信息,并充分考虑以下事项,如有必要应及时组织专题会议议定。
1.基建施工与运营开办的交接界面
在开始编制开办费用明细前,小组成员科室首先应做到清楚了解基建工程施工完成并交付的界面情况,并充分预估为顺利实现后续运营开办的目的所要考虑的设备、家具、电器、软件等设施资源在安装时的“交付接续”的相关费用。
基建工程严格执行按图施工,图纸上标示的施工内容、实施范围、节点详图既是交付清单,同时也是基建施工与运营开办的交接界面,小组成员科室应当区分工程内的承包方施工内容与图纸示意院方自行实施的内容区别,避免在编制开办费用明细时缺项漏项或重复计算。
2.新增配置与资源利旧的平衡考虑
在充分了解基建施工与运营开办的交接界面后,小组成员科室应严格执行“按图配置”,对照图纸设计的功能配置内容,联系具体使用科室征求开办配置建议,超出设计功能外的配置需求不应纳入开办费测算范围,并调研具体使用科室或医院老院区已有资源,包括医疗设备、厨房设备、信息软件系统、服务器、衣被服、电脑、办公用品等各方面资源是否具备搬迁使用的可能性,充分考虑资源利旧,节省开支。
3.绩效目标可行性审查
在征求使用科室开办配置需求意见后,医院应当要求使用科室提供相应的科室发展规划方案和绩效目标。在项目整体绩效目标的基础上,由财务、运营职能科室介入审查科室需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细化并校正绩效目标,使其充分具备实施可行性,为今后医院开办资源配置计划能够更顺利的通过财政部门的财评审查。
(二)编制开办资源配置计划
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医院可提前编制功能满配的开办资源配置计划,并测算为满足实现所有功能正常运行所需支出的总开办金额,并委托第三方咨询单位编制事前绩效评估方案指导开办资金调整,并作为项目前期向上争取开办上限金额的理据。
在项目主体施工阶段,医院应当组建上文所述的开办费编制小组,在限额开办的原则及事前绩效评估的指导下,配合施工进度及早谋划编制科学合理的开办资源配置计划明细,向财政部门争取资金预算,在项目装修阶段同步实施开工计划,采购设备、家具、电器等尽早安装调试,达到项目竣工验收后快速投用的目的。
在项目投用试运行阶段,根据试运行数据,合理预估并修正开办资源配置计划中的远期计划预算,通过绩效评价量化数据,积极向上对接远期开办资金预算明细,为医院从试运行过渡至平稳运行争取资金保障。
(三)开办费编制优化建议
1.保障基础,界定范围
在财政紧平衡的背景下,编制开办费明细时突出强调财政资金重在保基础,适配设计方案批复范围内的功能需求,剔除用于服务特定群体且医保范畴外的商业性医疗服务设备购置以及过度超前的智慧医院提升建设软硬件配置,限定办公用品、家具、电器等采购类目不突破集采目录标准。
同时,医院在编制开办费时,应积极沟通财政主管部门尽可能通过专项论证的方式细化明确界定医院开办费的支持范围和支持标准,争取资金预算统筹安排更科学合理。
2.远期规划,绩效评价
开办费编制时建议在设计功能对应适配但不超实施范围、基础建设适度超前但不过度追求“未来”体验、设施设备充分利旧且适度更新的原则下,按照优先级排序、分年度实施的思路,合理预估医院试运行过渡至正常运营的周期,编制开办资源配置计划,分别罗列投用试运阶段以及开办周期内逐年的开办资源配置明细,并附绩效评价方案,将成本与收益量化,大体可设为项目产出、项目效果、项目社会评价和项目长效管理等一类指标,并将指标细分为项目计划完成率、设备首次验收合格、项目交付使用情况、病人满意度、医疗设备持续使用率、门诊量增加情况、医院的其他考核指标、交付后正常运行、项目受益方满意度、后期维护和维修措施、保障设备和设施持续有效工作等二类指标,二类指标再根据条件逐级细分。
3.分级配置,逐年完善
新建医院开办必然需要经历从试运行缓步逐年过渡至正常运营,过渡期属于长周期,因此建议医院在搬迁前认真研究决策试运行期间开展的具体业务内容及配套的开办资源设施,该部分内容是开办最基础的保障内容,是开办费编制优先级最高的内容。
通常包括拟开设的门急诊单元诊间量、住院单元数量以及与人次业务量对应业务所需配备的影像、检验等医技设备类型和数量,为实现以上业务正常运转而需配套的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各类人员的数量和配套办公,以及为维持这些最基础保障内容而服务的智能化系统。
在试运行开始后,医院需要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反馈,调整未来几年的开办资源配置计划,但调整后的总金额不应超出试运行前的申报总额,绩效理据合理的新增内容可以向财政部门申请提前批复预算,使医院尽快达到正常运营状态,减少后续开办投资。
公立医院新建项目具有复杂功能设计,也注定了开办费编制非常复杂,需要在时间、空间上兼顾设计功能实现的成本投入与投资收益的平衡,非常考验医院管理者的整体经营水平,希望通过合理的开办资源配置计划最大化取得投资收益并促进医院开办正常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 孟雪莲,侯常敏,蒋协远.公立医院政府性投资项目开办费预算编制问题研究[J].中国医院,2023,27(8):85-87.
[2] 罗劲松,袁明,倪顺康.某医院门诊楼开办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2015,15(11):127-129.
想了解更多关于医院建设方面的内容,请在筑医台资讯公众号发送消息,我们会不定期定制化推送您感兴趣的内容。
筑医台10-11月精彩活动速览
01 10.17-18 天津
02 10.17-19 滁州
02 10.24-26 上海
03 11.1-2 广东
04 11.7-9 内蒙古·呼和浩特
05 11月 北京
……
加入医建同行社群
请备注姓名+行业
筑医台融媒体 · 传播矩阵
来源:筑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