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7 2025 款上市:以 “油电同智” 破局,重塑 B 级运动轿跑价值标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22:07 4

摘要:2024 年 11 月 26 日,上汽 MG 正式推出 MG7 2025 款车型,以 “限时一口价 11.29 万 - 16.29 万元”(官方指导价 12.59 万 - 17.89 万元)的定价策略,叠加高阶智能配置全系标配的产品布局,在新能源主导的市场中为

2024 年 11 月 26 日,上汽 MG 正式推出 MG7 2025 款车型,以 “限时一口价 11.29 万 - 16.29 万元”(官方指导价 12.59 万 - 17.89 万元)的定价策略,叠加高阶智能配置全系标配的产品布局,在新能源主导的市场中为燃油轿跑赛道打出 “价值反击战”。

发布会后,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副总经理祝勇、上汽 MG 总经理陆家俊及品牌传播高级经理杨一君组成的核心管理层,通过群访深度解读了这款 “20 万内最聪明燃油车” 的技术突破、用户洞察与全球化战略,其背后不仅是单一产品的迭代,更是 MG 对 “油电平权” 时代的系统性回应。

智能平权:三大核心技术打破燃油车 “智能偏见”

在新能源车型凭借电子架构优势抢占智能高地的当下,MG7 2025 款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彻底扭转 “燃油车 = 智能落后” 的行业认知,真正落地俞经民所倡导的 “油电同智” 理念。其智能化突破集中在三个关键方向:

首先是 P2P 记忆泊车功能,直接将燃油车智能泊车能力拉至行业顶尖。该功能分为 “主动记忆” 与 “默默记忆” 双模式,前者支持用户引导车辆学习 10 条常用路线,后者可自动记录 100 条 “下车点 - 停车位” 路线,无需人工干预就能完成自主泊车;更覆盖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远程召唤、自动泊入、灵活选位五大核心场景,是目前燃油车中场景覆盖最完整的智能泊车系统。值得关注的是,它的技术水准能与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新能源车型同台竞技,而且对比特斯拉纯视觉方案,还额外强化了法规合规性与风险防控设计,通过多传感器融合规避 “误识别” 风险,减少用户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是高速 NGP 系统,用 “融合路线” 破解行业痛点,实现全国高速路网 “全覆盖、不降级、不退出” 的拟人化体验。针对行业内 “有图” 与 “无图” 路线的争议,MG 选择高精地图 + 视觉融合的方案 —— 既靠高精地图保障基础路径精度,又用视觉传感器实时监测突发情况,形成 “双重保险”。祝勇以特斯拉为例解释:“纯视觉方案对白色大卡车等低特征物体识别能力弱,容易引发事故;而我们的融合方案哪怕在高速隧道、山区弯道等信号薄弱区域,也不会出现‘功能退出’,还能模拟人类驾驶员平顺过弯、合理跟车的习惯,避免机械感强的操作。”

最后是 “人机和谐” 理念,通过组织架构创新成为差异化优势。不同于多数车企 “智驾团队与车控团队分离” 的模式,MG 曾将两大团队整合为同一部门,实现技术深度协同:在高速巡航、拥堵跟车等智驾覆盖场景里,系统会自动匹配最优驾驶体验;遇到极端天气、突发障碍物等 “corner case” 时,用户接管瞬间底盘系统能快速响应,避免 “方向盘卡顿”“动力延迟”;同时系统不与用户争夺控制权,轻打方向盘就能接管,减少驾驶焦虑。更关键的是,这些此前需 1.2 万元选配的智驾功能,此次全部纳入 MG7 2025 款标配,进一步夯实 “智能平权” 定位。

性能下沉:12.99 万击穿 2.0T 门槛,重构 B 级轿跑价值

MG7 2025 款的定价策略,堪称对 B 级运动轿跑市场的 “价值重构”—— 将 2.0T 车型入门价下探至 12.99 万元,不仅低于同价位合资燃油车(如本田雅阁 1.5T 入门价 17.98 万元),甚至和自家 1.5T 高配版(限时一口价 12.99 万元)价格持平,却额外搭载高阶智驾配置,这背后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产品实力的自信。

从用户数据来看,MG7 自去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 6 万台,2.0T 车型占比始终保持在 40%-50%,16 万元以上高配版购买率接近 30%,可见用户对 “高性能” 的需求远超预期。同时用户群体也有明显变化:此前购买 MG5、MG6 的 “升级用户” 虽习惯 1.5T 动力,但对 2.0T 的驾控体验有强烈向往。基于这一趋势,MG7 2025 款优化了配置线 —— 保留 2 种 1.5T 基础配置满足日常通勤,增设 4 种 2.0T 配置覆盖 “入门性能” 到 “顶配智能” 的需求,陆家俊明确表示:“目标是将 2.0T 车型占比提升至 60% 以上,让更多用户‘跳一跳就能摸到’更好的性能。”

即便价格下探,MG7 2025 款的性能依旧保持 “轿跑本色”。它搭载的 2.0T 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 192kW,峰值扭矩 405N・m),匹配获 “世界十佳变速箱” 的 9AT 变速箱,零百加速仅需 6.5 秒,远超同价位 1.5T 车型(如大众凌渡 L 1.5T 零百加速 8.5 秒)。为验证操控实力,MG 团队还在亚洲首条山脊赛道 —— 佰骏山地赛道进行实测,陆家俊分享体验时提到:“在冬日的山脊赛道上,MG7 的 mCDC 智能悬架与 E-LSD 电子限滑差速器能精准控制车身姿态,过弯时侧倾抑制到位,这种操控质感是同价位车型很难达到的。”

品质升维:从 “看得见” 到 “看不见”,定义轿跑新标杆

MG7 2025 款对 “B 级运动轿跑新标杆” 的诠释,不只是停留在设计与性能的 “显性优势”,更延伸到用户不易察觉的 “隐性品质”,通过全方位升级建立差异化壁垒。

在车身安全与环保上,新车白车身采用 84% 高强钢,抗扭刚性达 31000N・m/deg,比肩 50 万级豪华燃油车水平,为操控稳定性与被动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内饰则用环保选材与工艺,8 种苯醛类物质挥发量均远优于国家标准,重新定义运动轿车的健康座舱标准。陆家俊强调:“过去我们讲了太多‘看得见’的设计与性能,未来要让用户感知到‘看不见’的品质 —— 这些制造、配置、性能层面的细节,才是标杆车型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品质升级也精准契合用户群体的结构性变化:MG7 女性车主比例较上市初期提升至少 10 个百分点。杨一君指出,现代女性对 “深度悦己” 的追求与 MG “always YOUNG” 精神高度共鸣,“后疫情时代的年轻女性想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千禧妈妈’群体也从关注‘我们’转向‘自我’,而 MG7 的高颜值设计、便捷操控与安全配置,刚好满足她们对‘漂亮且安心’出行工具的需求。” 俞经民进一步透露,品牌明年会推出 MG7 全新颜色方案,后续产品中也会强化女性友好设计,“Fun to driving 不只是男性的专属,女性同样值得享受驾驶的乐趣与浪漫。”

双轨布局:燃油与全球市场并行,应对行业淘汰赛

面对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关税制裁的行业挑战,以及国内市场新能源转型浪潮,MG 明确 “燃油 + 混动 + 全球” 的三维发展路径,用多元化布局应对行业淘汰赛。

俞经民对市场趋势有清晰判断:“未来燃油车与混动车型合计占比仍会达到 40%,用户首先选的是品牌、车型类型与出行体验,不是单纯的动力形式。” 基于这一认知,MG 计划年内推出四款新车(两款全新、两款大改款),目标实现国内销量翻番;混动车型的研发也在推进中,管理层强调 “会持续倾听用户声音,优化产品体验”,但未披露具体时间表与技术参数。

在燃油车技术储备上,MG 已形成独特优势 —— 通过自主研发发动机与变速箱,破解了燃油车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度低、动力响应慢的行业痛点。祝勇解释:“燃油车要做好智能化,难点在于内燃机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不如电机,还需要协调离合器、刹车系统等多部件;而我们的智驾、动力预控、底盘团队深度协同,能提前做好通讯与控制规划,这是我们的先天优势。”

海外市场方面,MG 会通过本地化运营克服贸易壁垒,依托 “全球轿跑世家” 的产品矩阵(覆盖 10 万内到 30 万价位,15 年推出 5 款轿跑车型)拓展用户群体。对于市场预期,俞经民提出明确目标:“MG7 目前月销 2000 台左右,我们要靠产品实力把这个数字后面加个 0。” 在汽车行业加速洗牌的当下,MG 正以 “油电同智” 为突破口,为燃油车开辟 “活得好、活得久” 的新路径,也为自身在全球轿跑市场的竞争积累筹码。

来源:东正汽车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