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农业农村部蔬菜中药材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在安徽亳州召开(老田微农技)9月19日,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全国农技中心在安徽省亳州市组织召开2025年农业农村部蔬菜中药材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分析蔬菜和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成效经验,研判“十五五”
会议指出,促进蔬菜和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我国蔬菜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供应能力更加稳定均衡,生产结构更加协调高效,生产技术更加绿色友好,增收作用更加稳定有力。
会议强调,蔬菜和中药材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新挑战、新要求。蔬菜生产要进一步调优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加快推进设施化,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大规模实施老旧低效设施蔬菜基地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机械化和高效化,研发推广高效作业装备,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绿色化和高品质化,集成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促进肥水节约、病虫可控,开发功能蔬菜产品。中药材产业要推进有序种植,坚持道地性,确保种植规模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坚持有效性,支持中药材种业发展,挖掘利用优质种质资源,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建设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和大数据服务平台,提升药材质量品质。
会议要求,蔬菜和中药材专家指导组要牢牢把握服务生产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趋势研判,及时反映产业动态,继续抓好生产和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推进科技创新,强化技术引领,为“十五五”蔬菜和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会议期间,蔬菜和中药材专家指导组对亳州市蔬菜和中药材生产进行了现场指导。
2025年秋冬桃、香蕉提单产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桃
施肥原则
针对桃园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量偏少、氮磷肥施用偏多、清耕制果园高温抗旱能力弱以及土壤保肥能力低、土壤退化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施足秋季基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数量,注意钙、铁、镁、硼、锌和铜等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2)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NE养分专家系统、增值肥料、微生物菌剂等科学施肥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等“三新”集成技术模式。
(3)提倡实行生草制,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施肥建议
(1)桃果采摘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秋施有机肥和化肥基肥。有机肥和化肥于均可一次性开沟施用。有机肥亩施用量为有机肥500—1000公斤或农家肥2—4方。氮素施用量占全年的30—50%, 磷素占全年的50—80%, 钾素占全年的40—60%。提高钾肥施用量,氮:磷:钾三者用量比例接近 1:0.5:1—1.5为宜。
(2)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秋季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2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秋季氮肥(N)6—9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以下,秋季氮肥(N)5—8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6—10公斤/亩。
(3)采用生草栽培,以草养园,以草控草。种植的间作物应为与桃树无共性病虫害的浅根、短杆植物,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或覆盖于树盘。
(4)旺树应适当控氮,弱树则可适量增氮,促进恢复树势。早熟品种施肥量一般比晚熟品种少15%—30%。受前期逆境影响、减产幅度较大的果园,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喷施次数,控制营养生长、稳定树势。
小辣椒大产业:特色农业走出致富新路子(中国蔬菜)
这些年,甘肃天水麻辣烫一度走红,其“灵魂佐料”天水的甘谷辣椒功不可没。现在,正值天水市甘谷县12万亩辣椒的丰收季,田间地头红艳似火,忙碌的辣椒采摘开始了。
在位于甘肃天水市甘谷县金山镇水家岔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一串串形似羊角的辣椒色泽鲜亮。农户们在田垄间,熟练地将成熟的辣椒采摘、装筐,满载辣椒的三轮车一趟趟驶向收购点。
甘谷辣椒产销两旺,得益于前期的精细育苗。今年年初,当地提前布局15个集约化育苗基地,培育1.6亿多株辣椒优质种苗,从源头确保辣椒品质。
甘谷县种植辣椒的历史悠久,当地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加上适宜的光照与温差,让甘谷辣椒形成了“肉质肥厚、香而不辣”的独特品质。今年,当地进一步推广辣椒优良品种,再配上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随着天水麻辣烫在全国走红,甘谷辣椒的市场需求也一路攀升。这两年,当地辣椒种植面积从5.6万亩扩至12万亩,增幅达114.3%。今年,12万亩辣椒田预计可实现产量27万吨,小辣椒正成为引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大产业”。
加工销售有诀窍 全产业链产值破11亿
甘谷辣椒丰收,忙碌的不只是田间地头的农户,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电商直播间里热情推介,从地里摘下的辣椒,通过加工增值、多元销售,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引擎。
作为天水麻辣烫的“灵魂辣椒”,天水的甘谷辣椒在加工时也有绝招。您看,甘谷县的辣椒加工企业用石碾低速研磨,让辣椒中的芳香物质充分释放,做出的辣椒面、油泼辣子更加醇厚味香。天水麻辣烫走红后,甘谷辣椒产业也抓住时机,将产品从最初单一的辣椒面,拓展出辣椒酱、油泼辣子、辣椒丝等7大系列80多个品种,以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
光靠天水麻辣烫出圈还不够,甘谷辣椒在销售上也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直播带货,让甘谷辣椒从地头、车间直达消费者的餐桌。
内容来源:央视网
来源:杨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