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程管理中,局部晚期病例因肿瘤负荷高、初始手术难度大而预后受限,新辅助治疗遂成为实现降期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环节。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的问世,为这一关键环节提供了有力武器,二者不仅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更实现了抗 HER2 治疗从新辅助治疗
导语
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程管理中,局部晚期病例因肿瘤负荷高、初始手术难度大而预后受限,新辅助治疗遂成为实现降期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环节。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的问世,为这一关键环节提供了有力武器,二者不仅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更实现了抗 HER2 治疗从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到晚期一线治疗的全阶段覆盖,真正贯穿疾病诊疗全程,为患者点亮治疗希望。本期“珠联曲合”病例分享栏目特约泰州市中医院甲乳外科王太宇医师为大家分享一例局部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诊疗过程。该患者初诊右乳T4N1M0、HER2阳性乳腺癌,先接受双靶联合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6个周期,肿瘤缩小、肿瘤标志物下降;后续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残留癌灶及1/18枚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先双靶维持治疗1年,再序贯靶向药物治疗,目前肿瘤标志物持续下降,随访无复发。
病例提供者简介
王太宇 医师
泰州市中医院乳腺甲状腺科主治医师
泰州市抗癌协会甲状腺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以第一作者及主要作者发表SCI、核心期刊数篇
病例介绍
1
基本信息
患者陈某,女性,37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一年余”入院。
2
相关检查及诊断
查体:双乳不对称,右乳全部被肿块占据,突出皮肤,呈菜花样,表面破溃,渗出血性液体,质地坚硬,右侧腋窝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尚可。左乳、左侧腋窝及双侧锁骨上未及明显异常。
乳腺彩超:右乳见范围约10.2×4.6×5.1cm肿块,血供丰富,侵及皮肤层(BI-RADS分类:4C类)考虑乳腺CA;左乳结节(BI-RADS分类:3类);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右侧较大的2.4×1.2cm,左侧较大的2.5×0.9cm。
PET-CT:右乳及右腋窝糖代谢显著增高,考虑恶性;未见明确远处转移。
穿刺活检: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ER(约90%,中+)、PR(约70%,强+)、HER2(2+),Ki-67(约40%+);FISH检测示HER2基因扩增。
临床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T4N1M0,IIIB期,HER2阳性,HR阳性)。
3
诊疗过程
新辅助治疗阶段
采用TCbHP方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同步予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性升白;治疗期间曾出现贫血,经静脉输注悬浮少白红细胞纠正后顺利完成治疗。
TCbHP方案6个周期后,患者肿物明显缩小,破溃较前明显好转,复查示右乳肿块缩小至6.5×5.4×3.2cm,右侧腋窝最大淋巴结缩小至0.8×0.6cm,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CEA从18.27ng/ml降至9.9ng/ml,CA-153从251.08U/ml降至82.4U/ml)。
手术治疗
2024年7月9日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术(TRAM),术后病理提示:乳腺可见残留癌灶,大小约6×5×3cm,累及乳头;腋窝1/18枚淋巴结转移;各切缘未见癌。
辅助治疗
第一阶段:采用HP(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方案治疗(满1年,末次给药时间为2025年3月17日。
第二阶段:自2025年4月7日起,患者接受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治疗,共14个周期。
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目前无明确肿瘤复发或进展的标志物证据,整体病情相对稳定。
4
诊疗回顾
图2.诊疗过程回顾
病例点评
HER2阳性乳腺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全程抗HER2治疗”的核心地位——从新辅助阶段的降期攻坚(将不可手术转化为可手术),到术后辅助的复发拦截(针对残留病灶精准打击),需根据肿瘤退缩程度(病理完全缓解[pCR]状态)构建阶梯式精准策略。
本例中,患者初诊呈现肿瘤负荷高(初诊右乳巨大肿块伴皮肤破溃、腋窝淋巴结转移),分期为IIIB期(T4N1M0)。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5》(以下简称CSCO BC 2025),该患者的肿块较大(>5cm)、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均是符合新辅助治疗的条件[1]。NeoSphere、PEONY等研究,已奠定了曲帕双靶联合化疗方案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标准地位[2,3]。
基于循证证据及指南推荐,该患者接受TCbHP方案,并成功实现降期手术(右乳癌改良根治+乳房重建)。考虑该患者虽未达到pCR,但对术前TCbHP方案较敏感,术后先给予HP方案辅助治疗(治疗1年),后续给予T-DM1方案强化治疗。目前该患者无明确肿瘤复发或进展的标志物证据,整体病情相对稳定。
本病例患者虽初始肿瘤负荷较重,但对抗HER2治疗较敏感,曲帕双靶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成功为该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虽然曲帕双靶可为HER2阳性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但需维持1年的治疗也为很多经济情况较差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近年来,国内生物类似药领域蓬勃发展,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已陆续获批并纳入医保,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的同时,降低了整体治疗成本;并且曲妥珠单抗(静脉制剂)也即将纳入集采范围,将进一步为需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降低经济负担,未来将有更多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从曲帕双靶的多元选择中获益。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曲帕双靶生物类似药的可及,进一步打破高价药壁垒,在平衡疗效、安全与经济负担中发挥核心作用,未来也将有望进一步推动乳腺癌抗HER2治疗标准化进程,最终改善我国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整体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Gianni L, Pienkowski T, Im Y 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oadjuvant pertuzumab and trastuzumab in women with locally advanced, inflammatory, or early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NeoSphere): a randomised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2 trial[J]. The Lancet. Oncology, 2012, 13(1): 25-32.
[3] Huang L, Pang D, Yang H, et al. Neoadjuvant-adjuvant pertuzumab in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final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III PEONY trial[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1): 2153.
编辑:River
审校:River
排版:Jean
执行:Falin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智慧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