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静环境听不清,身处菜市场等吵闹环境反而听得清,这是耳硬化症的典型表现——韦氏误听。耳硬化症是一种由内耳骨迷路骨质结构异常,导致进行性听力损害的传导性耳聋,白种人发病率更高,好发于中年女性。
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蒋子栋
安静环境听不清,身处菜市场等吵闹环境反而听得清,这是耳硬化症的典型表现——韦氏误听。耳硬化症是一种由内耳骨迷路骨质结构异常,导致进行性听力损害的传导性耳聋,白种人发病率更高,好发于中年女性。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如果把耳朵比作一个房子,外耳就像走廊,中耳相当于客厅,内耳是家庭内的套间,紧紧连接着神经。内耳出现问题时,可能表现为神经性耳聋,而中耳炎、耳硬化症属于传导性耳聋。
耳硬化症发生于中耳和内耳相接处,尤其是镫骨和内耳所处的耳蜗相接的地方。正常人的镫骨似象牙,但耳硬化症患者的镫骨出现血管丰富的海绵状增生,使镫骨发生错误的硬化,变得如酥饼般,周边环境的声音在进入镫骨时失去了有力的传导,就如同卡壳的自行车链条,导致患者出现双耳或单耳听力出现异常,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类。
韦氏误听。一般情况下,安静时人说话声音较小,但如果周围环境出现噪声,说话人的声音会主动提高,而耳硬化症患者会误以为自己的听力在闹市或嘈杂环境中有所提高。
听力下降。多数耳硬化症患者表现为双耳听力下降,部分人可能在幼时就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进行性听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加重。最开始是听不清身边人的低语,随后会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中的交流。女性在妊娠、分娩、绝经后病情进展加快。
自听增强。耳硬化症的患者往往是“小嗓门”,即使说话声音很小,轻声细语,也仍然会自觉声音很大。
耳鸣眩晕。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耳朵会持续性感觉到“滋滋滋”“嗡嗡嗡”的干扰之音,还可能出现平衡感觉障碍。
当出现韦氏误听症状后,可前往专业机构就诊,若听力检查显示为卡式切迹、丐莱试验呈现阴性,且耳膜股室内呈现红色,则明确为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的发病诱因尚不明确,疾病初期如果不影响日常生活的交流,只有普通听力下降等情况,一般不建议进行医疗干预。目前并无针对耳硬化症的特效药,过度用药反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比起吃药、打针,甚至急切地寻求手术干预,更重要的是关注听力下降的情况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保持平常心。
耳硬化症属于进行性耳聋,随着时间推移,硬化越来越严重,听力下降也会愈发严重。当疾病进展为单侧耳聋、双侧耳聋或非常明显的听力下降,以至于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可先选择无创方式辅助,如佩戴助听器。
当疾病进展为助听器辅助也很难听清时,患者可进行人工镫骨手术。这是一种在显微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将耳蜗相接处的硬化镫骨置换为人工镫骨,从而提高听力,控制耳鸣。不过,人工镫骨植入术可能导致神经性耳聋并发症,一旦发生神经性耳聋,只能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获听力。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