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发声:理想i6标配AD Max永久免费,辅助驾驶收费争议再升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20:52 3

摘要:2025年9月24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通过社交平台发文,抛出“高阶辅助驾驶不该收费”的重磅观点,并宣布即将于9月26日发布的理想i6,将标配高阶辅助驾驶系统AD Max且永久免除使用费。这一表态不仅为理想i6的发布会提前预热,更直接点燃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关于“

2025年9月24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通过社交平台发文,抛出“高阶辅助驾驶不该收费”的重磅观点,并宣布即将于9月26日发布的理想i6,将标配高阶辅助驾驶系统AD Max且永久免除使用费。这一表态不仅为理想i6的发布会提前预热,更直接点燃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关于“辅助驾驶收费模式”的讨论,网友们围绕“免费是否真惠民”“成本是否转嫁”等话题展开激烈争辩,而华为、特斯拉等采用收费模式的车企,也被间接推至舆论焦点。

从李想的发文逻辑来看,其主张“辅助驾驶免费”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新能源行业“电动化向智能化过渡”趋势的判断。他明确提到,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的电动化已大规模普及,消费者早已享受到“用电安静、成本低、加速快”等优势;而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中,高阶辅助驾驶是现阶段最核心的用户利益点。但当前行业普遍存在的“辅助驾驶另行收费”现象,让不少消费者因“价格不菲”望而却步,无法真正体验到智能化的价值。在他看来,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人工智能的魅力,比单纯通过功能收费盈利更重要——这也是理想i6选择“AD Max标配+永久免费”的核心初衷。

同时,李想对理想AD Max的技术实力充满信心,直言其综合表现“数一数二”:“即便有人不认同是第一,也认可离第一差距很小”。这种自信背后,是理想AD Max的实际表现支撑——搭配不断迭代的VLA司机大模型,该系统在高速NOA、城区复杂路况应对等场景中已形成竞争力,而此前理想L系列车型对老车主持续开放智驾系统更新的做法,也为其积累了“售后有保障”的口碑,有网友便留言称“22年的理想车还能享前沿自动驾驶,没车企能做到”,从侧面印证了理想智驾技术的迭代能力与用户信任度。

不过,舆论场中并非全是支持声,“免费背后是成本转嫁”的质疑声同样突出。有网友犀利指出“免费就是把钱加到车价里,羊毛出在羊身上”,认为理想不过是将辅助驾驶的成本折算进整车售价,并非真正“让利”;还有人担忧“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猜测未来可能通过“硬件不符”等理由停止更新,倒逼用户换车;甚至有观点认为“强制标配=强制购买”,对不需要辅助驾驶的用户而言,相当于为用不上的功能买单。这些质疑并非无的放矢——此前行业内确实有车企采用“基础功能免费,高阶功能订阅”的模式,而理想此次“全免费+标配”的激进策略,难免让外界对其盈利逻辑与成本控制产生好奇。

值得注意的是,李想的表态也被部分网友解读为“对行业收费模式的挑战”,尤其是针对华为、特斯拉两大标杆。华为ADS 2.0曾推出“高阶包订阅价680元/月”的方案,特斯拉FSD更是以“一次性付费6.4万美元”的高价著称,两者均采用“基础功能免费,高阶功能收费”的模式。此次理想以“免费”破局,无疑会让消费者对“辅助驾驶是否该收费”产生新的思考,甚至可能倒逼其他车企调整策略——有网友便调侃“这是说谁呢?华为和特斯拉?”,足见其对行业的潜在影响。

从行业视角来看,理想i6的“辅助驾驶免费”策略,本质是一场“以智能化换市场”的营销博弈。在20-30万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理想i6面临小米SU7、华为智界S7等强劲对手,这些车型在智驾领域各有优势。通过“AD Max标配免费”,理想既能差异化竞争,吸引对智驾感兴趣但不愿额外付费的用户,也能借助“免费”话题扩大声量,为发布会引流。但这场博弈的关键,在于理想能否平衡“免费带来的成本压力”与“用户体验的持续保障”——若未来AD Max的更新维护、技术迭代能保持水准,且整车定价合理,“免费智驾”或将成为理想i6的核心卖点;反之,若出现“更新停滞”“成本转嫁导致车价过高”等问题,此前积累的口碑可能会反噬。

随着9月26日理想i6发布会的临近,“AD Max免费”的具体细节与整车定价将成为最大悬念。而这场关于“辅助驾驶收费与否”的争论,也不会因发布会结束而停止——它不仅关乎单一车型的市场表现,更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智能化竞争逻辑:未来,辅助驾驶会成为像“电动化”一样的标配免费功能,还是继续保持“按需收费”的模式?理想的尝试,或许正在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来源:汽车网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