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手引爆数字消费革命,AI+消费电子迎来黄金机遇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9:45 3

摘要:商务部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旨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

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共振,消费电子正成为AI落地的最前沿阵地。

商务部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旨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

《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此举将推动人工智能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01 政策红利释放,AI+消费迎来新机遇

这份《指导意见》的到来并非孤立事件。它延续了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大力支持,与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形成政策接力。

政策明确划定了产业升级时间表: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普及率将突破70%。这份继“互联网+”后最具战略价值的国家蓝图,首次提出“智能体即服务”新范式。

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消费电子行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时隔两年触底反弹。

02 消费电子板块,业绩复苏超预期

随着全国消费电子补贴方案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消费电子板块近期表现活跃。自2025年1月7日至1月22日,消费电子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8%,板块内30多只个股累计涨幅均超过10%。

业绩层面更是捷报频传。多家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报喜”:瀛通通讯、惠威科技、英力股份、东尼电子等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多家公司预计2024年业绩大增。

长盈精密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7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716.78%至856.79%;春秋电子预计实现净利润1.75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加554.29%到629.06%。

03 AI赋能终端设备,换机周期重启

AI技术的融入正在重塑消费电子行业。AIPC的快速渗透为相关企业注入强心剂。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线上零售市场笔记本电脑销量251万台,AIPC占比已达36%,同比增幅150%,创市场份额新高。

智能手机领域也在经历AI赋能的重塑。AI手机需要升级SOC(系统级芯片)、散热、电池等多个零部件的规格,相关企业明显受益。

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 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PC出货量达到2.53亿台,同比增长2.6%,PC市场已恢复到正常季节性波动,并随着AI PC的推出进入新阶段。

04 AI眼镜赛道,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在众多AI终端设备中,AI眼镜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新兴赛道。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

科技巨头纷纷加速布局AI眼镜领域。华为于4月份发布智能音频眼镜,主打音频与语音交互;小米3月份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并计划于下半年发布集成摄像与AR导航功能的新款眼镜。

苹果公司也计划于明年年底发布智能眼镜,旨在进一步抢占人工智能增强设备市场。国投证券认为,若AI眼镜重量突破20g、续航达到10小时、AR功能下放且价格下探至千元,将迎来真正的消费爆发时间点。

05 产业链企业受益,订单饱满业绩可期

随着AI终端设备需求增长,产业链企业订单饱满,业绩可期。

工业富联上半年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公司透露,AI服务器在云计算业务中占比稳步扩大,第二季度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

鸣志电器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零件赛道构建了“电机+驱动+传动+闭环”的全栈式产品平台,目前已向国内外百余家头部整机厂送样,收获批量订单,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应用板块收入同比增幅约20%

柯力传感同样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上半年向50余家机器人企业送样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其中六维力传感器出货近千套,部分客户已进入小批量订单阶段。

06 利好个股全梳理,多维度把握投资机会

芯片与核心元件领域

韦尔股份: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领域。2024年业绩大幅预增,营收和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瑞芯微:专注于SoC芯片设计二十余年,产品包括AIoT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20%。恒玄科技:国内AIoT芯片领域领先企业,芯片集成多核CPU、DSP等多个功能模块,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乐鑫科技:专注于物联网Wi-Fi MCU芯片研发,为Meta Lens Chat眼镜提供连接方案。

终端与整机制造领域

立讯精密:苹果产业链龙头企业,据悉与OpenAI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歌尔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公司在VR/MR、智能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进展较为顺利。领益智造:2024年在AI眼镜及XR可穿戴设备的收入达40.41亿元,公司持续深耕XR、AI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的核心组件和技术研发。国光电器:重视AI硬件领域,在AI音箱,AI智慧屏、AR/VR设备上已实现规模量产,也在积极推进AI耳机、AI眼镜的送样工作。

平台与生态服务领域

百度集团(9888.HK):在AI大模型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将为消费电子终端提供AI能力支持。小米集团(1810.HK):积极布局AI终端生态,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并计划于下半年发布集成摄像与AR导航功能的新款眼镜。阿里巴巴(9988.HK):由天猫精灵团队主导研发的AI眼镜,分为基础版与AI+AR版,预计年内发布。

07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从投资角度看,2025年消费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上行的情况下,有望迈入估值扩张大年。

短期建议关注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如人工智能AIETF持续净流入,可适当参与相关股票的交易。中长期则建议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进行长期投资。

投资建议要点

短期布局:关注与AI端侧创新相关性较大的板块,如AI眼镜、AI耳机、AI手机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中长期配置:选择在芯片、传感器等核心环节具有技术壁垒的公司,如韦尔股份、恒玄科技、瑞芯微等。细分赛道关注:重点布局AI眼镜、AI玩具等AI端侧创新产品,这些领域可能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全球化视野:关注在海外市场具有布局能力的企业,如何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AI技术发展迅速,产品迭代周期短,企业可能面临技术落后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众多企业涌入AI消费终端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可能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国际环境风险: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估值过高风险:部分个股近期涨幅较大,估值可能已透支未来业绩增长,存在回调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基于公开信息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与消费电子的融合正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政策红利、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三重共振,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那些能够抓住这波浪潮、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成为这场数字消费革命的最大赢家。

来源:龙头部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