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二一,一二一!”清晨的校园里,三千余名学生奔跑在塑胶跑道上,整齐的脚步声与响亮的口号交织成跃动的音符。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推行“运动天天见”工程的生动缩影。
“一二一,一二一!”清晨的校园里,三千余名学生奔跑在塑胶跑道上,整齐的脚步声与响亮的口号交织成跃动的音符。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推行“运动天天见”工程的生动缩影。
为破解学生运动时间碎片化难题,学校创新构建“必修+选修”“常规+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障各年级每天一节体育与健康课:一至二年级实施“3+1+1”课程模式,设置“体育与健康+传统体育+趣味田径/快乐体操”等项目,通过跳格子、踢毽子等传统体育课程筑牢体能基础;三至六年级实施“4+1”课程模式(4节常规体育与健康课+1节专项选修课),开设足球、篮球、乒乓球等12项特色课程,其中三年级增设游泳课,四年级融入羽毛球,五年级强化篮球战术,六年级专攻排球,形成“年级有主题、班班有特色”的进阶培养链。通过日均135分钟的系统化运动设计,确保每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
面对场地限制,学校创造性实施“空间再造工程”。300米环形跑道、3个笼式足球场等标准场地承担大课间主要活动,而教学楼连廊的“跳格子”“萝卜蹲”等趣味游戏,则将碎片空间转化为“微运动乐园”。
此外,学校创新构建“三维评价体系”:通过值日教师巡查记录量化班级大课间表现,借助智能手环采集运动数据生成“个人健康档案”,为学生定制个性化“运动处方”,结合每月“运动之星”等多元激励,看见每个孩子的进步。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构建起“月月有赛事、班班有队伍”的竞技格局:“校长杯”足球联赛、篮球三对三挑战赛、课间操展演等活动贯穿全年,2024年学校更是在市级赛事中斩获篮球冠军、足球双亚军等23项荣誉。
在“体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将运动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足球博物馆陈列着历代运动员的奋斗故事,文化墙上展示着学生设计的运动手账,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体育明星讲堂”。学校党总支书记胡芸表示:“我们正用实践诠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深意——当孩子们在跨栏架前学会坚持、在传球配合中读懂合作时,体育便超越了简单的身体锻炼,成为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2日 第09版
作者:王旭 杨金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