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带状疱疹及日常护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8:34 1

摘要: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皮肤问题成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因骨髓抑制、化疗或放疗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易出现感染性皮损、药物过敏反应及血管性病变。其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免疫低下状态下的再激活密切相关。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皮肤问题成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因骨髓抑制、化疗或放疗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易出现感染性皮损、药物过敏反应及血管性病变。其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免疫低下状态下的再激活密切相关。

血液病患者的皮肤护理需特别注意预防继发感染,避免抓挠或摩擦皮损部位,同时需警惕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或光敏反应。

带状疱疹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发生与普通人群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易被激活,且皮损范围往往更广、恢复周期更长。

典型症状包括单侧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随剧烈神经痛,而血液病患者可能因血小板减少出现血疱或坏死性皮损。与普通患者相比,他们的疼痛持续时间更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达30%-50%。此外,化疗药物可能掩盖早期疼痛症状,导致皮疹出现时已错过最佳抗病毒治疗窗口。特殊风险在于,若疱疹累及三叉神经分支或耳部,可能引发角膜炎、面瘫等严重并发症。血液病患者还面临继发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如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延长水疱愈合时间。

血液病患者在带状疱疹急性期需采取分级护理策略: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对于出现水疱的皮损,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后遵医嘱涂抹抗病毒软膏(如阿昔洛韦乳膏),并覆盖透气性敷料以减少摩擦;若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需避免刺破水疱,改用冷敷缓解疼痛。

疼痛管理应遵循阶梯原则,轻度疼痛可局部使用利多卡因凝胶,中重度疼痛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加巴喷丁等神经痛药物,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38.5℃以上发热或脓疱,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并调整抗生素。

日常护理中,患者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患处受压,睡眠时可采用侧卧体位减轻摩擦。所有接触皮损的敷料、毛巾等物品需单独消毒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日常避免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若家属发病需严格隔离至皮损结痂,患者接触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营养支持方面,建议每日补充营养神经药物,同时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乳清蛋白粉。通过正念训练或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防止慢性压力进一步削弱免疫力。患者自我监测皮肤情况及异常刺痛或感觉异常。若出现前驱症状(如局部灼热感或瘙痒),及时就医。

作者:王 群

初审:于 杨

复审:张 玥

终审:侯兴隆

投稿邮箱 | xcb8102@163.com

☝☝☝

『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

挂号缴费免排队

报告结果手机查

预约支付平台(服务号)

官方视频号

延伸服务中心

☝☝☝

『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

骨科疾病诊疗中心

☝☝☝

『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

门诊就诊指南

定期体检 健康你我

直接预订体检套餐

健康管理中心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