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赵县积极推进每日15分钟课间活动及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各中小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微运动”项目活动设计,打造“阳光课间”,让大课间成为学生释放天性、强健体魄的欢乐时刻。
为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赵县积极推进每日15分钟课间活动及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各中小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微运动”项目活动设计,打造“阳光课间”,让大课间成为学生释放天性、强健体魄的欢乐时刻。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赵县沙河店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奔向操场。螃蟹爬、匍匐爬、S形障碍跑、跳轮胎、绳梯跳、小跨栏训练、跳山羊等趣味项目点燃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孩子们开心地跑起来,跳起来,灵动的身影,为校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校长刘建欣介绍:“本学期增设30分钟大课间,我们在操场划分了3个功能区并配备160件器材,按年级分层设计活动,包含5分钟动态热身、22分钟循环训练和3分钟放松整理,确保学生‘玩得尽兴、练得科学’。”
南柏舍镇中学推出“游戏化运动、本土化特色、智能化安防”大课间模式,每日上下午各30分钟。“童心向党,向快乐出发 ”,随着激情澎湃的音乐响起,小学部的孩子们一起跳起了赋有节奏感的律动操 ;低年级开展动物模仿赛、课本角色扮演,中高年级进行“企鹅漫步”、篮球闯关等项目;初中部则分年级开展羽毛球、足球、冰壶等活动,九年级专设中考备考区。校长安宏伟强调:“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全员参与、全体健身,实行‘班主任+体育教师’双轨管理,配备防护设施与值班巡视,确保安全高效。”
春光明媚,坐落于赵州桥畔的明德学校传来稚嫩响亮的诵读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孩子们一边习练武术一边背诵国学经典《千字文》,该校将国学武术操、中国功夫太极扇作为阳光课间操,一招一式,刚柔并济,个个都是习武好少年。国学武术操“文武双修”,这套“会说话的课间操”衍生出跨学科育人体系——体育教师传授武术套路,语文教师解读典籍奥义,音乐教师谱写动作韵律。当“寒来暑往”遇见弓步冲拳,当“秋收冬藏”衔接白鹤亮翅,传统文化基因就这样在少年们的血脉中苏醒。
各校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课间,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的格局:赵县职工子弟学校千余名学子齐跳赵州莲花落与励志操,红色的“莲花落”与太极扇翻飞舞动演绎非遗风采。赵县石塔实验学校、李春学校等多所学校将武术操融入大课间,弘扬传统文化。此外,还有赵县第三中学的激情跑操和戏曲广播操,赵县第七中学的跳绳和足球绕杆,赵县石塔中学赵家庄校区的跳绳和体能操,赵县大夫庄中心学校的手势舞等等。
据了解,近期赵县大课间活动现场会将分别于赵州镇中心学校与高村中心学校举行,届时将开展全县专业培训,提升活动质量。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利军表示:“少年强则国强,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培养自主锻炼习惯,是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将持续推进青少年体育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来源: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