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涟不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7:20 1

摘要:要说世人对莲花的钟情,估计没人能超过周敦颐,一篇《爱莲说》,让全天下之人都知道了老夫子的癖好。以至于引得后世之人也开始将目光瞄上了莲花。正因为量化的高洁,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姿态,成为一种廉洁的象征,更成为许多为官之人洁身自好的象征。只不过很多情况下,个人的感

邢台街景·中兴西大街天乐城公交站

聞鍾記郵(5435)濯清涟不妖

要说世人对莲花的钟情,估计没人能超过周敦颐,一篇《爱莲说》,让全天下之人都知道了老夫子的癖好。以至于引得后世之人也开始将目光瞄上了莲花。正因为量化的高洁,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姿态,成为一种廉洁的象征,更成为许多为官之人洁身自好的象征。只不过很多情况下,个人的感受不同而已。就在今年8月4日,洛阳邮政在“市政府”邮局启用了一枚“清正廉洁”的邮资机宣传戳。

这枚邮戳的主图就是一枚盛开的莲花和一个大大的“廉”自,刘炎斌先生寄给我一枚明信片,使用了这枚邮资机宣传戳做补资,邮资图使用了“市政府”邮戳盖销,看过戳的序号,竟然是No0000009,这也是我收到的寄自全国各地邮资机宣传戳中,序号最靠前的一个。听户伟老师说,这家邮局真的就设在洛阳市政府,一般人想进去还真的不容易。户老师、刘老师因为是洛阳是集邮界的骨干,再加上有了洛阳市邮政分公司和市集邮协会的“关照”,进出这家邮局比起别人来说就有了便利的条件了。

洛阳的集邮环境一直很好,至少从2007年以来就是这样,因为2007年洛阳承办了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紧接着2008年又承办了国际集邮培训班,2009年则是重头戏,这一年中国第二次承办世界集邮展览,主办地就在洛阳。于是我也就连续三年走进洛阳,感受这里热烈的集邮氛围。相信很多参加过洛阳集邮活动的集邮人,都会有切身的感受,这是用一整座城市托举起了集邮活动,这种模式是不可复制的。也正是从那几次走进洛阳,先后结识了洛阳的几位邮友,一直交往到今天,只可惜胡锦云老师去世了。

此次洛阳邮政借“清正廉洁”邮资机宣传戳,传递了以邮为媒传廉韵,莲映洛城守初心的文化意蕴与时代价值。都知道洛阳是牡丹花城,承载着十三朝古都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有龙门石窟的雄奇,更以赓续千年的廉政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廉政建设征程中不断探索创新表达。市政府邮局立足邮政职能,将“清正廉洁”的时代主题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意象相融合,精心推出“清正廉洁”主题邮资机宣传戳,以方寸邮戳为载体,让廉政文化借助邮政网络的广度与深度,浸润城市文化、传递清风正气,成为洛阳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洛阳的廉政文化,早已融入城市的历史血脉。从周公制礼作乐、确立“明德慎罚”的德治理念,为后世廉政思想奠定根基;到东汉杨震“四知拒金”的典故,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坚守,诠释了古代士大夫清正自守的气节;再到北宋包拯曾任西京留守司御史台,在洛阳留下“铁面无私”的廉政佳话,千年洛城始终流淌着崇廉尚洁的文化清泉。进入新时代,洛阳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将廉政建设作为重要课题,致力于让千年廉政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让廉政文化从机关走向社会、从文件走向生活,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在中华文化语境中,莲花始终是清正廉洁、品格高洁的象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千古名句,精准提炼出莲花的精神特质,使其成为跨越千年的“廉洁符号”。这一意象与新时代廉政建设所倡导的“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理念高度契合,也与洛阳这座城市温润而坚定的文化气质相得益彰。

洛阳市政府邮局“清正廉洁”主题邮资机宣传戳的推出,是邮政系统服务地方廉政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洛阳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拓展了邮政服务的内涵,让邮政从“通信服务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政策宣传员”,更为洛阳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廉政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场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廉政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洛水汤汤,见证千年廉韵,莲花灼灼,映照时代初心。洛阳市政府邮局以“清正廉洁”主题邮资机宣传戳为纽带,将古都的历史底蕴、莲花的象征意义与邮政的传播优势紧密结合,既传递了“廉洁从政”的时代要求,也彰显了“以文化人”的治理智慧。这枚小小的邮戳,不仅是洛阳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创新缩影,更承载着这座千年古都对“清正廉洁”的坚守与追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持续传递着跨越方寸、浸润人心的清风正气。

近来发现很多城市对邮资机宣传戳有了新的认识,也在寻求不同的题材,尤其是能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题材,用邮资机宣传戳配合当地的文宣,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再次感谢刘炎斌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

来源:闻锺集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