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我们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作为一名县区教育局长,弘扬教育家精神,重在学而思更新理念,敏于行躬身实践。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我们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作为一名县区教育局长,弘扬教育家精神,重在学而思更新理念,敏于行躬身实践。
县区教育局长是本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领航员,要学习贯彻教育家精神,首先要有教育情怀,真正做到爱教育、钻教育,把教育真正当作第一民生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德政工程来谋划抓促;其次要树立“四为天”理念,即局长要把校长当作天,倡导校长把教师当作天,推动教师把学生当作天,从而推动全社会把教育事业当作天;第三要担当实干,始终把实干当成最大硬招,坚持清廉干事、协作谋事、努力成事,构建良好县域教育生态,还要紧扣上级要求与群众呼声统筹谋划五年规划、三年行动、年度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跃升;第四要率先示范,县区教育局长是全县教师群体的代表,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特别是对教育的情怀、对教育发展的洞察、对教育重点任务重点工作攻坚,都要化作务实行动,扑下身子和一线教师努力干、一块干。
凤县是边远山区县,一直以来优秀教师、优质生源外流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小县办大教育、山区县办强教育”理念,以办好家门口好学校、打造区域内教育高地为目标引领,高中创示范、职中创特色、义教提内涵、幼教树品牌,以幼有优教、学有优育提升教育影响力,以化风俗、促振兴、稳增长提升教育服务力,聚力打造4个骨干群(省示范学校骨干群、省级文明校园骨干群、省级平安校园骨干群、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骨干群)和2个示范县(打造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示范县、国家基础教育平台应用工作示范县),努力铸就区域教体发展新高地。重点在五个方面强力攻坚,逆势成流。
教育质量求攻坚。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硬道理,坚持德育为先、质量为王理念,构建幼小初高四个学段贯通、“三个课堂”融通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具化为培养三观纯正、身心健康、学业有成的“四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行中有善)新人。坚持五育并举,严格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严格落实学生在校运动2小时以上要求,开展科学教学专项改革。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发布《凤县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用好基础教育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四步工作法(确立主题一人主讲、人人分享思维碰撞、答疑解惑总结反思、教学相长个性应用),以“四问”(学生有兴趣吗,学生在思考吗,学生在动手吗,学生有收获吗)评价唤醒点燃学生,一学年一次“凤县好课堂”公开课评选展评,放大课堂主战场工作质效教研改革,实施中小学质量监测自主命题。聚力打造好教研,将年度教研工作任务具体化,突出一月一主题,实行县级教研员“学段学科+蹲点包校”工作机制,落实实践性育人、情景化教学、跨学科融合新要求组织好“教研论坛”,适应差异化教学、小班化教学、个别化指导新趋势主攻校本教研,上好新人过关课、能手示范课、集体研讨课、培训汇报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质量考核奖励办法,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教体系统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增量发放指导意见》等制度树立“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鲜明导向。
身心素质求攻坚。以“六个一”的体育筑基行动(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运动一小时、每人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每校一个体育品牌项目、近视率一年下降一个点、体质优良率一年上升一个点)和“五个一”的心理关爱行动(一校一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一校一心理辅导室、一特殊学生一套辅导干预方案、两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一学期一次轻骑兵主题讲座)力求身心素质求突破。制定并落实《学生身心健康评价标准》、《学生行为习惯评价标准》和《立德立心立人德育行动方案》,改进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深化“一体两翼”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学习推广双石铺小学“136”阳光好少年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做法,引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校园特色发展求攻坚。坚持目标引领,实施幼教作活、义教作精、高中作优、职教作特“四作四优”行动,县城学校对标宝鸡争一流、全省创示范;农村学校对标山区争一流、全市创示范目标,全力推进一校一特色创建,支持各校园从五育并举中突出一育抓、从食宿管理、小校小班教学中突破、从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中入手、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创新实践并固化成经验,打造名项目、名学科、名品牌。用好“雏凤飞翔助学基金”支持各校园重点突破示范攻坚,支持凤县高中创建省示范,支持较大规模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园,支持学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壮大示范骨干群。大力开展“三导一助”困境儿童关爱行动,探索凤县困境儿童关爱新路径。
改革赋能求攻坚。实施名校+共同体建设,破除城乡校际间差距较大的问题,县城学校与农村基层学校互派骨干、捆绑考核、一体发展,唱响向强者学与同仁赛、以强带弱均衡发展主旋律。深化集团化办学,自主德育与高校课堂一体建构、艺体教育一体打造、师资队伍一体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县管校聘”职称聘评相关制度,一体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优化绩效发放办法。支持职中实施人员互融、技术互融、资源互融“三互融”机制,聚焦“一椒一麝”产业发展,把林麝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打造为全省知名职业培训项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同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机制,适时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公共投入质效。
骨干锻造求攻坚。加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作坊工程,破除骨干队伍薄弱难题,落实《名师工作坊管理办法》,严格授牌,专项考核,以奖代补,引领县域名师发挥教学示范、教研示范、成长示范、融合示范作用,孵化壮大骨干教师队伍。聚力好教师建设,双月一次名师下校(园)进讲堂、一学期一次全县教育教学测试、一学年一次全县教学素养基本功大展试,引领广大教师淬炼教学基本功、提升学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学科名师破零行动,大力开展评优济困工作,利用“凤县教育发展改革基金”在主要节点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主要学科教师,利用“凤县教育烛光关爱慈善救助基金”及时慰问救助困难教职工家庭,凝聚干事业强大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县区教育局长,一方面要时刻牢记教育家精神实质,心怀教育、改革创新,为本县区教育发展把航定向。另一方面就是要俯下身子,带领全县教师同心同行,激发每一个人都倾尽全力与激情,换回教育成果花团锦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杨科
供稿:宝鸡市凤县教育体育局
编辑:王波
来源:陕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