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特色产业+就业帮扶”拓宽致富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8:00 1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构建“产业+就业”融合发展模式,做强“马铃薯、草莓、生猪”三大主导产业,联动食用菌、中药材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岗位同步拓展,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构建“产业+就业”融合发展模式,做强“马铃薯、草莓、生猪”三大主导产业,联动食用菌、中药材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岗位同步拓展,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正在巧家县徐徐铺展。

马树镇草莓种植基地(资料图)。

  走进巧家县马树镇草莓种植基地,一垄垄翠绿的草莓苗整齐排列、生机盎然。近年来,马树镇引进巧家县巧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9万亩发展草莓种植,不仅打造“育苗—种植—采摘—仓储—销售”完整产业链,更带动9000余人次就近就业,固定工人年收入均超4万元。

  “我在草莓车间从事打包工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今年是工作第5年,每年平均能有3万元至4万元的收入,生活有了稳定的保障。”马树镇马树社区苗子箐空心沟小组村民朱永爱说。

  在马树镇,马铃薯产业同样焕发新活力。目前,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2个马铃薯深加工车间的建成,让马铃薯从传统农作物变身高附加值产品,每年就带动6000余名群众务工,务工收入超1.2亿元。

马铃薯新品种攻关现场测产(资料图)。

  巧家县将马树镇的经验复制推广,立足各乡镇(街道)资源优势,逐渐构建起多元化产业格局。炉房乡依托草莓产业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务工,项目建成后还将衍生30多个固定岗位;蒙姑镇借助东西部协作发展热区水果产业,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综合体,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此外,巧家县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引进能源行业领军企业,投资34.76亿元,建成集中式光伏项目6个,装机64万千瓦,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04亿元、流转土地收益1.03亿元,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6600多万元。

光伏板整齐铺设在山间(资料图)。

  为了让更多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巧家县探索“村集体+劳务队”模式,让本地劳动力有组织参与项目建设;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出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10条措施,成立公共创业服务中心,落实“1131”就业帮扶服务措施和离岗返乡人员帮扶应急机制;搭建就业平台,通过新媒体发布招工通告、开展直播带岗,定期与企业沟通用工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开设叉车、电工、缝纫工等多个工种课程,提升群众就业竞争力。(完)(张顺富)

来源:云南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