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湘江河畔,河岸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长沙市天心区平安创建协会大托铺街道分会志愿者——杨志龙。他踩着晨露走来,手里拿着巡河记录本,帆布包里装着防溺水宣传册和拾垃圾的夹子。
长沙市天心区平安创建协会大托铺街道分会志愿者——杨志龙。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通讯员 蔡焱 长沙报道
清晨的湘江河畔,河岸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长沙市天心区平安创建协会大托铺街道分会志愿者——杨志龙。他踩着晨露走来,手里拿着巡河记录本,帆布包里装着防溺水宣传册和拾垃圾的夹子。
从晨光熹微的河岸巡查,到烈日当空的垃圾清理,再到铃声清脆的校园宣讲,杨志龙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将“平安”二字揣在心里、落在脚下,用最朴实的行动,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守护者。
巡河劝阻危险,筑牢安全防线
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杨志龙已穿上志愿者马甲,开始沿江巡防工作。
大托铺街道辖区内的湘江岸线长达数公里,是市民休闲游玩的热门地点,但也隐藏着溺水风险。
“最担心的是暑假期间,孩子们放假在家,有些会偷偷来江边玩水。”杨志龙说,“这时候我们的巡防频率更高,经常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无论是酷暑难耐的正午,还是夜幕低垂的傍晚,杨志龙总是耐心劝阻每一个试图野泳的居民,细心提醒带孩子的家长注意安全。有时面对不解和抱怨,他始终以真诚和耐心化解矛盾,用温暖的话语传递关怀。
“守护生命无小事”,这是杨志龙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熟悉这段江域的每一个弯道,了解每一处水深变化,记得每年溺水事故的多发点位。这份执着坚守,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最初的不理解转变为主动配合,甚至加入到巡防队伍中。
巡防队伍。
弯腰拾起文明,守护一江碧水
除了防溺水巡防,杨志龙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拾捡白色垃圾。
每次巡河,他手中的钳子和垃圾袋从不离身。“江岸环境好了,来游玩的市民心情也更舒畅。”杨志龙说着,熟练地用钳子夹起一个塑料瓶,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
在杨志龙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江岸环境的行动中。在江边散步的居民们说:“经常看到老杨在捡垃圾,我们都不好意思乱扔了,有时还会帮着他一起捡。”
是他的这份坚持犹如细雨润物,悄然改变着沿江居民的行为习惯。
在杨志龙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江岸环境的行动中。
杨志龙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那不断俯身又挺直的身影,在湘江岸边勾勒出一道动人的风景,也让这片水域始终保持着最美的模样。
志愿者大合影。
宣讲安全知识,培育平安意识
“防溺水最重要的就是预防。”杨志龙不仅守护在江边,还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去生动实用的防溺水知识。
在宣讲现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野泳的危险性,演示遇到溺水情况时如何自救和求救。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杨志龙常常凝视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道。
他不仅讲解防溺水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远离危险。在他的课堂上,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复杂的自救技能变得简单易学。
杨志龙用一颗真诚的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种子。这些种子正在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守护生命的参天大树。而他,依然执着地奔走在一场又一场宣讲之间,用知识和爱心守护着孩子们的平安成长。
“平安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在“守江河,护平安”的日常中,杨志龙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温暖家园,书写着普通志愿者的担当,也让“平安天心”的底色更加鲜亮。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