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SHEIN表示,“价格调整”将于下周晚些时候生效。该公司同时表示,“最近全球贸易规则的变化”导致其自身成本上升,因此会调整价格。
大西洋彼岸的关税大棒,终于结结实实落到了飘洋过海到美国赚美元的SHEIN和Temu身上。
据证券时报消息,跨境电商平台SHEIN和Temu告知美国消费者,将于4月25日起调整价格。
两家企业几乎同时发布通知,表示将从下周起开始调整价格。
其中,SHEIN表示,“价格调整”将于下周晚些时候生效。该公司同时表示,“最近全球贸易规则的变化”导致其自身成本上升,因此会调整价格。
“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保持低价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您的影响。我们的团队正在努力改善您的购物体验并忠于我们的使命: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时尚。”SHEIN在通知中补充道,但公司没有透露价格调整的幅度。
Temu发布了几乎相同的通知,称其运营费用上涨,因此将从下周开始提价。Temu补充说,在此之前,价格将保持不变。
当“海外版拼多多”被迫涨价,以低价、快速吸引美国用户的SHEIN和Temu,还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成也低价,败也低价?
SHEIN 作为深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且主要面向美国市场的跨境电商巨头,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关税风暴的影响。
这与SHEIN的发展历程有关。
众所周知,SHEIN是一家依靠中国供应链但面向美国本土的快时尚巨头,起家是做快时尚女装。
截至目前,SHEIN在美国已经拥有40%的市场份额,是美国最大的纯线上快时尚零售商。
SHEIN怎么凭借其创新的“小单快反” 模式一步步攻占消费者心智,这里我们不多做讨论。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关税对SHEIN的冲击。
首先,在用户侧,快,时尚,但便宜,是SHEIN攻占美国消费者心智的关键词。
其次,SHEIN自己说了,关税会导致自身成本上升。
这个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商品的关税,另外一个是物流的关税。
我们先讲商品的关税。
这里同样需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自营的商品,一个是平台上其他商家的商品。
2023年5月之前,SHEIN的主要商业模式是自营,是女装业务。SHEIN的模式,是货品主要是在国内生产,然后将销往国外。
服装行业本就是依靠供应链管理+低利润率的典型行业,因此才有了SHEIN对供应链的改造进而成为快时尚巨头的故事剧本。
在国内供应链稳定可控的情况下,SHEIN的自营商品要面临的是,125%的超高税率。
这个税率确实离谱。有人说不一定会加到这么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想太低也不太可能。
自营商品的关税增加,对SHEIN的影响是直接的。
2023年5月之后,SHEIN为了寻找除女装品类之外的增长,启动了平台化战略,开放其他商家入驻。
SHEIN的平台化战略,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全托自营模式、商家自运营模式和半托管模式:
全托管的模式:商家只需要开店且把货发到SHEIN的仓库即可,SHEIN负责商品的营销、履约等环节;
商家自运营模式:卖家入驻平台开店,自主选品并定价,SHEIN提供本地流量和曝光协助运营;
半托管模式:卖家在海外本地备货并履约配送至消费者,但由SHEIN协助运营。
目前没有公开资料能够了解,SHEIN平台化战略三种模式的占比各是多少。
但不管哪一种模式,对于平台的商品来说,同样面临跟自营商品一样的出口关税至少。
这部分直接增加的是商家的成本,对SHEIN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还是动摇了SHEIN低价的消费者心智,这是第一个打击。
取消小额包裹免税,不仅仅物流成本的增加,还有效率
其次,我们来看物流关税。
曾经,SHEIN和TUMU能够在海外快速崛起,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中国供应链优势,二是美国对小额包裹的豁免政策。
2023年5月,《金融时报》就曾援引物流公司数据称,SHEIN和Temu每天合计向美国发送超100万个包裹。
2025年2月7日,美国宣布暂停关闭对最低限度(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贸易豁免。
有观点指出,取消“低值货物”免税政策,直接针对跨境电商行业,尤其是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如Temu、SHEIN(希音)、TikTok Shop、速卖通(AliExpress)),旨在限制其在美国市场的扩张。
据虎嗅网披露,SHEIN 的女装约90%都是通过广州仓的跨境直邮小包来发货。根据新规,占SHEIN订单量90%以上的小额包裹可能面临关税成本翻倍。
据摩根士丹利测算,若该政策全面实施,跨境快时尚企业的物流成本可能激增30%,部分商品利润率被压缩至5%以下。
且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特朗普针对小额包裹的关税还在升级。
4月8日,特朗普宣布,将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额包裹关税,从货值的30%增至90%,分两阶段实施:
5月2日至31日税率为货值90%或每件75美元(取高者);
6月1日起固定征收每件150美元(相当于对10美元商品征1500%惩罚性税率)。
同样还是一件10美元的连衣裙,关税固定征收每件150美元,SHEIN怎么利用极致的供应链效率和管理,都无法填平这个关税差额。
这还仅仅只是物流的关税成本部分。
在物流效率上,SHEIN不仅有自营商品,也有平台商品。原本小额包裹的豁免政策可以直邮美国,SHEIN可以以强大的仓储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让履约效率最大化。
传统清关模式终结,T86快速通道关闭,所有货物需正式申报,单票处理成本从$0.5激增至$25+。物流的不稳定性增加了SHEIN这些快时尚平台的履约压力和履约成本。
原本,凭借在美国市场的低价定位以及商品直接从中国空运至美国的物流模式,这些产品能够享受免税待遇。SHEIN和TUMU才能打通跨境电商“成本、物流和效率”的不可能三角。
但如今,这个不可能三角中,物流和效率正在遭受严峻的考验。
这是关税站对SHEIN们的第二重打击。
当然了,这儿需要重点强调一下的就是,由于关税这个事儿太复杂,我们在前面说的两重打击中的关税到底会怎么收,对SHEIN的影响几何,还得静观其变的观察,最好以官方公布的为准。
商业模式的正循环被打乱
关税政策的波动和小额包裹豁免政策的取消,对SHEIN冲击是非常直接的。
澎湃新闻报道称数据显示,在2月4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废除“小额包裹豁免政策”后,从2月5日开始的五天内,SHEIN在美国的销售额下降了16%至41%。
受关税政策影响,Temu、SHEIN近期均削减了美国广告支出。Sensor Tower评估,3月31日至4月13日的两周内,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和YouTube上的美国每日平均广告支出与前30天相比总体下降了31%。
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和Pinterest上的美国每日平均广告支出则同比平均下跌了19%。
另据《金融时报》报道,2024 年 SHEIN 全年销售额增长19%至380亿美元,净利润下滑近40%至约10亿美元,远低于公司原本预期的48亿美元。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SHEIN在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贸易环境不稳定带来的成本增加。
长期来看,SHEIN的商业模式也面临被颠覆的风险。
从估值千亿美金的快时尚巨头的光环加身,到一波三折的坎坷上市路,随着关税等黑天鹅的来袭,又给SHEIN的上市蒙上了一层阴影。
2025年2月17日,据新浪财经,知情人士称,快时尚零售商SHEIN面临把自身估值降至300亿美元左右的压力;这相较于SHEIN最高点千亿美元估值缩水了70%,也比2024年计划IPO的估值640亿美元也已经腰斩。
知情人士称,SHEIN的股东建议调整估值,以助力实现在英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知情人士透露,IPO估值取决于关税政策的最终影响,目前投资者信心受挫,SHEIN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
SHEIN的资方都有谁?
SHEIN 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轮融资,其背后的投资者阵容强大,涵盖红杉资本、IDG Capital、老虎环球基金、顺为资本、集富亚洲、景林资产、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泛大西洋投资集团、Coatue 以及 DST等知名投资机构。
资方为什么这么着急推动SHEIN上市呢?
目前来看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1)中美博弈已经白热化。在这种中美国运对决的关键时刻,企业的力量是渺小的。
对SHEIN这种中国供应链美国起家的跨境电商平台来说,政策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SHEIN一直在努力强调自己的全球化布局和强调其全球性身份。但前车之鉴Tiktok犹在。
2)特朗普取消小额包裹的免税,本身就是对SHEIN这种跨境平台的精准狙击。
从SHEIN的发展历程看,这是一家从中国本土成长起来且关键供应链都在中国的企业。
2021年,SHEIN传出赴美上市,但随后SHEIN否认了这则消息。
但一个必须提及的背景是,随着tiktok在美遭遇一系列制裁,周受资在听证会上遭受的关于中国身份的一系列质疑,都让其他出海公司意识到,淡化中国公司的身份似乎成了一个必选项。
2022年2月16日,路透社发布独家新闻称,跨境时尚女装品牌SHEIN其控股主体发生变更,现包括其一系列商标及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内的所有权,实际上都已归属于一家新加坡的注册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且路透社还表示,SHEIN 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Chris Xu,成为了新加坡的永久居民。
随后,SHEIN也否认了这个消息。
当然,许老板是不是新加坡国籍,跟SHEIN的全球总部是不是在新加坡,这背后是一系列精密的商业考量。
2025年,有媒体报道,受美国打击中国小商品免关税进口政策影响,SHEIN向部分中国供应商提出“越南布局”要求,并承诺给予30%的价格溢价和优先订单分配权,以鼓励供应商赴越南设厂。随后,SHEIN否认了这则消息。
3)更重要的一个背景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对准全世界。
随着新一轮关税大棒落下,新的风暴不仅更猛,也变了方向,曾因关税获利的越南等原本跨境电商生产线转移最多的地方,也受到冲击。
这意味着,就算中国企业在越南设厂出口美国,也会被纳入打击范围。
4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称,跨境电商平台SHEIN在伦敦首次公开招股(IPO)的申请已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批准。
知情人士称,SHEIN在伦敦的上市还需要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该公司在最近几周向证监会通报了FCA的批准情况,但尚未获得证监会的批准。
来源:花椒财经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