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7日(周六)下午,“周公馆会客厅”将邀请上海沪剧院的青年演员郜逸萍,以“‘申申’不息”为主题,带大家沉浸式感受沪剧的独特魅力。
活动预告丨“申申”不息
2025年9月27日(周六)下午,“周公馆会客厅”将邀请上海沪剧院的青年演员郜逸萍,以“‘申申’不息”为主题,带大家沉浸式感受沪剧的独特魅力。
“申”是上海的别称,沪剧早年亦有“申曲”之称。“‘申申’不息”既承载着沪剧艺术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愿景,也号召大家在守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创新,让沪剧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作为上海沪剧院的青年主力军,郜逸萍始终深耕沪剧传承与创新。她怀着对沪剧、沪语的赤诚热爱扎根舞台,精进表演技艺;同时勇立数字浪潮,借力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搭建沪剧与年轻观众之间的桥梁。她在环境式沪剧《日出》中的精彩演绎,更收获了大众的广泛认可。
活动中,郜逸萍将以鲜活贴近的方式,讲述沪剧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在上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她还会结合自身经历与创新实践,分享沪剧如何在新时代保持活力、实现创新传承,带大家从全新视角领略上海的文化底蕴与沪剧魅力。届时,上海沪剧院的另一位青年演员丁叶波也将登台,为现场观众献上沪剧红色经典选段。
报名通道
嘉 宾:郜逸萍
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
二级演员
上海音乐学院非遗传承中心客座教授
时 间:2025年9月27日(周六)14:00-15:30(13:30签到)
地 点: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71号二楼/海棠厅
咨询及团队报名电话:
021-64730420(周二至周日9:00-16:30)
个人预约,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活动。团队预约,请拨打报名电话。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成功提交报名信息后界面显示“报名成功”字样,即为报名成功。未成年人报名参加本次活动,当天应由监护人陪同。请准时到场签到,核验报名信息后入场。)
往期回顾丨评弹中的那一抹红
2025年9月6日(周六)下午,“周公馆会客厅”活动伊始,周公馆管理部宣教专员张艳围绕上海周公馆专题展览“周恩来在上海”为大家讲述了一堂微党课:1927年11月,中央特科在上海成立。这一时期,周恩来负责上海的地下工作,亲自领导中央特科,在隐蔽战线上保卫党中央安全,惩奸除恶。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中,隐蔽战线是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投身其中不仅面临着生死考验,更要随时经受信仰与意志的检验。
△张艳讲述微党课
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上海周公馆,“周公馆会客厅”活动紧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学习”核心主题,赓续红色血脉,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接着,由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吴新伯,以“评弹中的那一抹红”为主题,为大家介绍了评弹这一传承百年的江南传统艺术。
△吴新伯授课现场
吴新伯从评弹的起源与发展讲起,细数这门艺术如何从江南水乡的茶馆书场起步,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从灵活的演唱形式、特色的伴奏乐器、精湛的表演技巧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评弹的独特艺术魅力,让大家读懂它历经岁月洗礼仍魅力不减的原因。吴新伯还聚焦评弹题材的创新,为大家介绍了近几年涌现的红色新作,展现这门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的交融。
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改编自著名作家孙甘露的同名长篇小说,这是原著小说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后首度登临文艺舞台。作品讲述了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秘密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党中央决定重建绝密交通线,以陈千里等为代表的党的地下工作者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承继并发扬小说主旨精神,赋予小说中“历史尘埃中的信仰坚定者”声形可感的艺术形象,充分发挥说、噱、弹、唱、演的艺术特色,探索评弹演绎红色谍战、表现重大题材的艺术空间,带领观众走进当年的焦灼乱世,回望一群无名英雄如何躬身入局,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为红色行船护航,以鲜血和生命挥就的“千里江山图”。
互动环节,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陈超也献上了精彩的短篇苏州评话《风筝》,让观众现场感受江南雅韵的鲜活生命力;上海十大青年歌手、上海曲协文艺志愿者李敏现场献唱《茉莉花》和《我的祖国》,用清亮歌声传递情怀。观众们沉浸式体验中,清晰感知到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版权说明:
中共一大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图文作品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他纸媒、网站、客户端、微信平台等媒体或个人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中共一大纪念馆”。谢谢合作!
来源:中共一大纪念馆